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组织的炎症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下腹或会阴部疼痛。病因涉及感染、久坐、免疫异常等,治疗需结合抗生素、物理疗法及生活方式调整。
1. 前列腺炎的病因
遗传因素中,家族前列腺疾病史可能增加风险。环境因素包括长期久坐、骑车压迫会阴部,或寒冷刺激导致盆腔充血。生理因素涉及免疫力下降、激素失衡或尿液反流刺激前列腺。外伤如会阴部撞击可能诱发炎症。病理因素涵盖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非细菌性慢性炎症,严重可能发展为前列腺脓肿。
2. 典型症状表现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起病急,伴随发热、排尿灼痛、血尿。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更隐匿,如骨盆区域钝痛、性功能障碍、尿后滴白。部分患者仅表现腰骶部酸胀或焦虑抑郁等身心症状。若出现高热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就医。
3.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缓解排尿困难,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止痛。物理治疗采用前列腺按摩、微波热疗促进血液循环。生活方式上,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避免辛辣酒精,增加西红柿、南瓜子等含锌食物摄入。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功能。
前列腺炎需根据类型规范治疗,急性感染及时用药可完全康复,慢性患者需坚持3-6个月综合管理。定期复查前列腺液常规,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骑行时选用减压坐垫。症状反复或加重应至泌尿外科排查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