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粟裕将军去世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妻子楚青都会以写日记的形式同他对话,在楚青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一年一度的生日来了。往年,每当新的日历收到,你就查找出农历的这个日子,在那一页上用红笔画上一个桃子作为记号。那一天的前几天就开始提醒儿女,并悄悄地安排欢乐的家宴。这个习惯即使在你重病中也没有忘记......”
楚青的日记无疑体现出粟裕将军的深情,而她和粟裕将军的故事一切都要从1939年开始说起了......
粟裕将军“追妻之路”
1939年,粟裕将军已经32岁了,但他还是个实实在在没有谈过恋爱的单身汉,是长期的战斗生活,使他无暇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面对粟裕将军这个单身汉,陈毅则笑他没有恋爱细胞,说他“在作战地图前可以滔滔不绝,见了姑娘就不知道说什么了。”
粟裕将军听了后,也只是笑笑,并不多说什么,虽然大家总是会调侃粟裕将军还没有恋爱,但是大家对此事都非常着急。
立春后不久,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来到教导总队,准备挑选几个德才兼备的学员到部队的机关去工作。
当时,教导总队负责人梁国斌便给粟裕将军推荐了一个女生,他介绍道:“教导总队第八队有个叫詹永珠的扬州姑娘,聪明伶俐,且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前不久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你是否先找她谈谈?”
粟裕将军当即表示同意,梁国斌便让指导员通知楚青当天下午前来教导总队部谈话。
下午,楚青推门进屋,粟裕将军一看到清秀的楚青走过来,便指着对面的椅子说:“快坐,快坐!”
楚青(詹永珠)怯生生地坐了下来,粟裕将军的视线落在她的脸上,并没有介绍找她谈话的意图,而是用温和的声音说:“听说你在八队表现很好,军政都获得好成绩。”
楚青脸颊发热:“这是总队教育、同志们帮助的结果。”
之后,粟裕将军又同楚青谈了许久,在交谈过程中,粟裕将军发现:楚青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且回答问题快速简捷。这一切,都给粟裕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离开教导队后,这位已经32岁仍是孤身一人的副司令员,脑海中不时浮现出女学员楚青的秀气可爱,渐渐地,粟裕将军发现自己对楚青一见钟情了。
而粟裕将军的这一心思也被支队政治部主任王集成发现了,这位善做思想工作的老战友对粟裕将军夸下了海口,他说这件事就包在他的身上了,后来,他要粟裕将军给楚青写一封信,由他来交给楚青。
一个月后,粟裕便趁王集成再次赴军部的机会帮他给楚青捎去一封信。到了军部,王集成约见了楚青,一见面就说:“詹永珠同志!我给你带来了好东西......”说着,王集成便把信递了过去。
楚青一看信封,就似乎知道了什么,脸色骤然大变,看也不看就把信给撕掉了。
一时间,王集成也十分尴尬,找不出恰当的语言来解释这件事,而让他最想不到的是这位年轻的小姑娘会如此对待指挥着千军万马的粟裕将军。
返回后,王集成将经过告诉了粟裕将军,粟裕将军心里自然是不好受的,可他却还是说:“詹永珠这样,我无法去责怪她,因为她有在爱情上选择的自由。”
就这样,战场上百战不败的粟裕将军,在情场上第一个回合便一败涂地。
转眼间初冬到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了,陈毅出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不久后,楚青从新四军教导总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江南指挥部机要科担任速记员。
到指挥部报到的时候,楚青心想:“真是冤家路窄,这下好了,我成了他的部下,两个人天天见面,这下肯定要报复了。”
但粟裕将军却是一个胸怀宽阔的人,虽然他仍像过去一样爱着楚青,但他绝不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威望去逼迫一份感情。
为此,粟裕将军每次见到楚青的时候,都是一副若无其事,十分坦然的样子,这才使楚青渐渐安心下来。
这样平平静静过了一段时间,粟裕将军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再次对楚青表达了爱慕之情,但楚青再次拒绝了粟裕将军。
就这样,粟裕将军的爱情之舟再一次在这位小姑娘面前搁浅了,当粟裕将军再次示爱失败后,陈毅也急了:“粟裕同志,你要有所动作才行呀,这样吧,这个女孩子硬要是不愿意,那就干脆换一个算了。”
粟裕将军摇了摇头:“司令员,不行啊!我已经把她挂在自己的心上了,坚持‘三年游击困难时期’吧!”
虽然爱情之舟搁浅了,但是粟裕将军并没有在失恋中失去大将风范,在军事上他依旧精心指挥,连打胜仗。
1940年10月,粟裕将军与国民党亲日军队在黄桥进行决战,最后取得了黄桥决战的辉煌胜利,这次胜利,不仅实现了新四军与南下八路军的胜利会师,也终于打开了他和楚青的爱情僵局。
随着接触的不断增加,楚青先后听到了关于粟裕将军的许多传说,尤其是目睹了粟裕将军在黄桥决战中表现出的山崩地裂之际仍沉着镇定的大将风度之后,内心极为钦佩,慢慢地,粟裕将军在楚青的心目中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传奇人物。
一天傍晚,粟裕将军再次约楚青,在驻地旁的那条小河边的杨柳树下,粟裕将军又像过去和她谈话时一样,先询问了她的工作情况,然后又诚心诚意地说:“詹永珠同志,我会尊重你的意见,尊重你的人格的,你放心好了。现在,我再一次郑重地向你求爱!”
楚青羞涩地低下了头,嘴唇动了动,但没说什么。看见楚青不说话,粟裕将军觉得自己又要被拒绝了,便说:“我只是希望你知道,我是真心爱你的。如果你暂时还不能接受我的爱,我可以等,等一年、两年,三年我都会等的。”
楚青听着粟裕将军的“深情告白”抬起头,双目凝视着粟裕将军,调皮地说道:“那......我要是现在就答应你呢?”
幸福的突然降临使粟裕将军无法压抑心头的激动,他看着眼前心爱的姑娘,嘴里喃喃自语:“好姑娘,好姑娘,两年多了,我终于被你理解了.......”月亮悄悄地升起来了,小河汩汩,杨柳依依,两个身影紧紧依偎在了一起......
1941年12月26日,在新四军一师司令部所在的如东县石庄,楚青和粟裕将军结为了终生伴侣,这一年,楚青18岁、粟裕将军34岁。
粟裕将军撰写回忆录
结婚刚过3天,粟裕将军、楚青就投入了反“扫荡”作战,紧张的战斗生活代替了他们的蜜月,此后,这对战争年代的战友、爱人终于迎来了革命的胜利,并在此后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成了甘苦与共、志同道合的患难夫妻。
而在粟裕将军和楚青结婚后不久,楚青就把“詹永珠”这个名字改为“楚青”。
同楚青结婚以后,粟裕将军一直恪守自己的诺言,尊重楚青的意愿,支持她独立工作,在战争年代,他们各自战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新中国成立以后,粟裕鼓励楚青尽早转业做地方工作,使视野更加开阔一些。
在新中国成立后,粟裕将军认为女同志在部队发展很受限制,便支持楚青到地方去工作,于是,1952年,楚青转业至地方工作,先后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任处、局等领导职务,她还曾组织农村市场调查,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因此也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表扬。
1958年,粟裕将军被调离了军事指挥第一线,即便如此,他仍旧关注着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
楚青见到丈夫总是忧心忡忡,便对他说:“你既然对现有的有一些观点不满意,何不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战争体会写出来呢?”
粟裕将军听着楚青的话默不作声,此后,楚青又几次提议让粟裕将军写回忆录,可粟裕将军依旧没有说什么。
1969年冬的一个夜晚,周恩来总理找到粟裕将军谈话,他说:“你现在就在我身边、在国务院做点工作吧!”
粟裕将军摇了摇头:“我打了一辈子仗,不会做地方工作。”
“不会做,可以学嘛!”周总理说。
粟裕请求道:“总理,请您向毛主席报告,一旦打起仗来,我还是要上前线的。”
周总理立即答应说:“那是当然。”
自从参加革命以来,粟裕将军身经百战,他渴望重新回到军事指挥第一线,时常回忆起激情燃烧的战争岁月,常常金戈铁马入梦来。
1970年,粟裕将军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于是楚青便和粟裕将军商量:“我还是调回你身边工作吧!”
于是,楚青写了报告,经批准,楚青被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回到了粟裕将军身边当秘书。
1975年10月,粟裕将军在多次发作心脏病的基础上突患心包炎、胸膜炎、肺炎。脱险后,1976年1月,继发心肌梗塞,又一次与死神“亲吻”。
这年夏天,病重初愈的粟裕将军,对当时的形势极度忧虑,同时也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于是,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为了总结战争指挥经验,使未来战争指挥者有所借鉴,粟裕将军同楚青说:“你多次希望我自己把亲身经历过的战役、战斗写出来,但我从来不准备写,现在我郑重地考虑了,决心写,这也许是现情况下我能够为党做的一点工作了。”
对此,楚青十分支持粟裕将军的决定。
粟裕将军治学严谨,始终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科学态度。他对妻子及身边的工作人员说:
“要写,就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历史的真实来写。时间隔得很久了。你们要对我的回忆找有关材料核实。至于观点,我欢迎你们参加讨论,提出意见,但是最后还要按我所认识的程度来写。这就是实事求是和文责自负。”
自1976年夏季起,撰写回忆录的工作便正式启动了,粟裕将军一边回忆思索一边讲述,楚青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则负责记录整理。
在战争年代,楚青就长期担任书记工作,她能快速而准确地记录粟裕将军的每一句话,并且很快地整理出来,琴瑟和鸣,一个口述、一个记录,回忆录的撰写工作进展得也是十分顺利,但进度相对是较慢的。
在撰写回忆录的期间,粟裕将军产生了想要重回故地的想法,1978年,已经古稀之年的粟裕将军抱病南下,这是因为有一桩事他始终放不下,多年来东征西战,他也始终没有机会做这件事。
他对随行的同志说:“这次出来,有几个任务,第一是上井冈山,回忆当年的战斗历史,我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随军转战福建、广东、湖南,然后上井冈山。参加了这全过程的,现在恐怕只剩下我一个人了,这几年有许多单位和同志要我介绍1927年这一段历史的情况,现在我是活材料,再过几年,就可能成死材料了。所以,我要再次上井冈山,到了实地,容易回忆起当年的情况,好把这一段历史写出来。第二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怀玉山、谭家桥战斗失利,牺牲了方志敏、寻淮州等许多优秀的领导同志,部队遭受严重损失,这个教训还是沉痛的,过去几十年没有机会总结,这件事在我心里一直放不下,所以还要去谭家桥等地,实地考察、回忆......”
但粟裕将军那疲累了半个多世纪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在完成这项工作了,1979年夏,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在医生的多次劝说下,粟裕将军只能到青岛疗养。
在这段时间里,粟裕将军生活得很有规律,一面治疗,一面坚持写回忆录,他还每天到浴场游泳,练习毛笔字,有时还弹一弹钢琴。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1981年2月,粟裕将军突发脑溢血,经抢救,两个月后,他的病情才得到稳定和好转,楚青看到丈夫的样子心里十分难过,但是她也清楚的知道写回忆录是粟裕将军当时最想做的。
于是,她小心翼翼地试探丈夫的记忆和思考能力,发现他的记忆力衰退了,但分析、思考能力一如既往。
楚青问粟裕将军:“还想完成那本回忆录吗?”
粟裕将军没有思考,直接回答道:“那当然。”
楚青自此把为粟裕将军完成回忆录当成自己的重要任务,只不过,再如过去那样由粟裕将军作系统的回忆和讲述是不可能了,只能在保护他的健康的前提下,楚青以闲谈的方式询问。
每次,粟裕将军都能简明扼要的答复,偶尔,他精神好的时候,还能就某一战役作比较系统的回忆和讲述,就这样,撰写回忆录的工作断断续续地进行着。
可不幸的事情却接踵而来了,数月后,粟裕将军脑血栓再次发作,此后便反复发作,这导致粟裕将军的语言、思维逐渐地迟钝了。
但在每次病情好转后,楚青仍不放弃一点一滴的机会,有一次,对一个重要问题,必须听取粟裕将军的观点,楚青便在几天内多次提问,希望他谈一谈,可每一次粟裕将军都默默地望着妻子而不作回答。
为此,楚青心急如焚,悔恨交加,掉转头便落下了泪水,那时,她觉得撰写回忆录这项工作实在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如果再进行下去,这对粟裕将军来说实在是太残忍了。
可几天后,粟裕将军突然对楚青说:“你不要着急,你问的问题我心里是明白的,只是我现在表达能力很差,慢慢地我会讲给你听的。”
可粟裕将军终究没能等到自己将回忆录写完,1984年2月5日,首都北京寒风凛冽,冰封大地,这一天16时33分,粟裕将军在解放军总院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享年77岁。
这让粟裕将军的家属子女及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沉浸在万分悲痛之中,楚青浮肿的眼睛凝视着病床上丈夫的遗体,泪如雨下,大儿子粟戎生、二儿子粟寒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悲痛欲绝的妈妈,不时交换着忧虑、不安的目光。他们担心妈妈虚弱的身体承受不住这种无情的打击,劝她节哀,可楚青始终脸色惨白,沉默无言,强忍着内心的悲痛.......
粟裕将军去世,楚青向中央提一要求
43年间,粟裕将军与楚青一直保持着互敬互爱、祸福与共、始终如一的亲密夫妻与战友关系,如今粟裕将军的离世,又怎么能让楚青不难过呢?
自从粟裕将军患上心包炎、胸膜炎、心肌梗塞等疾病以后,虽然经过多日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是楚青心里十分清楚,将军曾经受过22年残酷战争的磨练,从此以后,要承受多种病魔的袭击,夫妻永诀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了。
1984年1月25日,粟裕将军的病情急剧恶化,他的孩子守在他的病床前,望着父亲在病痛中紧皱的眉心,听着父亲急促艰难的呼吸,心里难过极了。
楚青看着丈夫的样子眼眶都红了起来,但是她还是忍着悲伤俯身对丈夫说:“孩子们在你床前哩!”
听到妻子的话,粟裕将军睁开了眼睛,他久久地注视着孩子们,目光里包含着怀恋、信任和期望。
2月2日上午,粟裕将军病房的电话铃声响起,楚青拿起电话一听,是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从广州打来的。
楚青接完电话后,凑近丈夫的耳边说:“刚才杨尚昆副主席从广州打来电话,代表邓小平同志、王震同志一家以及他的一家,问候你的病情,祝愿你战胜病魔,早日康复。”
粟裕将军眨了眨眼睛,表示他听见了。
紧接着,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也从广西边防前线打来电话,问候粟裕将军的病情,并指示医院及时抢救,楚青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丈夫,他尽力睁开双眼,直直的望着妻子。
随后,叶剑英、聂荣臻等国家领导人也先后派亲属前来医院看望粟裕将军,许多高级将领及国家领导人前往医院时,看望生命垂危的粟裕将军,只能把悲痛强抑在心底,认真地向楚青打听将军的近况,并嘱咐专家掌握病情变化,尽力治疗,转危为安。
春节过后,粟裕将军的体温一直未降下来,2月4日深夜,他又一次陷入了昏迷,专家们立即聚拢过来,开始了手术。
2月5日凌晨,手术完毕以后,他的高温降下来了,楚青和子女们那种提心吊胆的心情稍微有所平静。
可上午9时,专家的一句话再次让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专家会诊完后对楚青说:“粟裕同志的体温下降是假象,病情没有减轻,而且越来越严重了。”
霎时,人们的心情再次沉重了起来,专家们在紧张的抢救着,楚青和子女们焦急地盼望着,可一个小时接着一个小时过去了,粟裕将军的心脏却停止了跳动。
楚青望着丈夫那苍老的面容和消瘦的身躯,不由自主地哭了起来,突然,桌上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把楚青从遐想和追忆中也唤醒了。
一位工作者接完电话后,对楚青说:“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首长来了。”
很快,宋任穷、张爱萍、洪学智等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赶到病床前,向粟裕将军的遗体告别,他们眼含泪水,思绪如潮,看着这位一生中一直把战友放在心坎上的一代名将,他们心痛不已。
在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同志召集有关部门研究治丧事宜之时,楚青向他们转达了粟裕将军生前的遗愿:
“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身经数百战,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的烈士有十数万,而我还活着,见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首长听了这些感人肺腑的话,对这位血染疆场、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大将深表敬意,他们也立即决定尊重粟裕将军生前的意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葬礼。
很快,党中央、中顾委、中央军委实事求是地评价了粟裕将军光辉的一生,赞颂他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
此后的几天里,党中央领导人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陈云等领导同志,分别以各种形式亲切地慰问楚青及子女,沉痛悼念了粟裕将军。
2月13日,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特意从外地赶回北京,为粟裕将军治丧,他代表中央中央、中央军委接见了楚青,并询问了子女们的名字及近况,楚青逐一作了介绍,谈到粟裕将军的身后大事时,杨尚昆望着楚青憔悴的面容,关切地问道:“楚青同志,你看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或者你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楚青激动不已,当即报告:“杨副主席,我和孩子们没有什么困难,我只有一个要求,粟裕同志还有一件事没完成,就是他的战争回忆录,他留下了不少口述材料和文字材料,我请求组织上批准我把这项工作继续下去,直到完成。”
杨尚昆当即同意了楚青的这一要求,并批准粟裕原秘书作为专职干部参加这项工作。
2月15日,粟裕将军的遗体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在筛选骨灰时,长子粟戎生特别仔细,忽然,他从头骨的骨灰中发现了一粒约有黄豆大小和两粒绿豆大小乌黑色的东西,拿起来一看,是3块残碎的弹片。
粟戎生赶忙将此事告诉妈妈楚青,楚青用颤抖的双手捧着三块弹片,翻来覆去看个不停,在粟裕将军在世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头痛用冷水浇头,还曾去过医院治疗,但始终没能完全缓解头疼的痛苦,看着这三块弹片,楚青泪如雨下,她终于找到了丈夫多年头痛的原因。
后来在采访中,楚青深情地说:
“如果这3块弹片是属于在水南战役中负伤留下的,算起来在他头颅里整整54年了,但我们家人都不知道,他生前很少讲自己过去的作战经历,头部弹片所导致的头痛头晕,几十年来一直折磨着他,给他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平常疼得受不了,他就用凉水冲头,或者在头上戴健脑器,缓解疼痛,我们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既着急,又没有办法。”
当得知楚青要继续完成粟裕将军的回忆录后,不少粟裕将军的老战友、老部下以至一些青年同志,也在关心这本回忆录,当他们得知中央军委已经批准继续进行时,无不感到欣慰,有几位同志还主动地表示愿意和楚青共同承担这项工作,就这样,写作力量得到了解决。
写回忆录除了写作力量之外,还要有“思想”,但是粟裕将军过早辞世,未竟全功,成为难以弥补的缺憾,但值得庆幸的是,楚青长期在粟裕将军的领导下工作、战斗,比较深刻地理解粟裕将军的军事思想,这也为她能更好的撰写粟裕将军的回忆录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对于撰写回忆录,楚青始终不敢有些许懈怠,她在《编后记》中这样写道:
“我们的工作无疑困难得多了,但我们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力求使整理的材料符合粟裕同志的原意。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有多少重要的思想、观点,材料已经随着粟裕同志离去而离去了。”
直到1988年,37万字的《粟裕战争回忆录》才在楚青的精心编撰和整理下问世。捧着粟裕将军的遗作,楚青的心情激动又不安,她写道:“我勉力整理粟裕同志的遗稿时,最怕的就是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他的思想,《粟裕战争回忆录》问世后,颇得好评,我心才稍安。”
回忆起粟裕将军时,楚青曾这样说:“粟老总是我的领导,是我的兄长,也是我的伴侣,他对我的关爱,对我教育与帮助很多,我对他很敬佩、伤怀、思念,很深很深,难以言表......”
2016年2月21日,楚青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