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展览,展览的主题,正是“长征”。
展厅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吸引了大家的关注,来到现场的很多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她讲述那段艰难的历史,只见她时而笑声朗朗,时而又闪现出泪光,似乎那段经历就发生在不久之前。
而她,名为张文,是洪学智将军的夫人。
参加革命后组成家庭,也改变了她的一生
张文出生在四川一户贫苦家庭,为了能够减轻家庭负担,她年纪轻轻就要给地主放牛,残暴的地主动辄对这些“小雇工”就是一阵拳打脚踢,年幼的张文也没有见过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她还以为,一生就要如此度过。
不过,不久后,她的家乡迎来的一次“小解放”。
那是1932年,工农红军途径川北地区,还在这里创立了革命根据地,在张文彼时的心目当中,乡里最厉害的就是那些作威作福的地主,可红军一来,这些嚣张跋扈的地主瞬间都消失了踪影,这也让她对新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红军来了以后,就开始帮助老百姓做实事,一些干部也将“团部”搬到了当地的百姓家中,在打倒了地主和土豪以后,战士们便开始给当地百姓讲述革命的道理,张文有空的时候,同样也会凑上去听听,这对她的心灵有了极大的震撼。
第二年,她便和哥哥背着家里人跑去参加了革命,兄妹两人由于过于年轻,还被分到了被服厂去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张文非常喜欢唱歌,经常在部队中一展歌喉,活跃大家的气氛,大家也都非常喜欢这个会唱歌的小姑娘。
而此时,洪学智已经担任了红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一营政治委员,彪悍的战斗作风很快在军中出了名,一代战神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不过,面对国民党的多次“围剿”,红军也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当中,为了能保留部队革命的火种,中央决定长征。
张文随着被服厂的战士们参加了长征,那会有很多重要的战略物资需要转移,战士们不仅要忍饥挨饿,身上的担子同样很重,年轻的张文背上就背着五十多斤的手榴弹。
从通江向巴中清江渡行军的过程中,山上都是泥泞的小道,只要一不留神,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失足坠入悬崖的危险。
可张文还是一个不小心,连人带物资一块滚下了山坡,排长见状,立即带着两名女战士拉着树枝走下了山坡,呼喊着张文的名字,那是她距离死亡最为接近的一次。
因为一棵大树的阻拦,她幸存了下来,并坚持走下了接下来的行军之路。
在这次艰难的行军之后,张文对于革命有了更加深入的感情,她说:“我们女同志跟在男同志的身后,不过就是没有掉队。”
也正是这段经历,为张文培养出坚毅的性格。
洪学智同样参加了长征,他是红四方面军的人,在长征的过程中,他立下了很多功劳:率部强渡嘉陵江,还负责军队的后方收容和筹粮工作等。
特别是在1935年7月的时候,他为了接应中央红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筹备了很多军用物资,受到了刘少奇的高度赞扬。
1936年5月30日,红四军在雅砻江畔召开了一场小型会议,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活跃大家的气氛,增强部队凝聚力。
这是一场有趣的运动会,很多战士都大展身手,给张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过,让张文本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各项比赛马上临近尾声的时候,主持人在台上突然宣布了一则消息:下面有请供给部的女兵为大家唱首歌!
而正是这个突然的决定,直接改变了张文的一生。
由于张文是班长,此时拉着其他战士上去领唱多少有点“不厚道”,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文便站上了台,身后跟着女兵班队列。
当时,在张文的领唱下,全班唱了《打骑兵歌》和《活捉牛歌》两首曲目。
台下,洪学智的眼睛紧紧盯住了张文,这也是二人第一次近距离碰面。
就这样,唱歌的当天晚上,军部的参谋长陈伯钧的爱人找到了张文,将她叫到了供给部政委的办公室,最开始张文还以为上级又布置了什么作战任务,可没想到,这次政委办公室的“阵容”有点强大。
军长王宏坤都坐在那里,所有人看到张文后,都露出了微笑。
张文瞬间慌了,她一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显然手足无措了。
王宏坤的爱人冯明英,她见到小姑娘已经吓傻了,赶紧上去将张文拉到了自己的身边坐下,还亲切地说道:“今天你们班唱的歌真棒!”
张文还没有从突如其来的“惊吓”中走出来,听到大姐夸自己,赶紧谦虚地说:“不好,不好,还差得远呢!”
谢政委向来都是那种直接切入正题的人,他看到张文扭捏的样子,便直接问道:“张文同志,你认识军部政治部的洪学智主任吗?”
其实,要真说不认识那肯定是假话,洪学智在此前的长征期间骁勇善战,整个部队中几乎没有不知道洪学智大名的人。
而且,洪学智此前经常在全军的面前作过报告,由于他还肩负着“收集物资”的重要工作,自然也是被服厂的常客,可是他是军中的领导人物,张文肯定是没有办法直接和洪学智搭上话的,就这样,两人一直在“错过”。
谢政委干脆就“添了把柴”,给张文讲述了洪学智身上很多优良的品质,把张文听得有点“云里雾里”。
可能是由于年轻,张文参军以来还从未想到过自己的终身大事,所以一开始没往那处想。
王宏坤军长开腔了:“小张同志,我们向介绍你跟洪主任认识一下,你看怎么样?”
军长都发话了,张文一下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是说:“在我们老家四川,女孩子的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做主。”
众人也都是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对于各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很是了解,现在部队走在半道上,想回家问父母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谢政委赶紧出来打圆场说:“这么大个事情,你赶紧去问问你二哥的意见。”
他的二哥也还在被服厂工作,当初他俩一起参加的革命,现在也是彼此间最亲的人。
其实,张文或多或少有点焦虑洪学智的“容貌问题”,那会洪学智的脸上有些麻子,小姑娘看到这种形象,本能有点抗拒,这都是正常情况。
所以,见到二哥以后,张文说:“哥,你拿捏一下主意,他都老了。”
洪学智并不“老”,那会才刚23岁,只不过跟十几岁的张文比起来,确实有点“老”了。
二哥也是个讲事理的人,在听到妹妹这样说后,给妹妹总结了起来。
在他的眼里,一张脸并不能代表着什么,顶多是个外在形象问题,这在上刀山下火海的岁月里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以后所有人都会变老。
另外,找对象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有个好的品格,这点洪学智是完全能够满足的。
在张文走之前,二哥还语重心长地说:“你现在已经是红军了,要有自己的主意。”
在这种情况下,张文还是觉得应该见见洪学智本人,再做决定。
革命模范夫妻,走过几十年光辉岁月
在其他干部指路下,张文走进了洪学智的办公室,这也是二人第一次面对面接触。
由于洪学智是干部,所以张文进门以后显得有些扭捏,洪学智看到她以后,立马起身相迎,对她说:“听说谢政委和王军长找你谈过话了?”
张文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洪学智看到气氛有点凝固,他的一点“急性子”也表现了出来,紧接着就问:“你有什么意见?”
张文在这几句话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洪学智温柔的一面,便说:“我听组织的意见。”
洪学智感觉事情差不多办成了,高兴地笑了起来,还开玩笑地说:“之前那算是我的个人意见,几位领导也都同意了,现在咱们的意见就是你说的组织意见,你还有没有其他要求?”
具体结婚这件事,张文并没有做好准备,先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很快便成婚了,在军政治部举行了一场简朴的婚礼。
在炮火连天的岁月当中,两人的恋爱过程被“省略”了,就连结婚,看上去都非常简单,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情比金坚,一直延续了几十年时间。
谁能想到,这样一对情比金坚的伴侣,曾经差点因为张文嫌弃洪学智的麻子脸而差点错过,索性她的二哥见多识广把话说在了点子上,才让他们彼此有了后来的故事。
有几位战士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其中就包括张文,在行军的路程中,一路奔波的张文抱着孩子突然摔倒,女儿“哇”地哭了起来,张文赶紧哄着孩子,她知道,如果在穿越敌人封锁线的时候再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部队的处境都会十分危险。
可这又是自己的亲骨肉,怎么舍得让她漂泊人间呢?
不过,对妻子一向温柔的洪学智斩钉截铁地对张文说:“把孩子留下,放在老乡家中。”
张文有点吃惊,她不敢相信丈夫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于是反问他:“你忍心吗?”
洪学智没有回答,张文也知道,丈夫这次是认真的,她也不敢违抗“组织”上的决定,所以连带着5枚银元,将孩子留在了老乡的家中,她努力记着孩子身上的各处特征,还问清了当地的地名。
张文的一生,始终都在追随着洪学智的步伐。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洪学智跟随叶帅前往广州参与接管工作,张文也奉命来到广州筹建幼儿园;后来,朝鲜战争爆发了,中央决定派出志愿军入朝作战,洪学智也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而张文立即放下了手头的工作,从广州追到了东北,在那里当幼儿园主任。
这个阶段,洪家还迎来了一个好消息:当初放在老乡家中的大女儿被找了回来。
夫妻二人结婚这么多年,也一直都是聚少离多,不过洪学智在前线统兵打仗,根本不用担心后方的家庭,因为张文肯定能够将家庭经营的井井有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张文便一直都在从事教育相关工作,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教育自然不用担心。
那个年代,丈夫在前线作战,后方有妻子在分忧解难,这本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事实也正是如此,张文管教孩子,向来以“严厉”著称。
大儿子洪虎的时候非常淘气,为此张文没少批评孩子,孩子犯得错误如果比较大,张文就会更加不客气,直接上手。
可对待找回来的大女儿,张文则用着一种“默默”的温柔。
因为那会张文的工作比较忙,没有太多时间和女儿交流,也担心聊不投机,家庭的氛围不和谐,她便选择了用时间去消化一切。
张文是个要强的人,她努力把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做好,这样也算是给女儿做了一个表率,在女儿成年以后,也当上了一位母亲,她这才感受到母亲的良苦用心。
1955年,洪学智被授予上将军衔,夫妻俩的关系一直都甜蜜如初。
由于工作的需要,一直到1977年,全家才终于回到北京团聚,孩子们也有了一个温暖而安全感满满的家庭。
在最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一家人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1982年张文退休以后,还格外关注着老区的建设,将注意力投向贫困学子们,这批被她资助过的大学生,很多都在国家的重要岗位上工作。
二人攒下来的钱也没有留给自己的孩子,反而全部用在公益事业上,两位老人的生活一直都十分俭朴,经常在院子里种菜,晚年生活也非常幸福,这同样也给孩子们留下了好印象。
2006年,开国上将洪学智将军离世,到这里,两人已经度过了70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