中巴关系为什么“铁”之三
作者:桅杆
第一次印巴战争,按当时双方兵力部署划定的停火线,印度占据了克什米尔60%的土地和75%的人口,巴基斯坦只控制了40%的土地和25%的人口。
按照双方签订的停火协议,停火后应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克什米尔的归属。但双方后来在是否举行及如何进行投票等问题上,始终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由于克什米尔居民中穆斯林占绝对多数,公投结果可以想见。所以印度一直以种种借口加以阻挠和反对,致使克什米尔的公投一直无法落实。这样一来,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就成了印巴两国至今无法解开的“死结”,也是双方成为死敌的根源所在。
根据蒙巴顿的印巴分治方案,印度次大陆的穆斯林虽然实现了独立建国的愿望。但从分治方案开始,尤其是大多数王公土邦加入或被迫加入印度之后,巴基斯坦在战略上就处于明显劣势:
首先,印度承继了英属印度的主要“财产”,包括80%左右的土地、人口等战略资源,接收了完整的英属印度军队和装备等军事资源;而巴基斯坦获得的土地和人口仅在20%左右,军事力量也远不及印度,其军队也是从英属印度军队中脱离的穆斯林军官和士兵重新组建的。
其次,巴基斯坦还被分割为东西两块,中间隔着整个印度,印度可以从容等待机会,肢解巴基斯坦。可以说,印度锲在东、西巴基斯坦之间,且相隔遥远,是导致东巴在1971年3月脱离巴基斯坦的重要原因之一。
印度在克什米尔战争中之所以能取得胜利,首先是其极具进攻性,及时出手,占得先机,更主要的是其巨大战略优势的体现。对比而言,巴基斯坦从印巴分治一开始,就明显处于下风。在克什米尔,双方在战后形成对峙,表面上似乎势均力敌,但印度在土地、人口、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巴基斯坦刚一建国,就处在印度的威胁之下,始终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不得不在国际上寻求大国帮助或保护。
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在停火线附近小规模冲突持续不断。1965年2月,印巴在边界地区爆发较大规模冲突,巴方取得小胜。后在英国的调停下,双方签订了停火协议。可就在签订停火协议的当天,印度内政部长公开宣称“克什米尔是印度的一部分”。这番言论激怒了巴基斯坦人,大批穆斯林“自由战士”进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袭击印军的哨所、仓库、车队等设施。印军随后向停火线附近集结兵力,至1965年8月下旬,抵达前线的兵力规模已经达6个师。8月28日,印军出动2个师,越过停火线进攻巴方一侧,攻占了巴军的3个边防哨所,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
9月1日凌晨,巴方实施代号为“大满贯”的反击行动。双方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枪炮火和喊杀声震天动地,均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战至9月5日,巴军取得胜利,不仅解救了“自由战士”,夺取了印控克什米尔约500平方千米土地,还打开了进军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的通道。印军在克什米尔兵败后,印度决定动用3个步兵师和1个坦克旅,开辟第二战场。
9月6日凌晨,印度不宣而战,军队越过印巴边境线,目标直指巴基斯坦中北部重镇拉合尔。双方本是争夺克什米尔,双方的战争行动也一直限制在克什米尔。但印度在前阶段被打败后不讲“武德”,利用其军队规模优势,直接攻击巴本土。此举令巴方猝不及防,其战略劣势此时暴露无遗:由于兵力规模有限,陆军主力基本都投入克什米尔战场,防守本土的陆军部队很少,根本无力抵抗印军优势兵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拉合尔附近的亚克尔运河防线,战局非常被动。此时,巴方已经退无可退,陆军兵力薄弱,只得将全都希望寄托在空军身上。
当时,印巴空军战机数量是5:1,印空军占绝对优势;但巴空军战机更为先进,军人素质也略胜一筹。巴空军不负众望:一是当天即对印度本土5个机场和3个雷达站发动突袭,二是在空战中击落大批印军战机,三是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不到2天时间,巴空军共击毁印军战机54架(空中击落19架,地面击毁35架),而自己仅损失8架。巴方利用空军稳定了战局。不甘失败的印度在9月16日集中400辆坦克,向巴军战略要地查温达发动决定性攻击,意图切断巴本土与克什米尔之间的通道。巴军也紧急调来200多辆坦克参战。由于兵力不足,巴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以部分兵力牵制印军进攻,主力则迂回印军侧后,目标直指印军后方重镇克姆卡兰。双方空军再次在战场上空展开激烈搏杀。
巴空军再发神威,不仅迅速掌握了战场制空权,还击毁大批印军坦克。16日一天,正面进攻的印军就有120多辆坦克被摧毁,不得不停止进攻。巴军迂回部队向印度境内推进6公里,攻占了克姆卡兰,在非常被动的局面下取得一场险胜。但由于人员和装备损耗太大,尤其是武器弹药储备消耗殆尽,已无力再战。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于9月23日同时宣布停火。此战巴方最终能够胜出,中国在背后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文会详细描述。
蒙巴顿方案中的巴基斯坦,其国土分为西巴和东巴两部分,中间还隔着整个印度,相距2000多公里。虽然两地居民同属穆斯林,但在种族、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东巴主要居民为孟加拉族人,占当时全国人口总数的56%。但基本上掌握在西巴人手中,东巴受到排挤和歧视。如超过全国人口一半的东巴人讲孟加拉语,而当局却坚持只将西巴人使用的乌尔都语作为国语。在国民收入分配上,也长期偏向于西巴。
独立之后,西巴和东巴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1970年,在东巴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人民联盟”提出东巴自治,但遭到西巴的拒绝。1971年初,东巴爆发大规模的民众示威,要求自治,并喊出了建立孟加拉国的口号。同年3月,巴总统宣布取缔东巴人民联盟,逮捕其头目,并派军队进入东巴镇压,东巴局势急剧恶化。
印度看准这一绝好机会,准备通过一场战争肢解巴基斯坦。为此,印度用了10个月的时间,在政治、外交、军事等方面,为发动战争做足了准备。例如,印度在1971年8月9日与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这个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既获得了苏联对战争的支持,又限制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可能的干涉行动。又如,印度将发起进攻的时间选择在冬季,利用大雪封山,阻止中国军队越喜马拉雅山口南下支援东巴。印度总理还出访了美、英等6个主要西方国家,探摸各方底牌,并研究对策。印度设计的军事战略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1971年11月21日,印军集中17万大军,突然向东巴发起大规模进攻,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