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是全军落实军委提出的“把军事训练工作摆在战略地位”的重要时期。六十三集团军党委在年度训练计划中把“夺金牌、创记录”活动作为一项年度工作的重点任务进行了安排部署。
时任63集团军参谋长的刘逢君少将,亲自组织实施了“夺金牌、创纪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于是,年度开训后,全军各部(分)队认识高,摆位正,官兵甩开膀子,大干快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三晋大地烽烟四起,训练场上人欢马啸,一场波澜壮阔的军事训练大潮席卷而来。
1992年7月,经过半年多高强度、严格训练,集团军所属部队的精英们,云集于忻州豆罗562团靶场,开始为期一周的大比拼。
比赛开始前,作为整个校场比武的序曲,集团军首长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分列式。参赛部队军容严整,口号响亮。车轮滚滚,履带铿锵。铁甲轰鸣,枪刺闪光。万千官兵,气宇轩昂。为打胜仗,挥汗疆场。
声势浩大的阅兵式、分列式结束后,紧接着步兵、炮兵、装甲兵、工兵、通信兵、防化等各兵种、专业分队尖子披挂上阵,争金夺银,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六十三军的部队最响亮的口号是“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平时训练不怕苦,战时打仗不怕死”;“敢打必胜”的战斗品质已融化在六十三军官兵的血液和骨髓里。这种一往无前、无往而不胜的革命精神,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凝成的,是一代又一代军、师、团首长血性的宝贵传承,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染红了六十三军的战旗,用他们的雄才大略和超常智慧,铸就了六十三军辉煌的历史,奠基了六十三军这座高耸入云的历史丰碑,锻造了六十三军这支华北老部队永不磨灭的番号。
如今,随着军改大潮的汹涌波涛洗刷,这支华北老部队已经撤编多年,但七十余载血雨腥风、如火如荼的战斗历程,淬炼了这支部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她战场上能攻善守,有打硬仗、恶仗的拼杀精神,平时的工作上力争上游,不甘落后,有股子比劲。这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将会随着每个官兵脚步的轨迹走向共和国广袤的大地,走向工农商学兵等各行各业,在每片土壤上、每个角落里生根、开花,发扬光大。六十三军的一代又一代官兵用自己优秀品质、用鲜血与生命、光荣与梦想、汗水和泪水绘就了六十三军这幅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历史画卷。
1992年的“夺金牌、创记录”军事训练大比武活动,就是这只部队平时工作状态的生动体现。随着岁月的慢慢流逝,这个活动也必将在六十三军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成为参与这次活动的每个官兵的一段珍贵的回忆。
当时,为使比赛更加接近实战,更加激烈,便于公正评判,刘逢君参谋长从顶层设计上设置的科目大多以米数、秒数、环数、目标数来衡量,使参赛部队官兵无论输赢都能心服口服。如轻武器射击、四零火箭筒和迫击炮简便射击、四百米障碍、五公里越野、坦克分队行进间射击、无后坐力炮抵近射击等。机关干部比赛的科目有手枪射击、口述标图、堆制沙盘、拟制战斗文书等。
科目设置林林总总,涵盖了各兵种、分队训练内容,规模宏大,组织复杂,争夺激烈,令组织者、参赛者紧张万分,每项科目比赛都让选手和选手所在部队首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就连笔者在近三十年后重新回忆比赛场景、撰写这篇文章时心情还十分紧张,因为比赛涉及到每个人和每个部队的荣誉,每个官兵都想争第一、夺金牌,为战旗增辉。
该项活动结束之时,当时的集团军首长都悉数出席了总结颁奖大会。
臧文清军长、张秋祥政委、刘逢君参谋长、耿勇副参谋长都莅临总结大会,在观礼台上为获奖选手颁奖。从这里可以体现出集团军党委对军事训练工作的摆位,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这天,广阔的562团豆罗靶场红旗招展,战歌激荡,声震云霄,参赛干部战士迈着雄壮豪迈的步伐, 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军首长们深情的嘱托,官兵们慷锵有力的回答,把夺金牌创记录活动推向了最高潮。
曾记得,比赛期间还下起了瓢泼大雨,侦察兵战斗射击就是在这种气象条件下进行的。
侦察兵战斗射击的科目对射击技能的要求特别高,射击目标设置在不同距离、不同方向上,目标出现的时间基本上都在3到5秒钟之内,有的还是运动目标,再加上比赛的时间在7月份,正值树草茂盛、庄家长成的季节,靶子是绿色的,背景也呈绿色,在目标出现时间短、位置与方向不固定、目标难以发现辨别、且气候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要求选手右手持枪,搜索前进,不能停顿,不能两手端枪,发现目标,自行射击,时间一到,目标立即隐蔽。这就是接近实战要求的比拼,目的在于检验射手高超的战斗技能。
磅薄大雨中,雨水遮住了视线,树草和庄稼遮挡了目标,侦察兵们个个冷静沉着,胸有成竹,他们在泥泞中跋涉前进,发现目标,战斗动作干脆利落,枪响靶落……
侦察兵比赛的科目还有楼房攀登、武装泅渡、摔跤、捕俘技术、摩托车特级驾驶等。
楼房攀登比赛的场地就设在豆罗562团靶场东侧的侦察兵训练场上。各师和军直属侦察分队就在楼房东侧观战。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不停的跳动奔跑者做着准备活动,有的选手紧张的脸色煞白,有的大喊大叫着来缓解紧张的情绪,有的连队干部还在抓紧上场前的机会对选手进一步叮嘱交代着注意事项……
武装泅渡的比赛场地设置在双乳山水库,武装泅渡的距离为1500米。选手们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出发,每两个裁判为一名选手计时,裁判组在距离水库大坝的出发点750米的折返处插上了一面红旗,中间设置了几个红色气球漂浮物为选手指示方向。
为确保选手水上安全,笔者作为裁判和组织者之一,还亲自下水为他们担任安全保护员,陪伴着选手比赛,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出手进行救护。记得当时赛程过半时,X师侦察分队的整体比赛结果还不是很理想,该师科长十分紧张,有点抓耳挠腮撑不住的意思了,作为组织者之一的我也很想让他们拿到这块金牌。不过说老实话,他们的游泳实力的确还是不错的。我也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为了能使他们拿到这块金牌,在距离岸边较远接近折返处时,我在水下用力的向前推了选手几把,为他助力加快前进的速度,因为动作是在水下完成的,只有选手和我知道,别的人是看不出来的。
现在说起来这也是作弊行为,是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尤其是作为组织者之一更不应该。可是,一个单位如果参加了这个“夺金牌、创记录”活动,一个金牌也没拿到,那是没办法对上级交代的,部队士气也将受到挫伤,也会影响兵种系统的团结和谐,所以,这个坏人我就当上一次也认了。当然,这种事情其实只有我和选手他知我知,我和他都不会说的,只要不说别人就不会知道,直到今天之前仍是秘密。
当然,X师侦察分队如意拿到了武装泅渡的金牌。当裁判宣布该选手为第一名的时刻,该师侦察科长眼含热泪激动的说:“我们真的太不容易了!”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当时各部队争第一的激烈程度。
为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由军机关业务部门人员和军教导队教员担任比赛的裁判工作。
整个比赛过程是安全顺利的。动用了那么多的人员装备,进行了大量的实枪、实弹、实爆作业,真正做到了“车不掉漆,人不破皮”。从这个角度可以反映出部队的管理水平是高超的、严格的、科学的。
笔者曾有幸用相机拍摄记录了比赛的全过程。这些照片都是随机抓拍的,无论从专业技巧上还是艺术性上,都显得水平不是很高,当时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给别人看,到了现在就显得弥足珍贵了,因为它已经成为了六十三军历史的一部分。
能有这些照片,这要感谢司令部首长的信任和支持,因为在当时那个用胶卷拍摄重大活动是很昂贵的,“咔嚓”一下,一块一毛钱,一天下来多则上千,少也得大几百块,首长们从未吝啬过这些钱,才有了这些照片的今天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