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当年的4大野战军和华北野战部队,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这几个野战部队都历经了血与火的洗礼,堪称是久经战阵。1948年秋天,总计形成了东北、西北、华北、华东、中原等5大野战集群。当时,各个野战集群的总兵力差异很大。那么,截止1948年,4个野战集群改编为野战军之前,各个野战集群,到底拥有多少兵力呢?
一、抗战胜利时,总计130多万军队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解放军部队的发展历史,解放军部队是从八路军、新四军逐步发展而来的。1937年,日本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之后,我国开始了全面抗战。当时,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抗击日本军队。各地的红军部队,开始进行改编。其中,南方的红军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总计1万多人,下辖了4个支队。北方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下辖了三个师,再加上其他部队,总计7万多官兵组成。在抗战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英勇作战,而且军纪严明,得到了各地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各地群众踊跃捐粮捐物,各地青壮年踊跃参军。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了一系列的根据地,例如山东根据地、晋冀鲁豫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等等。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总兵力,迅速增加。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八路军各部的总兵力,达到了100余万人。新四军各部,扩编为6个师,总兵力达到了20多万。再加上南方的几支游击武装,我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达到了130多万人。当时,各个根据地的总人口,超过了1亿人。
二、东北野战军拥有很大的先天优势
1931年,日本军队发动九一八事变,在半年多时间里,占领了东北全境。东北地区各种资源极为丰富,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也非常高。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为了掌握至关重要的东北地区,八路军各部和新四军各部,陆续抽调了10余万兵力开赴东北。所以说,东北野战军拥有很大的先天优势。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以后,东野部队与敌军进行了几轮苦战。
在历经“四保临江、三下江南”之后,东野占据了战略主动权。截止1948年秋天,发起辽沈战役之前,东野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103万人,成为全国最大的一个野战集群,超过了其他4个野战集群的总和。在辽沈战役之后,东野的总兵力继续增加。达到了120余万,下辖了4个兵团,当时,出现了“东野百万大军南下”的说法。
对于东北野战军,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的各路敌军,都非常恐慌。在淮海战役的一次战斗中,某个部队戴着“狗皮帽子,”敌军误以为是“东野南下了。”以至于防线出现了松动,军心出现了动摇。1948年秋天,建立了东北野战军。1949年1月,又更名为第四野战军。
三、第三野战军达到了80余万人
第三野战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而华东野战军是苏北野战部队和山东野战部队合并而来的。由于苏北、山东等地至关重要,敌军抽调了相当一部分精锐王牌部队。在山东、苏北等地,爆发了一系列惨烈的战役。历经了莱芜战役、济南战役等战争以后,华东野战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截至1948年秋冬季节,华东野战军的总兵力,超过了40万人。在兵力上,仅次于东野。
在淮海战役中,华野与中野联合作战,歼灭了包括第12兵团在内的50多万敌军。截至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之前,华野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80余万人。不得不说,华野下辖各个兵团、纵队的兵力,虽说不如东野多,但比中野、西野的编制大得多。例如华野的一个主力纵队,甚至与西野一个兵团的兵力相当,这样的情况很多。
四、中原野战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直以来,对于中原野战军的兵力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讨论。因为在淮海战役的过程中,中原野战军只有10多万官兵。认真的说,我们需要看看其中的原因。1947年春天,中原野战军下辖了野战主力部队10多万人、二线地方部队20多万。为了夺取战略主动权,中原野战军上演了千里挺进大别山。穿越黄泛区,突破了敌军的层层封锁和围堵。
为了千里挺进大别山,中原野战军确实付出了巨大的损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南下的12万多官兵中,最终抵达大别山的时候,只剩下了7万多人。在淮海战役之后,中原野战军补充了大量的新兵,再加上收编了部分部队,总兵力达到了20多万人。等中原野战军挺进大西南的时候,总兵力发展到了30多万人。
五、西北野战军受到了各方面的限制
西北野战军面临的情况非常复杂,由于在贫瘠的西北地区作战,起初,西北野战军的总兵力,只有3万多人,经常面临缺少粮食的问题。由于没有巩固的大后方,后勤补给和新兵补充,都面临很大的制约。西北野战军攻克重镇宝鸡以后,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和物资,总算解决了部队的补给问题。截至1948年,西北野战军的总兵力,大约7万多人。
即便是到了1949年春天,总兵力也只有10多万人。依靠西北野战军的力量,无法独自完成解放大西北的任务。因此,作为最后一个野战集群,华北地区野战部队的2个兵团,划入了西北野战军,另一个兵团直接隶属于总部管理。华北野战部队下辖了3个兵团,总计27万多人。2个兵团划入了西野以后,西野的总兵力发展到了30多万人。
关于各个野战军的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