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器官损伤、认知功能障碍和免疫功能下降。缺铁性贫血的危害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统损害、神经系统异常和感染风险增加。
1、心血管损害:
长期严重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为代偿缺氧状态会加快收缩频率,可能引发心动过速、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活动后胸闷气促明显加重。
2、神经功能异常:
铁元素参与神经递质合成和髓鞘形成,严重缺铁会影响大脑供氧和神经传导。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烦躁等表现。儿童患者可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等不可逆损害。
3、免疫能力降低:
铁缺乏会影响淋巴细胞增殖和吞噬细胞功能,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更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等病症,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减慢。妊娠期女性缺铁可能增加早产和低体重儿风险。
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日常增加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富含血红素铁的食材摄入,配合维生素C含量高的新鲜果蔬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餐后两小时内不宜饮用。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出现心悸气短加重或持续发热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