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将出台重大政策举措。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来源|新华社微博)
自1982年出台计划生育政策,到2016年放开二胎政策,历经34年,这34年间,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第一批按政策生育的孩子,如今也四十岁了。今天,距放开二胎政策仅五年时间,又出台了放开三胎的重大政策。
粗略算了下,六零后、七零后、部分八零后,基本都是一个孩子,计划生育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人会躲着生,记得九十年代初,央视春晚郭达和宋丹丹表演的《超生游击队》小品,就讲述了一对躲避超生检查的夫妇,他们流浪在城市街头,被围追堵截,要生;穷得没衣服穿,还是要生。孩子生在哪儿就用哪儿的地名作为孩子的名。一路跋涉,一路辛苦,最终,为了孩子们能有个稳定的住所,安定的生活,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后放弃继续超生念头的故事。
这个小品是当时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相对农村来说,城市居民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相对顺利些,因为只能生一个,城市居民不是特别在意生男生女。但农村不一样,尤其是思想比较落后的地区,没有男孩子是要被别人骂“断子绝孙”的,所以,躲计划生育的特别多。
回想当年,还是六零年代、七零年代出生的人赶上了热闹,每家兄弟姐妹五六个是常态,至少也有三个。兄弟姐妹们在家又吵又打,小的被大的打,不听话被父母打,几乎每天上演在家家户户。但是,如果兄弟姐妹中哪个在外受了欺负,那其他几个一准去帮忙。
如今,六零后七零后都五十多六十了,一家子兄弟姐妹仍然经常亲亲热热聚到一起,老父亲老母亲有什么需要大家出钱出力的事情,一分工,各人负责一摊子,每个的负担都不太重,身体上也都不太累。这是兄弟姐妹多的好处。但也有不好的案例,比如,互相推卸责任不肯养父母的,父母还在世就争房产、争金钱的,为了少出不出医药费打架的……不一而足。
独生子女就不会存在父母的财产归谁的问题,但是,当父母生病需要照顾,需要做一些重大决定的时候,一个人就又一筹莫展,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总之,各有各的好处,又各有各地问题。
特别关注了一个关于孩子教育的视频号,内容最多的是李玫瑾女士在各地上课的视频,她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犯罪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经常深入监所开展调查研究,协助公安实战部门分析疑难案件,在大量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形成对犯罪心理现象的独到见解。
通过真实的案例,加之李教授多年的研究经验,李教授认为,孩子0-6岁的教育非常重要,一定要母亲亲自抚养,如果实在没有条件,至少也要养到3岁,让孩子与母亲建立依恋关系。所以,她倡议,将产假延长到三年。
出台二胎政策的时候,各地也配套了一些奖励政策,不知道这次会不会有更吸引人、更打动人的政策?
如果您恰好处于育龄,您会选择生还是不生?少生还是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