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整整十六天的激战之后,上海解放战役最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落下帷幕。解放军虽然拿下了上海,但是想要顺利接管这里,并不是一件易事。一方面是因为它紧邻南京,国民党的势力在此地盘根错节。
另一方面,租界的存在,也在无形中给解放军顺利接管上海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想要和平的接管上海,稳定住民心,就必须要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元老人物出面主持大局。
为此,我党专门去到监狱中请出了一位已经七十多岁的老人出山。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何人?为什么身在监狱的他仍能够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而有如此大影响力的他又因何会身陷囹圄呢?
一、放弃学业,回国投身革命
这位老人名叫王葆真,出生在清光绪六年。幼年时候的王葆真天资聪慧,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为了清朝最早一批的公费留学生。而正是在日本留学期间,王葆真结识了孙中山先生。
当时,王葆真参加了在东京为孙中山举行的欢迎仪式,在次这仪式中,孙中山进行了出色的演讲,再次将自己的革命思想进行了传播。
而当时的王葆真在听了孙中山的演讲之后,就深深的被其革命思想所折服。自此之后,志同道合的两人更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也正是在这次演讲之后不久,王葆真就加入了同盟会,成为了同盟会的早期成员之一。1906年,王葆真暂时回到了国内,在老家湖北深泽县进行教育推广工作,而后再次回到了日本重新学习。
在王葆真留学日本期间,国内的形势也是一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堪压迫的人们终于发起了抗争。最终,以黄兴为首的一行人发动了黄花岗起义,但由于准备仓促,这次起义既没有武装部队支撑,也缺乏革命纲领的引导,所以很快以失败告终。
其实,早在起义之前,黄兴就已经预料到了会失败,但他仍然选择勇敢地站出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黄兴认为:这个国家是需要有人发挥表率作用的,来给当下的革命人士增强信心,让更多爱国人士看到,在革命事业中,是有人愿意为了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而流血牺牲的。
而起义失败之后,黄兴受伤,喻培伦、林觉民等革命人士不幸牺牲,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被葬在了广州黄花岗。
远在日本的王葆真听闻此消息之后,痛哭流涕。深感不能待在国外享太平,应该回到国内,将毕生所学都奉献给革命事业。
可此时,距离王葆真毕业仅仅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其好友都劝说王葆真:再忍一忍,一个月后拿到毕业证书再走也不迟啊。但是王葆真一刻也不愿再耽搁,决绝地表示:“日后我是不会到清政府的衙门中做官的,那我要这文凭又有何用?”
于是,怀着一颗热忱的爱国之心,王葆真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国内。可回国之后,王葆真发现在当时的中国,革命事业在南方进行的轰轰烈烈,可北方却还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因此,王葆真决定去到北方大力宣传革命的进步思想,以带动更多人加入到反清的革命当中。
就这样,王葆真先是来到了沈阳,随后又去到了长春、哈尔滨等地,积极地联络革命同志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各个阶层的力量。直到当年7月初,在沈阳革命党人的介绍之下,王葆真与时任清军第二十镇统制的张绍增会面。
张绍增对于革命人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但对于王葆真的起义劝说也委婉的表示了拒绝。他只说了一句话:“待到日后有机会,一定会加入到革命队伍。”
而几个月后,武昌起义取得了成功,身在长春的王葆真得知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奔赴沈阳,想要劝说张绍增发动起义。但不巧的是,等他赶到沈阳的时候,才得知张绍增已经去往直隶滦州了。
没有见到张绍增的王葆真并没有失望,他对当时的形势进行分析之后,认为随着东北各个城市纷纷对武昌起义做出响应,革命之火已经燃起。反倒是黄河以北,尤其是直隶等地成为了最为革命事业最为薄弱的地方。因此,经过审慎的考虑之后,王葆真结束了在东北的工作,来到了直隶滦州。
二、滦州起义失败,建立中华民国
抵滦之后的王葆真,立刻通过友人找到了张绍增。两人再次就起义事宜进行了深入的沟通,看到武昌起义成功的张绍增也深感清政府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于是表示可以先要求清政府实行立宪,并且召开国会。但是王葆真却并不同意,认为如此行事恐起义必败。后来,就起义达成一致的二人认为,想要拿下京津,就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
当时,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在天津二十里以内不准有中国的驻兵。所以想要起义成功,必须废掉这一条才行。于是,10月25日,王葆真亲自来到了天津,前往日本驻天津领事馆,拜访总领事小幡,就《辛丑条约》中的关于驻军的规定进行商议。最终,在王葆真的劝说下,小幡答应会说服驻天津的各国领事。
最终,在小幡和王葆真的不断努力下,美国驻天津领事最终同意滦军来到天津。
但是等到王葆真想要将这个好消息告知张绍增的时候,却得知张绍增已经被罢免了第二十镇统制的职务,王葆真意识到,恐怕是有人将即将起义的秘密给提前泄露出去了。
于是,他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张绍增,让其先不要卸职。并且告知张绍增,自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赴滦州和张绍增会面。
后来,尽管在王葆真的努力下,滦州起义成功发起,但由于孤军奋战,无人响应,最终再次以失败告终,而无数革命党人也因此被杀,革命事业再次受到了重创。
在革命事业进入低潮期的时候,孙中山先生也回到了国内,和王葆真在上海进行了会面。
期间,王葆真就国内的革命形势向孙中山进行了汇报。两人就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且召集了黄兴等人来到上海,商议下一步的革命事宜。
最终,在1911年10月10日发起了辛亥革命,在无数革命人士的努力下,一举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从此建立了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建立之后,王葆真凭借着元老的身份,在国会执掌大权。
当时的民国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边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主持大局,北方则是由袁世凯等人掌控。而袁世凯为了谋取民国大总统一职,试图寻求南北合作。
当时,袁世凯执掌北洋新军。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因此,许多革命党人都欲倒向袁世凯一方。
但王葆真却表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袁世凯就是一个投机主义者,早前更是有着残害革命志士的劣迹。如今在这个时候求和,背后一定有阴谋。
可尽管如此,仅凭王葆真的个人力量,很难阻止当时南北议和的趋势。最终,袁世凯的阴谋诡计得逞,辛亥革命获取的胜利果实被他窃取。
但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同时也为了提防袁世凯的诡计,王葆真表示不再接受政府的职务职务。
果然,不久之后,王葆真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成功上位的袁世凯,很快就露出了真实面目,不仅对革命党人进行了残酷的打压,还不顾一切的恢复了帝制,妄想做皇帝。
而为了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王葆真多方奔走,积极地进行“讨袁”活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之下,仅当了84天皇帝的袁世凯狼狈下台。
之后,王葆真再次回到了国会担任议员,继续为国家的发展不断忙碌着。在此期间,王葆真还结识了李大钊和陈独秀。
多次的起义失败,让王葆真意识到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于是,王葆真向孙中山提出了“建立革命武装消灭反革命军阀”的建议。此议一出,就得到了孙中山的支持和认同。
最后,在孙中山的指示下,王葆真先后去到了天津和广州地区进行护法斗争。
然而,即便有王葆真等一心为国的革命党人整日的奔波劳动,国家的前途还是晦暗不明。而王葆真等人甚至沦为了一些一心追求最高权力者手中的工具。1923年,军阀曹锟为了竞选总统,竟然企图用金钱贿赂王葆真。
曹锟亲自拿着银两,来到了王葆真的家中,开门见山的说道:“桌山先生,我想要您手中的选票。”
看到曹锟的这一卑劣做法,王葆真心生厌恶。
不仅当场严词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而后更是将这件事情刊登在了《晨报》上,将曹锟这一卑鄙行径给批了个体无完肤。其实,王葆真一直践行着孙中山先生的理念,坚决支持国共合作,支持北伐。
三、坚决拥护三民主义,寻求两党合作
但1925年孙中山去世之后,国民党的性质却发生了改变。
当时,蒋介石上位之后,全然不顾孙中山的遗志,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政变,白色恐怖一时间笼罩全国。
看到国民党的胡作非为,王葆真对国民党逐渐丧失了最后的希望。
最终,为了不被国民党裹挟,王葆真主动退出了国民党。之后,便积极地和周总理等人保持联系。从共产党的所作所为中,王葆真看出只有“扶助工农”才可能实现中国革命的胜利。能够拯救中国的,恐怕也只有共产党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王葆真也是在第一时间为实现国共之间的合作而努力。虽然当时全国上下都喊出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口号,但蒋介石却固执己见,冥顽不灵。
他对祸国殃民的日寇视若无睹,反倒是对积极抗日的共产党人大力围剿,这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对。
终于,在多次的对蒋劝阻无效之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兵谏,将蒋介石软禁,逼迫其同意和共产党实现合作,联合抗日。
而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王葆真也是继续为国共合作做着不懈的努力。
然而,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不顾众人反对,发动了内战,再次将国民党推向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上。
于是,王葆真终于放下了对国民党的最后幻想,彻底投入了共产党的怀抱。在同国民党的斗争中参与到了为我党传递情报的工作中去。
淮海战役期间,为了战役的顺利进行,红色特工郭汝瑰将国民党的作战方案藏在了一个枕头当中,为了保证消息可以顺利的交给共产党,郭汝瑰便将其交给了王葆真。
四、胜利的曙光中将会到来
可在情报成功传递之后,王葆真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之后,国民党特务对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严刑拷打。
纵然是这样,王葆真依然是缄默不言,无论国民党特务怎样审问,王葆真都没有供出关于共产党的任何信息,在刑讯过于痛苦的时候,甚至高喊:“革命万岁,三民主义万岁!”来给自己增强信心。
而面对王葆真的顽固,气急败坏的蒋介石恼羞成怒,决定枪毙王葆真。消息一出,国民党中有人便立刻前来求情。
他们表示:从辛亥革命到现在,王葆真都是功臣,如今更是国民党的元老,如果此时将其枪毙,那么不仅会在国民党内部引发地震,就是社会舆论也定会将矛头直指蒋介石。
其实,蒋介石心里也知道不能真的将王葆真枪毙,之所以那样说只是一时气极,口不择语。待到心情平复之后,决定将王葆真关在监狱中。
就这样,王葆真一直在监狱中待到上海解放。1949年上海解放当天,中央派出了军代表,前去监狱门口迎接王葆真。
当时王葆真坐着轮椅从中被推出来时,我方代表诚恳地说道:“卓老,上海的统一工作还得由您出面来主持啊。”王葆真听闻,激动地回道:“这件事情就交给我吧。”
就这样,在当时年已过7寻的王葆真的帮助下,我党我军才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平、顺利的接管了上海。
结语:
王葆真一生革命,虽然在早期的革命生涯中屡屡受挫,但是丝毫没有动摇其为国为民的崇高理想。而这样纯粹的革命者,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