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年轻人来说,新希望并不陌生,它可以是新希望牛奶,也可以是近几年逐渐崛起的新希望地产。
对中老年人来说,刘氏兄弟也不陌生,他们是“言行美好”,是希望饲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风云人物。
那么,刘永好等刘氏四兄弟是怎样挖到第一桶金,又是如何做到在创业过程中精诚团结、步调一致的呢?
1.刘氏四兄弟出生
我们常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事实上,在创业之前,不仅刘氏四兄弟都上了大学,而且他们的父母也都有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
父亲刘大镛从小勤奋好学,曾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了邻县中学,后又升入重庆高等工业学校。
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大镛积极投身抗日运动。但不久后,组织派他打入国民党内部工作,而这个敏感的身份,也为他后来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母亲郑康致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地主家庭。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时代,郑康致积极追求新思想、新知识,她只身南下广东,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战地女护士班的学员。先后投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成为一名护士。
后来,郑康致转业到成都教书,在那里遇到了热血青年刘大镛,两人走到了一起。
1945年12月8日,大儿子刘永言在四川省新津县的农村出生了。
1948年6月,老二刘永行出生。
1949年建国之后,刘大镛担任过新津县人民法院第一任院长、新津县农业局第一任局长,郑康致则成为新津县平冈小学的一名教师。1950年2月和1951年9月,刘永美和刘永好分别出生。
刘大镛给他们取名:“言行美好化”,寓意为“言必行,行必美,美必好,好必发生质的变化”。
2.穷困的童年
刘家四兄弟出生的新津县古家村是出了名的穷村,有民谣这样唱道:“肖坝子,古家槽,烂泥杂草长齐腰。锅里无米煮,灶里无柴烧,有女不嫁古家槽。”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刘家的经济状况也十分艰难。万般无奈之下,夫妇二人含泪将老二刘永行送给了一位布商。不幸的是,刘永行在这布商家干活时从凳子上摔下来并摔断了腿,没有及时救治,整条腿肿得像水桶,人家又把他像商品一样退了回来。
此时,刘永行才两三岁,而腿上的残疾却要困扰他一生。
老三刘永美延续了二哥的命运,他被抱养给当时新津县的农会主席陈耀云,改名陈育新。
在刘永好的记忆里,贫穷一直是他小时候最忠实的伴侣。当时,每天能吃上红薯拌饭,就是他最大的奢望了。刘永好至今还记得,15岁之前只有草鞋穿,衣服也是三个哥哥轮流穿过后才能轮到他。
虽然是最小的儿子,但刘永好从没享受过特殊待遇,从小就学会了拣柴、拣煤渣、挑水。每天早上五点,天都没亮,他就得起床干活,背着一只又大又深的竹篓去捡柴禾,傍晚放学回来后还要又接着干。
夏天下暴雨时,湍急的河水有时会冲来树枝和木头,稍大一些时,刘永好经常纵身跳入岷江,在激流中打捞枯树、圆木,扛回家去晒干后劈成柴禾。留够家用再挑到集市去卖。
刘永好的“第一桶金”就是在这时挣得的——一年夏天,他居然靠从岷江里捞木头挣了3.5元。
当他把这笔“巨款”塞到母亲手里时,母亲很激动,但又十分担忧地对他说:“永好,这可是男人才做的事情啊,你毕竟是个孩子。”
刘永好自豪地回答:“妈妈,我长大了,应该帮家里做点儿事了。”
对青少年时的受苦经历,刘永好后来深情地回忆说:
“如果我的成功能够给他人以启示的话,那么,我认为最大的两个字就是‘吃苦’。我在20岁以前的经历,感受最深的就是吃苦教育。正是那些苦难,给了我一种信念、一种力量、一种雄视任何艰难困苦的毅力和勇气。”
3.学习改变命运,四兄弟端上“铁饭碗”
生活虽然穷困,但夫妇二人仍注重培养孩子们追求知识、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父亲在小学时就给他们订报纸,而且经常去书店精心挑选一些好书,然后在扉页中写上“送给永言”或是“送给永行”之类的字送给他们。在老大刘永言9岁生日时,父亲送给他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上面有收音机原理及制作法、发电机原理等等,这让刘永言爱不释手。
自此,刘永言表现出了这方面的天分:小学时,他就自制了显微镜;他学会修理各种各样的电器,甚至连当时很稀罕的电影放映机都不在话下;在成都八中读初中时,他倡导成立了空气电池厂,他被选为了厂长,并发明了简易发电机,使实验用小灯泡亮了起来……
老二刘永行和老四刘永好,在父亲和大哥的影响下,也喜欢上了无线电。
1964年,刘永言被分配到成都电机厂工作。1973年他被选送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深造,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涯。大学生活结束后,刘永言回到成都电机厂,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位佳绩不断、深受业内人士尊敬的工程技术人员了。
老二刘永行因为腿伤的原因,只能留在新津县。幸好从小爱好无线电,所以在镇办的一家无线电维修厂谋得一份工作。
1976年10月,国务院宣布恢复高考制度。刘永行抓住这次机会,参加了1977年冬天举行的高考。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复习,便一举成为当年新津县高考理科状元。
不过,由于出身的原因,刘永行只被录取到成都师范专科学校,专业也不是他喜欢的无线电,而是数学。在父亲的极力劝说下,他才勉强踏就读。
相比之下,老三陈育新的早年生活就显得过于平凡了。
1966年初中毕业后,陈育新回到新津古家村当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在随后的12年时间,他结婚、生子,生活平淡无奇。
眼看着大哥和二哥都相继去读书了,陈育新也呆不住了,他也想上大学。
一个仅有初中学历,荒废学业12年,而且当时距1978年高考只有两个多月时间,还肩负繁重农活的陈育新能考上大学吗?
事实证明,陈育新最终考取了四川农学院。
此时的老四刘永好正在下乡,投身农村建设。当时他们的下乡地被人形象地称为“鸟不生蛋,兔子不拉屎”。
在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刘永好一待就是近5年。
1973年,刘永好因为表现出色,被推荐到四川德阳机器制造学校上学。1978年毕业时,刘永好因为成绩优异留校任教,成为该校的一名物理教师,专门教机械和电子这两门课。
4.四兄弟踏上创业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刘永行还在成都师范专科学校读书。那年冬天,最让他头疼的一件事是:家里只有2块多钱,究竟是拿这钱给自己交学费,还是给儿子过年买肉吃?
刘永行的儿子刘相宇当时4岁,看着邻居都有肉吃,便天天嚷嚷着要吃肉。刘永行犹豫再三,决定用这两块钱去买一只鹅,给家人开开荤。没想到,儿子把鹅带到河边,鹅却逃走了,真是眼看着到嘴边的肉都飞走了!
儿子又哭又闹,刘永行心里也很不是滋味,那个春节,他在县城幼儿园门口摆起地摊,白纸上手写着“修理无线电,又快又好”。
初一到初七,短短7天时间,刘永行挣到了300元!这让刘永行目瞪口呆——300元相当于他10个月的工资!这不但解决了儿子过年吃肉的问题,也解决了他自己明年的学费,甚至还包括全家一年的生活费。
这300元,更像是一个开端,激起了兄弟四人创业的热情。
20世纪80年代初,四兄弟首先想到的是依靠科技创业,办一家电子工厂。由精通无线电的陈育新先辞职探路,目标是办一个电子厂。那时候,城里不允许私人办企业,唯一的办法是到农村办社队企业。
带着全家的希望,陈育新回到古家村。几周后,他兴冲冲拿着村里同意开办电子厂的报告到县里审批,但吃了闭门羹。县里说,他们没有资金,没有工程师,瞎胡闹!
刘家兄弟的第一个创业计划就这样流产了。辞了工作,孤注一掷的陈育新为此嚎啕大哭了一场。他们连第一个产品——双声道音响都研发出来了。
此路不通,四兄弟只得转换思路,从做一个养殖专业户开始。
1983年除夕前,刘家召开了一次隆重的家庭会议,会议的主角正是四兄弟。
越无产,越革命!四兄弟中家庭条件最差的老三陈育新,企图改变命运的心情最为迫切,他决定孤注一掷:“我爱人是农民,我也当过12年农民,就让我先辞职回家试验,砸了锅也还能靠两亩承包田过日子。”
其他几个兄弟也热情拥护老三的做法。
创业做什么呢?
陈育新建议,建一个良种鸡场,把外地的鸡种引进来,孵化成小鸡卖给农民,然后再回购本地农民的种蛋,再孵化成小鸡出售。以此为契机,可以把贫困的新津县变成一个良种鸡的养殖县。
刘家的家庭会议开了三天三夜,越开越明朗、越开越兴奋。最后大家通过了一项特别决议:“脱公服”当专业户!陈育新先行动起来,其他几个兄弟再伺机跟进。
这个决议在新津县城掀起了一阵波澜——刘大镛的四个儿子中,有三个大学生、一个中专生,毕业之后又分别进入成都906厂计算机所、新津县教育局、新津县农业局和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好不容易从农村爬出来,每人都捧上了一只令人艳羡的“铁饭碗”,想不到他们竟然要抛弃这一切又回到“原地”!
当时甚至连他们的母亲都难以理解,她这样责问陈育新:“农村太苦,你当了10 多年农民,还没当够?”但创业的热情在四兄弟心中激荡,他们已经不顾一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