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期,八路军129师发展成晋冀鲁豫军区,全军区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已经达到近30万人,在八路军各部队中兵力最为雄厚。
同一时期,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发展的山东军区总兵力约27万人,华中地区的新四军有近25万人(新四军五师独立发展,该部5万人由中央军委直辖,是党的武装中的一个独立战略单位)。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先是改称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来改称中原野战军,最后改为第二野战军。1949年二三月,各野战军按照全军统一编制进行了整编,二野总兵力28万人,三野总兵力58.1万人,四野总兵力88万人,人数最少的一野只有17.6万人。此外,华北军区的第18、19、20兵团共有23.8万人。
但为何当初兵强马壮的129师,在进入解放战争时,由它发展来的二野兵力却要少于三野、四野呢?
谈解放战争时期的情况,必须得追溯到抗战时期,了解一下当初129师(晋冀鲁豫军区)的建制和所辖部队。
1943年10月,八路军体制经过一次较大的调整,为精兵简政、减员增效、共度时艰,129师师部与八路军总部进行了合并,当时129师已经发展出了太行、太岳、冀南三个军区。合并后,这三个军区就由八路军总部直属,129师的番号虽然予以保留,但该师的建制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同期划给总部直属的还有由八路军第2纵队开创的冀鲁豫军区。
到了1945年8月,为了适应抗战全面反攻的形势,中央决定成立晋冀鲁豫军区,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军区。至此,129师从形式上已改组为晋冀鲁豫军区。
晋冀鲁豫军区的全部武装力量,包括晋冀鲁豫野战军、地方部队和民兵。
晋冀鲁豫野战军,是执行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在1943年精兵简政合并时,129师各旅(团)都与军区合并。到了1945年八九月,重新将主力旅(团)从军区中脱离开来,编组成机动兵团,冀鲁豫、太行、太岳、冀南军区的主力部队分别改为第1、第2、第3、第4纵队。到了45年11月,军区又组建了新的第6、第7纵队,一共六个纵队。
除了各纵队,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的4个军区还有21个军分区,军分区管辖的是地方部队。
从1946年2月到1947年7月这一半年期间,晋冀鲁豫军区的兵力总数呈现的是一种精简——优化——再扩编的趋势。
先是在1946年6月以前,按照国共双方的停战协定和《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进行精简整编,野战军连同地方部队共有27万人。国民党当局挑起全面内战后,晋冀鲁豫军区将很多地方武装升格、整训,将1纵和7纵合并成新的1纵,又陆续组建了8纵、9纵、10纵、11纵、12纵五个纵队,部队扩大到42万人。
与同期的华东、东北相比,晋冀鲁豫部队依然是兵强马壮,是我军兵力较为雄厚的一个大区。
但是此后,晋冀鲁豫部队兵力就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兵员数目做了几次“减法”,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
为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局,把战争引向国统区,1947年6月,刘邓首长率领第1、第2、第3、第6纵队12万人(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掀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陈赓率领的第4纵队(陈谢集团)则留在晋南,在外围配合刘邓首长主力大军作战。
到1947年底前,9纵和11纵队也到达中原地区,与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会合。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开辟了鄂豫、皖西、江汉、桐柏、鄂豫陕5个新的军区,以及31个军分区,10纵、12纵融入上述军区、军分区成为基干部队。
1948年5月,中央决定将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与陈谢集团改为中原野战军,重建中原军区,刘伯承、邓小平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共有第1、第2、第3、第4、第6、第9、第11共七个纵队。
中原野战军组建后,原来未跟随刘邓首长南下的晋冀鲁豫野战部队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就与中野脱离了关系。
其中,原第8纵队在徐向前的带领下参加山西解放战争,后来并入华北军区,改为解放军第60军。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军区所属部队,整体与晋察冀合并,组成了新的华北军区。
由此可见,晋冀鲁豫部队南下时,给华北军区留下了不少“嫁妆”,1个主力野战纵队和4个军区,这些兵力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当时全国其它地方的很多野战军都是从军区武装逐渐升格而来的,4个经营多年、基础很好的老军区不再隶属,直接让中野少了很多“新生血液”补充。
1949年2月15日,第二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基础上组建,辖第3、第4、第5三个兵团,第10、第11、第12、第13、第14、第15、第16、第17、第18军共九个军,以及特种兵纵队。经过整编,二野兵力共28万余人。
山东八路军主力5个师去往东北,同其它战略区去往东北的部队一起组成了拥有百万大军之称的第四野战军。留在山东的八路军和华中新四军合并,组成第三野战军。
第三野战军在组建的过程中,融合了原八路军山东部队和华中新四军部队两大战略力量,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并且山东和华中地区都是人口众多的老根据地,可以为部队源源不断地提供兵员补充,地方军区武装不断升级为野战军,民兵又可以补充地方军区武装,形成良性循环。
第四野战军也是同样道理,最初组成东北民主联军,就是由抗战胜利时的山东老八路主力和新四军精锐编成的,可以说是全军精华所在。1947年4月20日,中央还把晋察冀所属的冀热辽军区所属8万部队划给东北方面,进一步增强了东野的实力。中央还派出2万名干部“闯关东”在东北搞土改,东北野战军心无旁骛地专心打仗,翻身农民、城镇青年工人组成了189个二线兵团,为部队提供了42万兵源。我军在东北愈发占据优势,大量国民党军士兵投诚、起义后被编入解放军。在种种利好条件促进下,东北野战军在入关前就已有主力部队70余万人,到入关后平津战役结束后3月11日四野正式组建,主力部队已达88万人。
二野(中野)在1947年6月前,兵力规模上一直是具有优势的,但是为了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需要,他们转战千里进行无后方作战,老的根据地无法给主力大军提供后备兵员补充,新开辟的根据地立足未稳难以大规模征召兵员,再加上一些部队被留在了原地,以至于造成当初兵强马壮的129师,在改编为中原野战军时兵力优势大大减少。
这样一来,与三野、四野相比较,只有二野是在离开老根据地后,在新的战区成长起来的。
一方不断做“减法”,一方不断做“加法”,此消彼长之下,二野总兵力不如三野、四野也就很好理解了。但二野的主要成分,依然是原红四方面军和129师部队,无论是老兵成分还是作战经验,都可以说是一流水准。
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革命事业,第二野战军及其前身(129师、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的先辈们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的贡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