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社会高速发展,手机、电脑、 iPad 充斥着我们休闲生活,我们眼睛也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大家会发现越来越多人开始佩戴眼镜儿,佩戴眼镜年龄也变得越来越小,有七八岁小孩儿都已经戴上眼镜。
那在古代没有眼镜情况之下,如果近视该怎办?首先可以肯定是,古代也是有近视,古书有记载说欧阳文中近视时常读书,肾间欧阳修、纪小兰等这些名人都是近视。但是我们需要知道,古代近视几率是非常低。在过去,近视也算是一种富贵病,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患上。
因为在古代大部分人是不识字,那时也没有多少人能读得起书。书香门第毕竟是少数只有家庭条件好或者有地位人才读得起书。比如在解放之前能念完小学就可以去当教书先生。
所以近视就有一定门槛,书香门第或者是有地位能读书才得起近视。而且古代没有电脑、手机、电视、游戏机,不用一天到晚地盯着屏幕看,对眼睛也没有那大伤害。另外古人写字用是毛笔,对于握笔姿势、坐姿都有很苛刻要求,客观上也起到一定保护眼睛作用。
还有就是古人经常外出野外运动干活儿,这样有利于眼部肌肉松弛,也间接锻炼眼部肌肉。而且古人为保护眼睛,还会采取很多土方法。
首先在夜晚读书时候,读书人会在书桌上放上一盆石昌蒲。根据本草纲目记载,石昌蒲有收烟无害目之患。
也就是说石昌蒲能够吸收有害黑烟,减少灯油蜡烛燃烧产生烟对眼睛危害。第二种方法则是非常方便外洗法,就是打一盆热水,用手撒一些热水,在眼睛周围长期坚持,能够有效地缓解眼部疲劳。不仅如此,古人还会配合针灸等中医手段来治疗近视。
当然古人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这些土方法能把眼睛保养得很好。如果真得进士,古人也是有补救办法。
从汉朝开始,古人就已经开始使用放大镜。东汉王室流经墓中就曾出土过一件放大镜,能够放大物体整整五倍,用来看书,完全不在话下。而且古代还有类似于眼镜东西叫做爱戴,大致就是一些水晶来代替镜片,也只有最基本放大物品功能,而且不能够长期使用,价格还很昂贵,一般只有富家子弟或者皇室才有资格享用,也恰好符合他们身份。
在公元 1260 年,马可波罗就在书中描述看到中国老人戴着眼镜读书情景。据说中国古代眼镜多是呈大椭圆形,镶嵌在龟壳做椭圆形镜框之内,用铜质眼镜角或用金丝细绳将其拴在耳朵上,或者干脆直接把眼镜固定在帽檐儿上。这些眼镜价格在当时都是非常昂贵。
那如果在古代你家里没钱又不幸得进士,那你看东西时候只能离近点儿,再近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