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举行期间,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为满足未来载人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等任务需要,中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正在推进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40吨,预计将于2028年前后首飞。
而2018年预计长征九号火箭到2030年将能够携带140吨载荷进入近地轨道,也就是说,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长征九号的首飞提前了两年,可喜可贺。
在早前的报道中,中国自主研制的民用航天首台3.2米3分段大型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在西安完成首次地面试车,这是中国目前为止推力最大的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
此次试车的固体发动机最大推力可达260吨,采用了三段式的设计。
2018年,在民用航天项目的支撑下,中国航天四院启动了规模更大的直径3.2米3分段技术验证固体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在两年多时间里,研制团队顺利攻克、验证、应用了多项重大关键技术,解决了技术难点10余项,形成了新设计方法5套、新工艺3套、编制设计规范6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大型多分段发动机总装与总测技术研究提供了支撑。发动机试车的成功也再一次刷新了中国大型分段式固体发动机的多项纪录。
航天四院大推力固体发动机总设计师王健儒介绍,未来,3.2米发动机可以应用于大型、重型运载火箭固体助推器中,将单段规模进行拓展,发动机推力将大幅提升,可满足中国空间装备、载人登月、深空探索的不同发展需求。
该发动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大型固体发动机自主创新的研制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拉开了固体发动机进军运载火箭捆绑助推动力领域的序幕。
此外试验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中国大型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方案及其关键技术,提升了中国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并推动中国航天新一代运载火箭能力的提升与拓展。
为了满足中国航天发展的需求,正在开展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500吨大推力的整体式固体发动机研究。
人类有史以来投入使用的最强运载火箭,是美国的土星五号,170千米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140吨,回看过去,要是没有土星五号的发射,就不可能有流芳百世的“阿波罗登月”。而中国的下一阶段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计划,以及旨在取代"神舟"系列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太空望远镜等诸多太空项目,都在等待着有足够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的发射配合。
在863计划支持下,长征五号于1986年开展了前期论证和攻关,正所谓“十年磨一箭”,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长征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升空,但在过程中出现了二级发动机提前关机的故障,此后虽然通过延长上面级发动机的燃烧时间,仍成功将"实践十七号"卫星送入地球同步静止轨道,但有声音指出这种补救措施会缩短卫星的使用寿命。
长征五号系列为中国首个从总体到分系统均采用最新技术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系列,是中国目前研制规模和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运输系统工程,新技术比例达95%;其到达近地轨道的最大有效载荷能力为25吨,到达同步转移轨道的最大有效载荷能力为14吨,当之无愧是中国现役起飞质量最大、芯级直径最粗、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