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渡过乌江的中央红军,迎来了难得的喘息之机,为表彰在强渡乌江时的英勇战士,红1军团第2师开了庆功会,在庆功会上,给10余名渡江英雄颁发“勇士”称号,并赠给每人一套列宁服,上面绣着“军委奖励”4个字。
从师政委刘亚楼手中接过这套列宁服,时任2连连长的杨上堃是激动不已,他决定要再接再厉,为推翻万恶的旧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杨上堃,江西兴国县人,出生寒苦,姊妹8人,全靠父亲1人租种地主家的土地抚养长大。
因为贫困,杨上堃的3个姐姐小小年纪便做了童养媳,几个哥哥,也都在给地主家打工,待杨上堃年纪稍大,也走上了这条路子。
劳累一年,杨上堃一家连肚子也填不饱,而地主却能坐享其成,这让杨上堃愤怒不已。
1929年,在朱毛的带领下,红四军攻克兴国,并到各村各乡建设苏维埃政权,见到这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杨上堃看到了曙光,因为年纪小,他还没有资格参军,便帮着武装工作队一起张贴标语、站岗、送信,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
1930年,杨上堃成为少年先锋队队长,带着一帮孩子与红军一起宣扬革命思想,1931年,杨上堃带着少先队集体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一军,担任12师35团通讯员兼青年干事,先后参加攻打漳州、宜黄、吉水等战斗。
1932年9月,杨上堃回到瑞金,被安排进了军校学习,6个月后,重回军伍,担任排长一职。
1933年6月,杨上堃调任一军团二师四团一营二连连长,并参加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在白石山阻止战中,杨上堃带领全连坚守阵地2天2夜,也是在这场战斗中,杨上堃的三哥牺牲。
紧接着,便是长征,杨上堃跟着部队南征北战,10月20日,杨上堃率部攻占金鸡,11月3日,杨上堃率部攻下天马,11月8日,杨上堃又攻古临武渡潇水,为主力部队突破第三道封锁打开通道,11月25日,杨上堃又长途奔袭,突破敌军沿江阵地,为抢渡湘江,争取有利条件。
渡过湘江后,队伍从江西进入贵州,连克黎平、银屏、剑河等县,朝着遵义方向进发,12月下旬,杨上堃所在的二师攻克老黄平,又奉命担任先头师,抢渡乌江。
1935年1月2日,二师四团第一批强渡战士因天寒水急,等游到对岸,已无力作战,当天夜里,3连连长毛振华带着5名战士乘筏偷渡,失去了联系。
1月3日,2连连长杨上堃率10名战士进行强渡,上阵之前,杨上堃已做好牺牲准备,把有意义的纪念物品包在一起,写信留给老乡。
幸运的是,虽然敌人炮火猛烈,但在杨上堃的指挥和我军火力掩护下,杨上堃顺利登岸,并与之前偷渡的部队汇合,组成3个战斗小组,连破敌人2道防线,为后续部队渡江,争取了有利时机。
也是因此,杨上堃成了渡江英雄,在庆功会上被赠予中山服。
渡江之后,杨上堃跟随部队攻下遵义城,在云贵高原与数十万敌军展开血战,相继攻下娄山关、桐梓城、土城等地,这年3月,杨上堃被调任一连连长,在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的带领下,三渡赤水,渡过金沙江,一直打到大渡河旁。
大渡河水急浪高,而红军,只有几条小船,靠着这些渡江工具过河,几乎不可能,而且后有追兵,前有伏敌,形式紧迫,拿下泸定桥,势在必行。
为了阻止红军过江,敌军将已将泸定桥上的木板抽掉,而且还在桥头修建了碉堡,想要拿下,难比登天,因此,参与这场战斗的,必须都是勇士,于是,任务落在了杨上堃所在的四团,杨上堃带领的一连,是第二梯队,任务是掩护突击队。
经过一番血战,红军成功夺下泸定桥,紧接着,杨上堃又接到任务,在雅安负责警戒任务,可惜任务完成,杨上堃等人却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杨上堃带着战士们克服种种困难,翻过草地,来到两河口,这才找到大部队。
此后,跟着红一军团继续北上,1935年9月,在攻打腊子口时,悍勇的杨上堃再次被委以重任,担任先锋连。
为了完成任务,杨上堃带着将士们克服重重困难,爬上悬崖顶部,居高临下展开攻击,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为攻克腊子口做出巨大贡献。
此后,杨上堃进入红军北上先遣队,朝着陕北进发……
因为在长征途中接连参与几场有名的恶战,而且杨上堃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因此,他的名字也传到了毛主席的耳中,给毛主席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杨上堃是一员悍将,这悍将有悍将的脾气,也是因为自己的脾气,杨上堃犯了一个大错,差点儿被枪毙。
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杨上堃跟随上司杨成武来到晋察冀战场,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一营营长。
到山西不久,杨上堃便跟随部队参加了平型关大战,这场战役中,杨上堃率部直插灵丘与涞源之间,截断敌人交通线,阻击敌人增援,为部队主攻创造有利条件。
这一战之后,杨上堃所在的独立团一战扬名,从独立团扩大到了独立师,1939年3月,杨上堃被调任晋察冀一分区一团参谋长,不久,又被调任一分区一支队参谋长。
虽然抗日之初,杨上堃只是个营长,但却手握实权,能够在战场上酣战淋漓,被调任一支队参谋长,“降职”倒是小事儿,主要是心里憋屈。
在当时,对职务不满的,并非杨上堃一人,一分区侦查科长袁彪等人也是满腹怨言,于是,他们便聚到了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是越说越气。
到后来,20来个人竟然统一了意见——携械出走,闹出些名堂再归队,并且付诸行动。
得知这一消息的一分区司令杨成武是怒不可遏,立即下令,要把这些不守纪律的手下抓回来,很快,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也得到了消息,气的直拍桌子,扬言要把杨上堃、袁彪等人枪毙。
再后来,这一消息又传到了毛主席耳中,令人意外的是,毛主席竟然给杨上堃他们求情了:“……杨上堃立下的战功,你们都知道,……是内部矛盾,不是叛变投敌,是不是给一条活路?”
脱离队伍,携枪出走,杨上堃也是一时火气上来,愤怒之下做出的决定,出走后他便后悔了,7天之后,便主动回军分区认错领罪。
鉴于杨上堃的迷途知返和以往立下的战功,最终杨上堃活了下来,但也受到惩罚,被撤职开除党籍。
经过5个月的反思,杨上堃的思想有了极大转变,被派到抗大二分校学习,年底,又前往延安抗大总校学习,直到1945年抗日胜利,杨上堃才恢复党籍,奔赴东北。
虽到了东北,但杨上堃担任的却是工委委员兼参谋长,直到1946年3月底,才桦甸县保安团长一职,负责剿匪任务。
1946年秋,杨上堃率地方军队,参与保卫临江战役,战斗中,杨上堃率部在桦甸县桦树林子对守敌发起进攻,激战9个小时,毙敌160多人,俘敌200余人。
此战过后,桦甸县保安团被收编为吉南军分区72团,杨上堃担任团长一职,在1945年的夏季攻势中,杨上堃负责阻击撤逃的敌军700余人,激战5小时后,毙伤俘敌上百人,并生俘桦甸县公安局局长。
1948年3月,杨上堃率部阻击从吉林撤向长春的一路敌人,开战后,他命令部下分割穿插,激战3小时,打退敌人多次反扑,并毙俘敌一部。
3月9日,杨上堃被任命为吉林市警备区副司令员兼吉林军区警备团团长,并率部围困长春。
1949年4月,杨上堃随部南下,8月,被调到赣南军事指挥部,负责清剿土匪,很快使赣南的秩序稳定下来,不久,被调任赣州军分区副司令员。
1955年授衔之时,杨上堃被授予上校军衔,虽然他的同时期很多战友,都是中将、少将,但杨上堃并未因此心有芥蒂,反而全身心投入工作。
1962年,杨上堃担任赣州军分区司令员,1965年,调任江西省军区参谋长。
浩劫之中,杨上堃同样未能幸免,于1970年恢复工作,担任福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1975年,又调回江西省军区任副司令员。
1984年,杨上堃因病离世,享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