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地图
大家可以上网搜搜看,如果查询该城市的现有名称“科沃布热格”,除了冷战时代苏联驻军的相关内容,更多的都是旅游介绍和酒店订制等方面的信息。
而输入老版的译音名字——科尔贝格,内容显然要丰富的多。我们主要可以看到,按时间顺序——1807年的科尔贝格围城战,交战双方是拿破仑法国和普鲁士;1945年1月30日,纳粹德国上映的大型彩色电影《科尔贝格》;还有1945年2月—3月间,二战东线上的科尔贝格围城战,交战双方是苏军和德军。
很显然,叫“xxberg”的,一般都带有德意志色彩。二战后,德国除了一分为二,背上大量赔款外,还被迫割让了1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就是素有尚武传统和强烈征服欲的东普鲁士。科尔贝格,曾属于东普鲁士的一个战略要塞,历来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黄色部分为二战后,德国割让的领土
而纳粹德国那部在兵荒马乱、四面临敌的情形下,劳民伤财拍摄出的电影《科尔贝格》,则很具“黑色幽默”的,把相差了一个多世纪的两次科尔贝格围城战,联系到了一起。只不过,后者的结局颇具讽刺意味。
即便,这并非是希特勒、戈培尔一伙的初衷。
故事要从1943年夏说起。此时,战争到了相持阶段,德国“闪电战”的威力,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德国在东线攻势不再;西线也愈发显得力不从心。
国内呢,随着制空权的逐渐失守,盟军的轰炸机编队开始频繁出现在德国城市上空,第三帝国多个主要城市,接连被炸成一片火海。
在战事不利的情形下,为了让德国民众在轰炸中,继续坚信希特勒和戈培尔等人鼓吹的那套说辞,纳粹德国宣传部开始筹划拍摄一部“民族励志电影”。
于是,这场发生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末期,德国人世代称颂的科尔贝格围城战,被重新翻了出来。在舞台剧《科尔贝格》的基础上,改编成了电影《科尔贝格》的剧本。
《科尔贝格》电影海报
电影导演叫做法伊特·哈兰,曾经执导过《犹太人苏斯》,是个坚定的反犹主义者,戈培尔的座上宾,纳粹政府的“大红人”。而原舞台剧剧本的作者,则更为著名——被世人誉为“歌德再世”的文学大师,19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已故德国作家保罗·海泽。
然而,这位保罗·海泽本身就是个犹太人。对,崇尚种族主义的反犹导演,在千挑万选之后,竟然最终采用了犹太文学家的脚本拍电影,用来体现了日耳曼民族那“坚韧不屈的精神”。
1943年10月,《科尔贝格》正式开拍。而且,还属于当年非常罕见的“彩色电影”。
只是,此时的第三帝国,四面临敌,从挪威到北非,广大的东欧、苏联占领地,从地中海到波罗的海,到处都需要兵力和物资,哪儿哪儿的都不够用。
而为了营造最真实的场面,在选址、服装道具和演员方面,有了纳粹政府的“力挺”,剧组却一点都没含糊,从不凑合,总共耗资了近880万帝国马克。光群众演员就动用了180000余人,其中包括了从前线“趁热”拉过来的50000名德国现役军人。
电影截图
群演人数这方面,在其上映后的37年里,《科尔贝格》一直属于最大规模的那个,直到八十年代初,印度史诗电影《甘地》才将其超过(毕竟,印度最不缺的,就是人)。
既然不差钱,也不缺人,那么,剧组开始拼命的追求效果的真实感。前面提到的50000名德军“群演”,竟然有数名倒在了电影片场的炮火下。
因为,不少场景,为了还原战场实况,竟然上了真枪真炮。
也不知道这些在电影拍摄现场“因公殉职”的德国现役军人们,算不算“阵亡”?
要说当年的纳粹政府对电影多么用心,可以举个例子。
1944年8月,由于时间没有赶上,要在夏天拍摄冬季战争的场面。为了打造一个逼真的雪地环境,纳粹当局派出了好几列火车,装载着食盐,顶着盟军轰炸,从各地拉到了拍摄现场。
随后,这些白花花的盐都被倾倒到拍摄场地上,任凭演员踩踏。这对开始收紧食品配给的德国平民和饱受饥荒之苦的占领区人民来说,简直属于不可饶恕的罪孽。
此时的西线战场,诺曼底登陆成功,法国即将光复。而纳粹德国却陶醉地拍摄着一部“完胜”法军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