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一曲《千万次的问》,唱遍了大江南北。这首由冯小刚、郑晓龙、李晓明作词、刘欢作曲并演唱的主题曲,每每唱响,都能唤起无数人的集体回忆。
《北京人在纽约》热播:曾经,人人都有出国梦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出国热。
作为一名“70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会长董振华,当时正在中国人民大学读本科,亲身经历了这场热潮,至今仍历历在目。
“很多人都想出国留学,学生们都疯狂地考托福、GRE,比拼GRE的成绩。那时候出国还很难,但大家都拼命想办法争取,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反映的就是这个情况。”
1993年,一部《北京人在纽约》电视剧横空出世,万人空巷,创造了收视率的奇迹,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性轰动。
这是第一部全程在美国拍摄的影视剧,对于当时的国人来说,一切都那么新鲜和不可思议:曼哈顿岛高耸的摩天大厦、马路上飞驰的各色汽车、布鲁克林街头闪烁的霓虹灯;剧里探讨着开厂、做生意、离婚、异国恋等等话题……。
“后来就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这是一种盲目崇拜、一种幻觉。”
今天,人们的心态早已改变:去纽约旅游跟去北京上海相比,并没有太大区别;几乎所有的世界顶级高校,都有中国学生的身影;越来越多的歪果仁来中国工作、定居,沉迷火锅和京剧不可自拔;相对于曾经的猎奇和盲目,我们积极投身全球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据国家教育部统计,2017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高达60.84万人,持续保持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而留学人员回国人数达到了48.09万人。
“现在大家出国留学是为了看看世界,为了回国更好地工作。这就充分说明了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既是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奇迹产生的吸引力,更是中华优秀文化本身的吸引力。
整个40年,中国道路所创造的中国奇迹,背后孕育着我们中国人的应有的自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偏爱哲学,做不一样的烟火
回忆起90年代自己读书的那些日子,董振华清晰地记得,自己学习的哲学专业是多么冷门。
“我读大学的时候,最热门的专业都跟‘国际’相关,国际法、国际政治、国际金融……只要是带‘国际’的,就是最热门的。
但是我一直热爱哲学,喜欢看哲学的经典原著,可以接触到很多大家的思想,我乐在其中。”
出于对哲学的热爱,董振华又接连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了逻辑学硕士学位、在中共中央党校攻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
在董振华看来,改革开放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也是一种哲学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们在很长时期里,都在模仿理性主义原则,包括市场经济、资本的逻辑、技术的运用……这里面也蕴含了西方哲学的基础和背景。
但是当我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当工业发展一定阶段,这种理性主义的局限一步一步显现出来了。因此我们从原来对理性主义的崇拜,对科学主义的崇拜,逐渐转向价值的反思。”
比如
工具理性原则真的适合我们吗?
我们应该怎么发展?
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什么?
当物质世界丰富后,我们的文化家园、精神家园在哪里?
……
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
人不是手段,发展不是目的。
人的意义、人的存在才是发展的目的。
高质量的发展,是让发展成果依赖人
“所以将来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应该坚持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人是目的。”
要追求创造精神财富
“所以这40年,不仅是我们经济飞速发展的40年,更是我们精神文明,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不断进步的40年。
最近流行的电影,比如《我不是药神》《夏洛特烦恼》,这些能够打动人的,能够产生共鸣的电影,都蕴含着对工具理性的反思,对价值的追问,以及对我们未来精神家园到底在哪里的一种追寻,也就是对意义和价值的追问。”
“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永远不会停止,随着以后的发展,我们必然会保持这样的开放的态度,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同时,也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并不在于曾经创造过多少辉煌的物质文明,而在于她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多少思想和精神的财富,也就是精神文明。”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2018年12月27日
本期编辑:宗小宁 邢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