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初期,美军官兵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
最初从日本驻地调来的美国大兵,自信满满地以为一出手就能击溃朝鲜人民军,结果一路溃败,被围在了釜山防御圈内,心情糟透了;很快,麦克阿瑟来了一出仁川登陆,一下子扭转局势,美国大兵又开始追着朝鲜人民军跑,心情又美了;兴致勃勃地想要杀到鸭绿江,忽然又遭遇了志愿军……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美军回忆初遇志愿军的事情。
1950年10月25日上午,韩军第6师的一个营,从温井向西北方向前进。因为前期被朝鲜人民军打得狼狈至极,所以此时的韩军为了挣回脸面,拼命追击。但是这一天,他们遭遇了意外的状况。
几个小时的顺利推进之后,这个营的韩军遇到了敌军的攻击。理所当然的,他们认为是朝鲜人民军的小股部队,不值一提。但万万没想到,在很短的时间内,这支韩军就被击溃,伤亡惨重。
第二天,温井的残余韩军又遭到了致命打击,随后赶来增援的一个团也损失惨重。10月28日,不信邪的韩国军队又投入了一个团,结果遭遇惨败,要不是美军飞机拼命支援,那就跑不掉了。
韩军第1师在10月25日也遇到了神秘的军队,经过激战后抓住了一个俘虏。此人身穿朝鲜人民军军装,但审讯之后韩军得知,这是中国士兵,而且附近隐藏了更大规模的中国军队。
源源不断的审讯记录和战场报告传往后方,美军指挥官意识到一个全新的对手参战了。但麦克阿瑟的司令部认为,这些报告“没有得到证实,而且也不能被接受。”
麦克阿瑟身边的情报人员都认为,中国人如果要介入朝鲜战争,应该在一开战就来了。现在朝鲜人民军已经完全溃败,中国人再来有什么意义?再说了,中国军队“没有与一个主要的军事强国进行实战的重要经验……他们的训练也像原来的北朝鲜军队一样……缺乏统一的装备以及弹药供应……”
所以,美军指挥部的意思是:不可能,中国人不可能来。
看来中国人真来了,还非常厉害。
10月29日,韩军的一个整军团被打垮,这显然不是溃败的朝鲜人民军能做到的,所以,美军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来了。麦克阿瑟的情报处长威洛比终于承认:“看来有可能是为数不详的中国人加入了……北朝鲜部队,以协助边境地区的防卫。然而,由于只抓住了几个俘虏,以及说法上的自相矛盾,此时此刻还不能做出进一步的结论。”
最早和志愿军交战的韩国人,则非常确信自己遇到了强大的敌人。韩军第1师师长白善烨不敢掉以轻心,亲自到阵地查看。他非常明确地表示,至少有一万中国人来了。
这些忽然冒出来的中国士兵,不管是一千人还是一万人,都让美军十分困惑。因为根据当时的情报,中国人的战斗力不应该很强大:大部分士兵都使用日制步枪,这显然是当年从日军手中缴获的。迫击炮和轻机枪是美国造,这应该是从国民党军手中缴获的。其他的重武器寥寥无几,更别提飞机了。
这样的对手能比朝鲜人民军更强大?但美军官兵又发现,曾经把朝鲜人民军追着打的韩国军队,完全一副溃败的样子,似乎又证明中国军队战斗力很强。第5骑兵团的一个营长小约翰·米利金少校,曾亲眼看到韩国军队士气低落,一路溃败,而中国军队迅速在韩军之间穿插,如入无人之境。他回忆说:“当中国军队沿着通往韩国军队的山脊蜂拥前进时,整个山坡好像都活动起来了。”
韩军的溃败证明,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中国人,一定很能打。前线的美军士兵,深感忧虑。
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包围了。
越来越多的奇怪迹象发生了,从鸭绿江向南延伸的森林里,燃起了几十处大火,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美军的侦察机完全看不到地面的情况。到11月1日,有平民汇报说,云山西南方向有成千上万的士兵正在快速运动,中国人似乎是想封锁云山南面的道路。
第1骑兵师师长霍巴特·盖伊坐在指挥所里,从无线电听到一个侦察机驾驶员说,他看到两列长长的纵队沿着小路前进,就算被炮弹轰炸,依然没有停下脚步。
当美军第8骑兵团知道自己被包围的时候,已经晚了。
第1营和第2营全力突围,损失惨重,但第3营最惨,完全陷入了重围。一个美国大兵回忆说,指挥官决定突围,精疲力竭的士兵们坐在卡车里,等待着撤退的命令。此时,中国军队的一个连忽然杀了过来,军号声在夜晚格外响亮,他回忆说:“有人叫醒我,问我是否能听到一群马在奔跑……接着传来了军号声,但离得很远。接着有人吹哨子,几分钟后,我们这里打成了一片火海。”
第3营的希尔中尉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他回忆说:“我当时听到一阵军号声,接着一群模糊不清的人影好像从天而降,并马上向他们所发现的任何人射击和拼刺刀。”
整个战场一片混乱,菲尔莫尔·麦卡比上尉觉得周围都是敌人。他的钢盔被一发子弹击中,掉在了脚下。还没等捡起来,又一发子弹击中了麦卡比的肩胛骨,他捂着伤口逃窜,躲在了一辆吉普车后面。中国士兵追了上来,他拼命反抗,但因为失血过多,最终倒在了一条水沟里。
麦卡比回忆说,有三名中国士兵过来,用刺刀捅了捅,似乎在验证他是不是还活着。麦卡比看到这三名中国士兵没有杀他,灵机一动用手指了指下面的路,他们就离开了。整个过程,麦卡比都握着他的卡宾枪。
很快,麦卡比爬起来继续跑,但是又遇到了更多的中国士兵,见麦卡比负了伤,他们没有开枪,就直接离开了。就像做梦一样,麦卡比带着枪回到了指挥部,虽然受伤,但还活着。
美国大兵从未想到,初遇志愿军竟然这么狼狈。
第3营的指挥所设在山坡侧面的一个防空洞里,里面躺满了伤员,他们在努力进行最后的防守。很明显,如果没有援兵,他们必死无疑。
但是,11月2日的白天,第5骑兵团的残部准备来救援,结果遭到迎头痛击,在损失了350人之后放弃了。2日晚上,军团指挥官米尔本将军见到了第1骑兵师盖伊师长,两人根据目前的情况进行了交流,最终他们都意识到,再派兵去营救第3营,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还是放弃第3营吧。
米尔本说:“这是我全部军事生涯中做出的最令人心碎的决定,我也不期望你们喜欢这个决定,但是现在决定已经做出。”被围困的第3营残部得到消息后,明白他们要想回去,只能拼死一搏了。
11月4日,第3营残余的美军弹尽粮绝、伤者遍地,那些还能行动的士兵,决定放弃200多名伤员,试着突围出去。少数人趁夜跑了出去,外面漆黑一片,整夜下雨还刮着刺骨的寒风。这些侥幸逃出的美国大兵,一会儿爬一会儿跑,完全不敢停下来。
有好几次,他们都认为已经跑出了中国军队的包围圈。但总是在他们松一口气的时候,枪声又响了。就这么,绝大多数人要么被打死,要么被俘,第8骑兵团第3营,就这么不存在了。
在接下来几天的战斗中,美军充分认识到,他们低估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中国人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穿过无人驻守的、看似无法通行的山区,出其不意地出现在美军和韩军的后方。一旦那可怕的号声吹响,通常意味着四面八方都被中国人包围了。
尤其是到了夜晚,简直成了美军的噩梦。一个例子就能说明一切,11月5日深夜,中国军队顺着电话线摸到了19步兵团C连的一个阵地上,悄无声息地围了上来。美国大兵虽然已经得到警告,夜晚必须保持警惕,但他们完全想不到自己是怎么被包围。很多士兵还没从睡袋里爬出来,就被打死了。
美军官兵的心情,还是在“过山车”上,糟糕透了。
美军的战地指挥官后来回忆说,麦克阿瑟看不起中国军队,但在真实的战场上,中国士兵除了迫击炮外没有什么重武器,却可以在夜间发挥强大的作战能力,攻占美军最为坚固的阵地。
不仅如此,在双方的初次交战中,中国人对待俘虏和伤员有着“惊人的同情心”。中国士兵会把美国伤员放在担架上,把他们抬到路边,然后撤退并停止射击,让美军把伤员带走。美军指挥官表示,中国士兵这么做的目的,是对美国人的一种宣传,战俘和伤员可以得到人道的待遇,希望美国士兵能“调转枪口对准军官”。
不知道美国大兵会不会因此而感动,但初次和中国军队交战后,大多数人后来的回忆,都是充满了恐惧。军号声、手榴弹,以及黑夜中从天而降,给他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