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他老人家诞辰82周年。嗯。
世传张伯伦的绰号,大多是“北斗星”、“鸵鸟”、“高跷”之类。结合他老人家几张长臂长腿的蜘蛛体型,很容易把他当成个瘦长条。其实张伯伦拍照颇为吃亏:一是那年代都是紧身背心短裤显瘦,二是他流传的照片多是堪萨斯大学时期或50年代末初入费城时的模样。
张伯伦入联盟时,216公分125公斤,没两年肌肉膨胀,到1962年取下单场百分那季时,已到130公斤。1968年去湖人后,直逼140公斤。
所以张伯伦晚年身披湖人战衣、额扎黄色头带时,都是魁梧霸道。140公斤是什么概念呢?参考一下:鲨鱼1992年入行时是216公分,137公斤。
张伯伦一辈子才华横溢。除篮球外,田径排球都是一把好手,此外桌球桥牌国际象棋,一应具全。比如1962年3月2日得100分前夜,有许多传记作者发誓说他熬了一通宵打牌,把队友全赢趴下了。
这星球上许多人没看过他打球,却知道他1962年3月2日在纽约身上63投36中得了100分,知道他那个赛季场均50.4分,知道他进NBA第一年就有场均超过37分27个篮板的成绩,以及一个常规赛MVP,知道他曾经单场55个篮板球,知道他名下有七个得分王和十一个篮板王,知道他曾经在一个赛季里79次打满全场,知道他职业生涯每场只休息2分钟多一些,知道他曾经打出过单场20+20+20,知道他作为中锋曾经完成过单季场均8.6助攻。
如果加上他的天赋异禀,如果体育界需要一个家伙被列出来研究“这货究竟是不是地球人”,他当之无愧。
他拥有起码216公分身高(1980年代,已经有些驼背的他接受《体育画报》采访时,记者说他穿拖鞋有218公分身高),在1970年代初拥有鲨鱼级别的140公斤。在传说中,他100米有11秒以内的成绩,跳高208公分,在斯诺克、国际象棋、田径、排球方面都有天赋,可以原地起跳拿下篮板顶上的硬币,1969年在湖人时,他中场休息可以吃掉一整只鸡,或者十二个汉堡包。
大家都知道张伯伦能得分,但怎么得的呢?
张真人早期有名的得分方式。
一是篮筐之左背靠打之后底线翻身单手擦板,与如今邓肯的看家招神似。
二是一手左底角跳投,虽然他老人家罚球和鲨鱼同样差,这招倒精准无比。
三是左侧背打后朝中路翻身连个勾手。
世传勾手自贾巴尔以始,其实有些偏了:早50年代,麦肯、约翰斯顿都是勾射好手。张伯伦自己也爱这招。1965年著名的“哈夫利切克断球”事件之前,张伯伦就是用一个勾手,把凯尔特人逼进了绝境
当然,他老人家最欺负人的招式,是一招低手抛射。本来,库里啦帕克啦这些后卫,上篮抛射,都是远离篮筐高点出手。张伯伦老实不客气,喜欢半侧身在对手头顶做飘渺的低手抛。指尖一拨,就像他街角给姑娘勾手指那么简单。关于这点,1958年他在堪萨斯说了:
“长得高又他妈不是我的错。”
张伯伦和拉塞尔,公认为史上最伟大劲敌。一个进攻,一个防守;一个孤高天才,一个团队领袖;一个记录无数,一个戒指满身;一个风流倜傥,一个沉默寡言。
似乎是再没这么完美的对手了。
当然,张伯伦的防守其实并不下于拉塞尔,这个一会儿说。
且说1959年他二人初遇时,联盟惊动。当场结果:张伯伦开场第一球祭出擅长的翻身后仰,被拉塞尔一帽震飞。全场下来,一对一攻,张伯伦只投中四球。但是,张伯伦还是利用下快攻、前场篮板补进、罚球、顺下后接球扣篮,另拿到了30分——就是说,拉塞尔其实防住了张伯伦的单打,但张伯伦还是拿了38分。
世传拉塞尔对张伯伦如何如何限制,其实也有整有零。如前所述,拉塞尔单防张伯伦总是会制造点麻烦,但并非全部。比如,1961-62季,张伯伦与拉塞尔大战12场,场均41.7分27.9篮板48.4%命中率。
虽然终生苦斗,但很奇妙的:拉塞尔和张伯伦关系并不像众人想象得险恶。用拉塞尔的话说,“我俩互相竞争,而不是互相仇视。”
张伯伦在费城时期,每年感恩节都会迎来凯尔特人。比赛在晚上进行,午饭总是张伯伦请拉塞尔回家去吃,一大家子人狼吞虎咽一番,顺便拿“近来媒体又说咱们如何如何不合啦”来取乐。晚饭之后,张伯伦的妈妈会对拉塞尔说:“哎,晚上比赛对我儿子好点儿……”
早在张伯伦1991年自传爆出了与二万姑娘有染这段子之前,《洛杉矶时报》早1970年代爆过次料,说张伯伦多能勾人。据说某次跟朋友吃着饭,张伯伦心神不宁面红耳赤。吃饭那位都怕了,心想该不是在瞄我的女人吧……下一秒张伯伦起身,到了邻桌一姑娘面前,摇身一变成了谈吐翩翩君子,问:“姑娘可以给我你的电话号码吗……”等他1991年自传里抖出两万这数字,而且“我从来不找已婚姑娘”之后,很多人拿他开玩笑:“您这是常规赛数据啊还是包括了季后赛。”可是他自己倒成仙念禅:“跟一千个鬼混,还不如跟一位固定欢好个一千次让人满足啊。”当然,也就他老人家够资格说这话了。
世界都相信,他除了进攻天下无对,防守同样是古往今来前三之一,甚至可能高过拉塞尔,但这些伟大资质,并不总能兑现冠军。
1972年总决赛,他带着僵硬的手指,在决胜战拿到24分29篮板,摘下自己第二枚戒指时,《体育画报》说道:“张伯伦这次,没有再做quitter。”、——Quitter,退出者,这词我们都熟。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两年前,1970年,总决赛第七场张伯伦面对带伤出场的纽约名将里德,只得了21分,11罚1中。第六场,里德不在时?张伯伦45分27篮板。
再前一年,1969,总决赛第七场关键时刻,与拉塞尔斗到生死之际,张伯伦说大腿拉伤要求出场,拉塞尔退役后逮着这事说了许多。
为什么张伯伦数据如此之强,却只有两个总冠军?在季后赛就下滑?
这是他心理软弱,还是他的技术问题?
众所周知,张伯伦的生涯分为两段:
1966年之前,他是个不断破记录的得分数据怪物,而且逼迫联盟不断修改规则,但拿不了冠军。
1966年之后,他是一个每晚都可能刷三双甚至四双的防守巨人,而且已经突破体育,成为公众话题,拿了两个冠军,但不再得分了。
他自己都承认,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比拉塞尔枯燥漫长的波士顿人生精彩几万倍。甚至在退役之后,他还不忘拍电影、出自传、争夺旧金山马拉松冠军之类。
但比起那些最伟大的名字——尤其是他的老对手拉塞尔——他毕竟只有两个总冠军。
如果篮球不是以胜负计量,张伯伦可能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NBA球员。
但在谈到胜负,谈到关键时刻的选择、团队领袖的要务、作出牺牲、发挥自己的天分这类故事时,他被提及的次数要少得多。
说正经的:为什么张伯伦到季后赛就差一点呢(生涯场均23分25篮板4助攻命中率52%,PER不到23)?要说他队友差,身边也是一溜50大,前期有瑟蒙德格里尔们,后期还挂着贝勒和韦斯特横行过几年呢。
可以这么说:
进攻端影响力,张伯伦多少被华丽的数据高估了;防守端,张伯伦肯定被大大低估了。
张伯伦入行前一年,勇士进攻效率87联盟倒数第一,防守效率89联盟第三。他入行那年自己场均38分,但费城进攻效率89联盟倒数第二,防守效率87第二。1964年张伯伦继续拿得分王带队第一次进总决赛,当季勇士的进攻效率联盟倒数第二,是靠联盟第二的防守打出了48胜。
即,张伯伦刷得分王时,球队进攻效率从来不高。
好玩的是,1966年之后,张伯伦放弃了得分王,开始传球时,他所在球队的进攻,立刻水涨船高,直冲天际。1967年费城攻第一防第二(张伯伦首次放弃得分王,场均7.8助攻),1968年进攻第四防守第一(张伯伦场均助攻8.6次总助攻联盟第一那年)。
1968-69季张伯伦去湖人,1970年大伤后,有三年时间场均出手7次,但湖人的进攻常年联盟顶尖:那也是韦斯特冲击助攻王的年份。
——一言以蔽之:张伯伦出手少了,球队进攻反而好了。
唔……很奇怪?
世界都拿张伯伦比鲨鱼,的确是史上身体素质最恐怖的两个怪物。
但他俩的风格其实不太像。
一个重大区别是,鲨鱼是低位要球背打的史上第一人,张伯伦则不太下得去。
他的尺寸与运动能力堪称空前绝后,但重心经常过高,步伐也不够巧,平衡也不算好。
于是:如果他近筐时,你能把球给他,他扣篮、空接、二次得分、低手抛,那是随心所欲;但若限制他低位接球,逼他持球背打,那就经常要尬失误、尬出底线、尬翻身后仰打板了。
这一点,张伯伦和早年大卫·罗宾逊是类似的:缺少可靠稳定的背身单挑招式。
当然,上将还有面筐中投,张伯伦却没有射程。
1966年,《SI》认为:
张伯伦持球越多,越削弱球队的进攻选项。
而且他还爱长期呆在左腰,阻塞了后卫突破线路。
1967年后他传球积极了,但他的传球也有毛病:他偏爱最后一击。换言之,“我只传能助攻的那一下”。所以孔茨说张伯伦的打法非常好预测。
好预测的人,就很好防了。
1973年总决赛,《SI》的数据记录:面对矮自己10公分的里德,张伯伦的背身,基本两种结果:
A 找低手上篮得手。
B 走步三秒进攻犯规。
而A与B的概率,基本一半对一半。
所以张伯伦要刷得分,其实更适合做个运动战无球中锋。跑起来,有空间,内切、吊传、前场篮板,他天下无敌;压半场,逼他背身单打磨,他就差一点。以及,他的罚球就不提了。
所以他不是鲨鱼或大梦似的,可以靠单打得分撑起球队进攻的半场得分机。
所以他转型传球手后,反而让所在球队进攻飞升了。温特教练甚至以1972年的湖人为三角进攻最初的摹本。
他在湖人最后几年,得分数据已经钱德勒/小乔丹化了,但湖人进攻效率反而飞天,也算是命运的玩笑。
如果一开始就不执迷刷分,而做个策应中锋,他的冠军会多几个呢?
哪位说了:张伯伦不得分只策应,那还有啥价值?
因为他的防守,却被许多人低估了。
张伯伦所在的球队,防守常年联盟前三。他自己篮板历史第一,传说中各种单场二位数封盖。至于盖过天勾的传奇更是古今传颂。基本说他是古往今来第一护筐大魔王,那是没问题的。
他的防守如果有弱点,也就是第一怕犯规(为了保持他著名的不被罚出记录),第二防不出来(1970年总决赛第七场里德开头那两个中投)。
但在近筐到禁区,那是天下无对的了。
——顺便说句同时代的防守魔王。瑟蒙德是属于勤苦型,抠细节,善单防肉搏,天勾所谓“他自己出汗,但也让我们所有人出汗”,但录像带里很容易看出,护筐走位跟张伯伦风格大不同。而拉塞尔则是灵活型:绕前、高位延阻、夹击、轮转、下手抄球,这些方面他胜过张伯伦。但护筐威慑力,张伯伦甚至还可能在拉塞尔之上。
大致可以说,瑟蒙德的防守风格更像尤因,拉塞尔的防守风格是KG+大梦,而张伯伦则是穆大叔的禁区嗅觉+巅峰德怀特的爆发力覆盖+中期鲨鱼的禁区吞噬。
如果张伯伦能早早意识到自己更适合一个防守魔王+策应机器,他的历史地位势必大不相同。实际上,他生涯前七年都在忙着刷得分;1970年后大伤+体重上升已经影响到了运动能力。所以他真正意识到自己该怎么打球并付诸实际的,也就1966-69这三年。1968-69季还在忙着跟贝勒与梅尔·孔茨闹别扭。
我们说勒布朗2011年夏天后才找到真正的自己,乔丹1989年后才与公牛磨合完成,魔术师1984年正式成为湖人大当家,伯德1984年将他的投篮选择调整完成,鲨鱼在1999年开始真正觉醒,库里在2012年那次大伤后开始进化,到2014年才进入巅峰——每个巨星都要摸索那么几年,才进入真正的巅峰期;然后,趁着身体没老去,开始纵横无敌。
而张伯伦的身体+自我意识巅峰期窗口,其实也就1966-68这两年。
这两年的成绩是:常规赛场均24分24篮板8助攻命中率64%。费城一个68胜一个62胜,一个总冠军和一个第七场惜败凯尔特人4分。1968年输给凯尔特人那场,张伯伦14分34篮板5助攻,9投4中15罚6中。
但凡他罚球正常一点,那么这两年,他是:
两个MVP、两个总冠军、场均24+24+8+64%,合计130场常规赛胜利。
如果他一辈子都这么打球,也许历史真就被改写了。
1987年3月1日,他对《纽约时报》乐滋滋的说了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他人生的缩影:论场外这样的传说,无人可以与他相比;但类似的传奇,本来该更多出现在总决赛才对:
——“某天我开车,经过亚利桑那州还是新墨西哥州,车子坏了,我把车子搬到路边;这时跳出来一只美洲豹,我就把它扔进了灌木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