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湖州一位11岁的女孩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充值花光了家里的全部的近十万的积蓄。而家长之所以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发现异常,小女孩说,是因为主播教她如何删除了充值信息和记录。
孩子背着父母偷偷给主播打赏,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前几日,有媒体就报道了“11岁男孩花光40万卖房款”的痛心事。江苏宿迁泗洪盛先生11岁的侄子和小伙伴因为打赏主播、玩手游,竟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几乎花光了家里40万的卖房款。
众所周知,直播平台靠打赏吸金。如果是成年人,在你情我愿合法合规的情形下,主播使出招数吸引用户打赏,本无可厚非。但面对未成年人,自然另当别论。在现实中,不乏有主播为了盈利,明知对方是孩子,也昧着良心“诱导”,就如文前所述新闻一样。忽悠孩子打赏已说不过去,教孩子充值和删除记录,更是突破底线。倘若孩子所反映的情况属实,这样的主播,挣昧良心的钱,无异于公然行骗,既恶又坏。
接受采访时,女孩家人拿出一段聊天记录,上面显示主播是怎样教女孩充值和刷礼物的内容,包括银行卡密码怎么输入,怎么使用零钱充值等等,每一步操作都详细教给了女孩。而且,女孩回消息都是使用语音,嫩嫩的声音也不难辨别年龄。事实上,有热心网友早就看出女孩是个孩子,私信发给小女孩劝阻其刷礼物,竟被主播直接踢出了直播间。
然而,主播作恶容易,退款却要费些周折,追责起来难度也大。尽管平台表示,如果涉及未成年人打赏肯定会退款,但在实际维权中,如果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主播知道打赏者为未成年人,则无法向主播追回损失,家长们普遍面临着“举证难”的问题。如何确认打赏、充值的是未成年人?此外,即使确认了是未成年人所为,是退全款还是部分?一系列问题的调查核实,维权之路颇为艰难。
至于主播是否存在诱导刷礼物的行为,平台方工作人员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只表示如果情节真的很严重肯定是要处理的。具体的查处,还是要看家长上传的证据和材料。平台方表示,因为没有类似人脸识别或者未成年人防范的一些操作,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只能靠家长自己开启青少年模式。当然,从根本上讲,更重要的是端正孩子的价值观。有了正确的认知,自然不会轻易上当受骗。
从法律角度分析,如果家人所说情况属实,对这些主播的追责可分为民事和刑事两个层面。如果够不上公安机关立案追究其刑事责任,追究民事责任是完全可行的。除了退款之外,还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乃至取消账号的处罚。惟有切实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倒逼主播们遵守底线,不再祸害孩子。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胡欣红
编辑 汪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