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陈松伶,喜欢看90年代港剧的朋友们,应该都不陌生。当年,有多少少女想嫁给郑伊健、古天乐等,就有多少小男生想把陈松伶娶回家。看相关报道了解,陈松伶与张铎是因为合作了电视剧《血未冷》相识、相爱。
只是,张铎娶陈松伶的原因,真的没有一丝是因为当年的偶像情结吗?
陈松伶当年的颜值,真的令人着迷。尤其一头利落的短发,加上偶像剧里,角色的塑造。给人一种干练、知性、御姐的感觉,自信、独立。就算是《婚姻物语》里的“小女生”(连至美:陈松伶所饰角色名字),也为了“分分钟”(郑伊健饰)剪了自己最爱的长发、逐渐变得成熟、知性。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我们有时候,会分不清现实与影视剧。以为演员所塑造出来的角色性格,就是演员本身。最近看一些相关文章的留言,发现很多人和我一样,感觉通过看“婆婆和妈妈”这档节目。感觉认知中的陈松伶与真人秀综艺里的“松松”判若两人。
而这种不同,不仅仅是颜值上的,更是性格上的。通过节目里陈松伶的表现,给大众的感觉是:邻家大姐、(亲和力挺强,但是说话不走大脑),不会说话、不会处事儿,有着与年龄不相符的单纯与幼稚。
节目第一期,她的表现就令人诟病。因为她把她家的家具,包括冰箱都贴上了“松”的标签,为的就是,不希望婆婆乱碰。当时,我看到了。我还写文替陈松伶“打圆场”。我说:因为虽然节目我们是刚看,但是做儿媳不是头一天。一定是婆婆之前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所以才不得已出此下策。
无论对与错,陈松伶因为这个举动,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的不满和吐槽。连我现在都觉得她做事真的“不走脑”。为什么?
从节目里看得出来,她的举动与行为,除了引起婆婆更大的不满、与她讨价还价,甚至依旧我行我素。她所做的一切,没有根本性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婆婆生气、变本加厉,而且还引起网友们的不适感。
把“矛头”直指自己,引起一部分人的反感。
在最新一期节目中,张铎明知道“老母亲”在校门口“痴痴”地等着他拍照,还是先前往“松松”所在的“音乐吧”?与其听老唱片。没有告知母亲一声,就迟迟不去,让母亲在校门口傻等?(如果陈松伶不知情,这里我真的对张铎很失望。)
难怪之后回到家里,张铎妈伤心地控诉儿媳,缠着自己儿子。张铎是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在吃饭的时候,张铎为了给陈松伶生日制造惊喜,让“妈妈”帮忙“拖住”陈松伶。可能婆婆从来都没有夸过她,所以突然夸她,真的让陈松伶感到不适应。可是她直接摸着婆婆的脑袋说:你没病吧?,妈。
真的,我感觉她这样的行为感觉特别幼稚。一个成年人,会不会因为别人“突然的示好”,就直言不讳地,当着镜头的面,控诉对方:“有病”。难道只有恶毒地对待你,才是你想要的?你开心的?你所谓的“正常”吗?
虽然节目里,刘芸、张萌是以陈松伶的朋友,出现在陈松伶的家中。但是,看她们的互动,真的完全看不出来是朋友的感觉。(就是感觉节目组为了收视率、制造话题,或者增加张萌、刘芸的曝光度,强行加进来,充当的朋友)。
我相信有很多姐姐会因为共同参加了“乘风破浪的姐姐”而成为了真正的朋友。但是,我真的看不出张萌、刘芸和陈松伶是真正的朋友。
总结:陈松伶在“婆婆和妈妈”真人秀里的表现,完全就是一个天真烂漫、不会为人处世的少女状态。“傻傻乎乎”、有一点可爱,大大咧咧。与电视剧里塑造的那些干练、独立的御姐形象,完全不符。
无论张铎娶陈松伶有没有偶像情结,是不是因为有些得意把很多人“童年偶像”娶回了家?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张铎喜欢的,就是最真实的陈松伶。无关她的颜值、名气。因为,是真的喜欢,所以包容着她的一切。包括她的情商、性格等。
是不是有人会因为陈松伶本来的性格,与电视剧里塑造人物性格的不符、或者与自己期待的不符,有些小失望?
但是,我想说的是:谁说,到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年龄应该做的事儿?岁数大了,就应该有同龄人该具备的成熟?为什么限制什么年龄就该穿什么样的衣服?
事事无绝对,不要用那么多条条框框,为难自己、限制自己。 不必羡慕别人的成熟,允许自己在任何年龄幼稚。如果他真的爱你,无关你是什么样的性格、年龄、颜值。不要为了迎合大众审美、别人的喜欢,逼迫自己成熟。
张铎喜欢的,就是这样的“幼稚鬼”陈松伶。我们,也可以不必强逼着自己“长大”。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勇敢地做自己。如果对方足够爱你,就是会喜欢最真实的你自己。(曾经因为年龄,强逼着自己成熟、冷静,不那么“幼稚”,但是,做得好痛苦,而且做不来。人活在世,应该勇敢做自己,而不是为了取悦别人。)
是的,我是“大人”,我幼稚了,又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