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六,
按照民间的习俗,
要求顺扔穷鬼(穷神)
也就是“送穷”。
送穷,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
送走旧日贫穷困苦,
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为什么要“送穷”?
民间相传,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
然而,他有个怪癖,
啥好衣服给他都非得扯个洞才肯穿,
难怪,大家都叫他“穷子”。
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
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
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据钱钟书先生《管锥编》考证,
我国唐代民间便开始盛行送“穷鬼”,
然而只称“鬼”而不称“神”,
明清之后,
“穷鬼”才被尊为“穷神”。
到底是神是鬼,也没人说得清。
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
大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
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
'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唐诗人姚合还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
其中第一首云: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从最后两句可以窥见送穷风俗在当时已相当普遍。
宋朝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清人俞曲园《茶香室三钞·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
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
关于“送穷”的日期?
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几种说法:
以正月晦日为送穷日。
"唐姚合《晦日送穷》诗之一: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以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
《岁时广记·月晦》引《图经》:
"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九日,
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
以正月初六为送穷日。
《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
"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
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
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以正月初三为送穷日。
清顾禄《清嘉录·小年朝》:
"《远平志》:正月三日,人多扫积尘于箕,
并加敝帚,委诸歧路以送穷。"
送穷的日子虽各有异,各地送穷的日子也各不同,
但有一点还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
正月里头几天积存的垃圾,
都要在初六通通扔出去。
送穷就要送得远远的,
放鞭炮可以“崩穷”。
所以在初六这一天,
商家们要大放鞭炮,
正式开始新一年的营业,
以期开市大吉,
生意红红火火一整年。
送走一个穷还不够,
我们要送“五穷”。
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初六,
六六大顺,
人们希望送走,
过往的贫穷困苦,
期待新一年,
富贵有余和生活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