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对越作战前期,单兵的作战装备还是比较简单,56式半自动步枪是标配、挎包、水壶、子弹袋,背负一把工兵锹,120发子弹和四枚手榴弹。由于处在文革刚结束阶段,在军备方面有将近十年的时间不曾有较为系统的大型军事训练,就是军事层面的指挥员都想当然地认为,我军的火力配备应该比越南方面还要强大。
随着战事的展开,在作战中发现,我军的半自动武器与越军比起来,在火力密度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根本发挥不出神枪手的作战效能,尤其是占据高地优势,采用高机射击的越军,对步坦协同的我军战术,摸得很透,这也是前期我军伤亡比较大的原因之一。
1)56式上三棱刺
这款半自动武器的优点就是稳定性能好、射击精度高,在当时是我军步兵的主要作战武器,缺点就是以班战术突击时,火力密度太低,几乎被敌军的自动化武器压制,但冲上阵地与敌近战搏杀时,半自动上三菱刺的威力让敌人吃了不少苦头,后来换装后的战士,也会不舍三菱刺,有的专门卸下作为搏杀的防身利器。但凡被三棱刺刺伤的越军不死既残,伤口也是久久不能愈合、其痛苦程度几乎难以想象。
2)手榴弹
木柄手榴弹,就是现在我军仍然在使用,虽然也有手雷这种杀伤力更为强大的武器,但战士们还是以携带手榴弹的居多,应该是用着顺手和习惯的缘故,在近战时也可以作为锤子敲打敌人的头部。
如果进行投掷的话,使用木柄手榴弹会投掷的更远些,当然精度也会比手雷更高,可能是因为有木柄便于发力的原因,所以战士们也是比较偏爱,而手雷多是系在脖颈下,被战士们称之为“光荣弹”,一旦受伤或有被俘的危险,战士们便可以使用手雷与敌同归于尽。
3)工兵锹
中国式工兵锹在世界军事领域名气很大,用处非常广泛,除在战斗中非常快速地能进行土方作业,构筑掩体之外,还具有劈、砍、撬的功能,在近战中也能经常看到手持工兵铲进行战斗的勇士。
在原始森林行走,工兵锹的用处非常广泛,碗口粗的树木几下就能解决,在工兵铲上还可以做饭和煎蛋,玩得溜的战士甚至可以当做暗器使用,现在流落民间的工兵铲不少,其他工厂进行仿制的也有不少,尤其是现在开发的工兵锹的功能,更为强大,带齿、带锯甚至精致到可以开啤酒瓶盖。很多民间的登山驴友和钓鱼爱好者,非常喜欢携带此种装备。
4)40火箭筒
“四零火”,很多当过兵的朋友应该很熟悉,它是69式40毫米口径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的简称。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军装备的就是40毫米单兵火箭筒。作为一款反坦克武器,四零火除了用来打击坦克装甲车辆以外,最得力的就是对碉堡工事和火力点等硬目标进行有效摧毁。
越南北部地形复杂,山高林密,越军利用这一天然屏障,在主要高地和关键地段都修筑了大量碉堡和明暗火力点。由于道路蜿蜒崎岖,我军多数是轻装进行穿插和迂回,牵引式重炮无法直接携行,面对敌人的碉堡和火力点,承担这重要任务的就是战士随身携带的40火箭筒。
当时担任主攻的班或者排都有正副射手各一名,随身携弹八枚,这是初期我军进行攻坚的主力武器。由于越南军队的指挥员很多都是毕业于昆明步校,对四零火的性能都是很熟悉,有些工事四零火根本啃不动,所以后来才催生了火焰配射器在拔点战斗中的应用,这是对付洞中的耗子,最有效的工具。
随着对越作战方式的转变,在我军后期的防御作战中,半自动步枪基本上已经被56式冲锋枪所替代,40火当时并没有马上退出战场,我方的科研人员一直在对它进行改进,并配备了功能更为强大的弹药,如燃烧弹、温压弹、高爆弹、穿甲弹等。但工兵锹和手榴弹仍一直沿用至今,只是现在经过改进的工兵锹功能更为强大,已经是特种兵在战场上不可或缺的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