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然而,并不是所有为人父母的人都知道该如何爱自己的孩子,有的父母只是以爱为名,行伤害之实。
近日,有一段视频在朋友圈广为流传,引起了众多网友朋友们的热议。主要是关于一个五岁左右的小女孩在公交车上虐待仓鼠,被乘客劝阻,她的母亲不但不觉得不对,反而怒怼乘客的事情。
大部分人看到这份视频都会对5岁女童发出指责,觉得她残忍、不善良,是坏孩子。但是实际上,真正应该被谴责的是她的父母,正是由于父母教育的缺失和过度的溺爱,才培养出了一个熊孩子,乃至日后的刺头、渣滓。
要知道,一味的溺爱和护短并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正所谓惯子如杀子。
在古代宅斗小说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继母这样对待原配留下的孩子——对他们好,有求必应,甚至在孩子的父亲想要教育孩子的时候,非常贤惠地“制止”——这种方式叫做“捧杀”。由此可见,溺爱孩子并不是真的爱他,这是一种自知或是无意的“温水煮青蛙”式的“杀子”。
被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有以下几个特点:
1、缺乏同理心
所谓同理心,通俗来讲,就是将心比心、心理换位。大部分孩子都是有这种能力的,但是被溺爱长大的孩子,他们更在意的一般是自己的感受。
以前文提到的5岁女童为例,她如果听多了父母说的“宝宝摔倒了,都是地的错,爸爸帮你打它”、“我家宝宝抢了隔壁小强的糖?这算什么事儿?宝宝别怕,妈妈帮你去骂小强 ,他怎么这么小气,一块糖都舍不得?”之类的话,她可能就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这样的人会觉得世界是围着自己转的,别人的感受是无关紧要的。正如小女孩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她觉得只是在和仓鼠玩,而不能理解仓鼠的痛苦。
2、没有感恩之心
从小父母有求必应的孩子,不一定能记住父母的恩德。相反,正是因为被宠爱着长大,一旦父母稍有不如他们意的地方,就会记恨自己的父母。觉得父母没用、差劲,自己生在这样的家庭是被严重亏待的。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又怎么能指望他们赡养父母呢?
3、对未来没有规划
被溺爱着长大的孩子,他们很少经历挫折。因为父母有求必应,所以他们知道只要自己想要的东西,想做的事情,父母一定会帮自己得到。所以他们很少有进取心,或者说他们觉得自己不必努力,因而也没有必要考虑未来。
但是一个得过且过、对未来没有规划的人,很难有大出息。普通一点的,长大后会成为啃老族,就此浑浑噩噩地过了一生。但是如果遇到巨大的挫折和打击,那么他们必会一蹶不振。
由此可见,父母之溺爱对于孩子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真正爱孩子的家长,应该严慈相济地教导孩子,让他们懂得尊重生命,懂得感恩,把孩子教育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母婴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