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是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场名副其实的——“炼狱之战”!
1950年11月冬,为了粉碎“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妄图在圣诞节前占领朝鲜全境,结束战争的美梦,志愿军第九兵团临危受命,身着单衣、脚踩胶鞋,毅然奔赴零下三四十度的东线长津湖战场。
最后,经过20多天艰苦卓绝的战斗,志愿军全歼美军一个整团,成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东线“联合国军”被迫撤退至“三八线”以南,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局!
战后,毛泽东曾对这场战役作出高度评价:“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
尽管我志愿军在“长津湖战役”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多年来,关于这场战役的争议却非常之多,比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毛泽东为何考虑让第九兵团去打这场战役?
我们知道,在朝鲜战争爆发前,第九兵团一直驻扎在福建沿海一带,是我解放军中解放台湾的主力部队。
此外,该兵团中的指战员大都来自气候温和的华东、华南,相对来说比较适应于温带、热带和沿海地区的气候。
而长津湖地区位于朝鲜北部,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属于典型的寒带气候。
更何况在第九兵团入朝前,还是朝鲜“50年不遇”的严寒天气,长津湖地区的气温最低达到了零下四十五摄氏度。
所以,将第九兵团投入该地区作战,不仅作战人员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就连武器装备也都难以发挥作用。
因此,一些战史学家认为:第九兵团仓促入朝,犯了所谓的“兵家大忌”,而且这与毛泽东一贯坚持的“不打无准备之仗”大相径庭。
这种观点大致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毛泽东打了“无准备之仗”;二是认为毛泽东根本就不该将第九兵团投入到长津湖战役中;
因为当时国内还有第十九兵团可用,这支隶属于西北军区的威武之师,其耐寒能力相对于南方的第九兵团来说还是要稍强一些的,完全可以担负起东线作战的任务。
当然了,这其实也没有错!因为通常来说,在高寒地区作战,参战部队应当优先考虑使用更加适应寒带作战的部队。
可为何毛泽东却要选择适合在温带作战的第九兵团呢?难道真如一些人所说的那样,“打了无准备之仗”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有着极其独到的战略眼光,这些问题他早就考虑进去了,之所以调第九兵团入朝,是有他的慎重考量的。
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第九兵团作战经验丰富
翻开第九兵团的“履历”,我们可以看到:第九兵团隶属于华东野战军,下辖第20、26、27三个军。
其中第二十军的前身,是坚持南方3年游击战争的红军闽东独立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1947年2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
在第九兵团部队中,属第二十军的资历最老,且善于纵深穿插。在解放战争中,第二十军歼敌数量全军第一,是一支功勋卓著的威武之师。
第二十六军的前身,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所属鲁中军区主力部队发展而来的,解放战争时期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该军以防守著称。
淮海战役中,该部先后参加了围歼黄百韬兵团、徐州以南阻援、以及总攻杜聿明集团等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二十七军前身,是抗战时期八路军胶东军区地方部队,1947年扩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该军非常擅长攻坚战!
在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第一、四、八、九纵队全歼了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第七十四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
此次战役中,虽然我军付出了1.2万余人伤亡的代价,但取得的战略意义却是非常重大的。
用《毛泽东军事文集》中总结的话来说就是:
此次战役“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在现地区作战,只要不性急,不分兵,是能够用各个歼击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决定胜利。而在现地区作战,是于我最为有利,于敌最为不利。”
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孟良崮战役”中,我军的武器装备相较于全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来说,其差距是非常之大的。但战役的结果,却是以我军的胜利,国民党军的失败而告终。
此次战役,不仅为我军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尤其是如何以劣势装备迎战优势装备敌人的经验,同时也是毛泽东运动战思想、围点打援战术一次成功的实践。
第九兵团下辖的三个军,作战经验极其丰富,除了在孟良崮战役中围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外,还在“淮海战役”中围追堵截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杜聿明集团,迫使其成为瓮中之鳖!
1949年5月27日,第三野战军解放上海后,部队严格执行城市政策纪律、露宿街头、不进民房、谢绝馈赠、保护外侨,被国人传颂为“霓虹灯下的哨兵。”
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第九兵团不仅是当时我解放军序列中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同时也是一支作战经验丰富、纪律严明的“精锐之师。”
而在朝鲜战场东线,志愿军面对的主要敌人是美军陆战一师;
该师自1941年成立以来,先后经历过太平洋战场瓜岛、冲绳岛等炼狱般的血战,其功勋卓著,战斗力非常强悍。
此外,该师满编人数达到了2.5万人之多,是当时美国陆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号称自创建以来就未尝败绩,堪称美军“王牌中的王牌”。
而以当时驻扎在东北军区,适应高寒地区作战部队的战斗力,以及作战经验而言,是很难与美陆战一师相抗衡的。
所以,在志愿军第十三兵团被调往朝鲜西线战场之后,国内就只有第九兵团和第十九兵团相对来说可以和美军陆战一师相抗衡。
但第十九兵团当时只有8万余人的兵力,而作为攻台主力的第九兵团三个军却有15万人的兵力。
除了兵力的差距外,在装备、作战经验,以及各级官兵的战斗素质上面,第十九兵团也相对较弱于第九兵团。
所以,从整体作战经验上来看,将第九兵团调到朝鲜战场东线,是当时比较好的一种选择!
第二、第九兵团各级将领素质较高
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宋时轮,湖南醴陵北乡黄村人,黄埔五期学生,曾先后出任过红军第21军参谋长、中央苏区西方军参谋长、红28军军长、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等职。
宋时轮将军戎马数十载,屡立战功,多次受到表彰!
而除了排兵布阵、上阵杀敌之外,宋时轮将军知识渊博、谈吐幽默,是我军中一位出色、且不可多得的“儒将”。
第九兵团副司令员陶勇,其在历次指挥作战中,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是我军中公认的“拼命三郎”,与叶飞、粟裕、王必成并称为是第三野战军中的四员“虎将”。
陶勇将军最出名的一战,应该就是炮轰英国军舰了!
1949年4月,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擅自闯入我军控制区,被我炮兵击中后搁浅。
前来救援的“伴侣”号驱逐舰被我军炮火驱走后,英国政府又派来“伦敦”号重巡洋舰和“黑天鹅”号护卫舰,企图对我军实施报复。
此时,英国3艘舰艇横陈在我军即将渡江的航道上。
时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军长陶勇见状后,感到无比的气愤,他立即打电话给炮团团长:“好狗不挡道,你要准备轰走它,我马上请示兵团首长,一批准,你马上就开炮!”
刚挂掉电话,陶勇就立即向军委请示,不久便得到回复:不打第一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21日清晨,英舰开始向江岸上我军阵地发起攻击!
炮声就是命令!我军炮兵当然不能示弱,立即给予了回击。顿时间,江面和江岸,炮声隆隆。
战斗打响后,陶勇也没有问是谁先开的炮,而是问部队有无伤亡。
当听到第202团团长邓若波、参谋长牺牲、政委负伤,另外还有包括老乡在内的40多人受伤的消息时,陶勇顿时就怒了,他立即打电话给时任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请示!
叶飞一听英舰率先开炮了,而且还造成了我方军民伤亡,于是当机立断,直接下令:“还击!狠狠地还击!”
陶勇迅速调集江岸上所有的炮火,并告诉现场指挥人员:要狠、准,必须在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前结束战斗!
经过一番短暂的激战后,前来救援的“伦敦”号和“黑天鹅”号扔下“紫石英”号后,伤痕累累地逃走了!
“紫石英号事件”,是我军将领率部第一次在战场上与西方列强交手,并取得了重大胜利!
1949年入朝前,朱德总司令来第九兵团视察!他紧紧握着陶勇将军的手,高兴地说道:“好哇,你就是陶勇,久闻你的大名!”由此可见朱老总对他的喜爱和赞赏!
除了司令员宋时轮,副司令员陶勇这两员猛将之外,第二十军军长张翼翔、第二十六军军长张仁初、第二十七军军长彭德清,都是功勋卓著的“虎将”,其军事素质过硬,作战经验极其丰富。
第九兵团中,彭德清率领的第二十七军最先入朝,而且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还担任过后方的警戒任务。
当时考虑到要对付东线“联合国军”中的精锐部队,因此毛泽东认为:“必须使用宋时轮主力于该方面有把握。”
这支历经战火洗礼、作风顽强、敢打胜仗,加上各级将领军事素质过硬、作战经验丰富、信仰坚定等,这些优点,无疑都是毛泽东看好第九兵团的原因。
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派第九兵团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可以说是比较好的一种选择。
那么,毛泽东又为何力主要在朝鲜战场东线发动攻势呢?难道真的只是应付“联合国军”在东线的发展,保障西线志愿军主力侧翼的安全吗?
当然不仅于此!而至于具体原因,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下文再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