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架子团是怎么来的?
在阅读解放战争史时,常常可以看到一段史实,即中央要求关内各地向东北派出“100个架子团”。所谓的架子团,就是配齐了团、营、连、排、班各级干部,但却没有战士,需要到东北后就地招兵,扩充成具备机动作战能力的正式团。
现在可以查到关于架子团出处的,最早见于1945年9月14日。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听取率军进入东北的曾克林同志的汇报。会上,做出了两项决议:一是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二是从华中、华北派遣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
次日,刘少奇在给各地中央局发去的电报中,明确指示各地要调配100个团的全套干部,从班长、事务人员到连营团长、政治委员,分批集中,陆续进入东北。
中央给各地下达了组建架子团的任务指标,山东军区组建30个架子团、晋察冀军区组建20个架子团、晋冀鲁豫军区组建20个架子团、华中新四军负责组建20个架子团。
山东被赋予了分量最重、数量最大的组建任务,这一方面是因为山东和东北两地在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中央已经准备调罗荣桓同志去东北主政,让罗荣桓的老部下去东北也顺理成章。
02
一个架子团,有多少人?
检索当前可见的党史军史资料,对架子团人数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参照当时我军普遍实行的主力团编制,可以大致计算出来。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作出《关于目前部队编制的决定》,指示各地要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地方部队逐步变成超地方性的正规野战部队,野战部队从上至下实行“三三制”的建制。
按照团主官2人、营主官6人、连主官18人、排主官54人、正副班长162人计算,一个架子团应该有242名军政骨干。如果每级只预备一名主官则为121人。如果不算正副班长,仅考虑排级以上干部则为80人。这样,原则上80至100人应是一个架子团的最低配备。
如果少于这个数,部队干部的建制就不会健全,基层的骨干作战力量也会不足,这就难以保证架子团在扩兵后拥有充分的战斗力。
架子团虽然是个新名词,但是细察这种部队组成方式并不新鲜,在中外军队早已普遍采用。国民党军队采用补训XX团、补充XX团番号的部队,大都是用这种方式组建的。一些老部队在战争中建制被打散,损耗严重,也多采用原部队军官、老兵带新兵的方式予以重建。日军番号在100之后的师团,也大都是以这种方式组建起来的。
03
去往东北的架子团共有多少人?
接到中央命令后,各地都快速行动起来。中央在给各大区下发架子团任务指标时还有这样一句话:“干部集中一批即走一批,不要等齐,各自寻找最迅速到达的路线前进。”
这可是中央的最高战略任务,各地不敢怠慢,架子团组成一个就走一个,边组建边赶路。
《第四野战军战史》这样的记载:
“晋察冀军区从军队、地方抽调1000余名干部组成25个团的架子随军进入东北。”
“山东军区组成30个团架子6000名干部,分批从海路和陆路随部队进入东北。”
“遵照中共中央军委10月8日指示,原拟回山东和华中(属新四军序列)的干部3000人,转而作为20个团架子的干部配备,从华中地区转赴东北。”
“晋冀鲁豫军区组成25个团架子1000名干部,按中共中央指示,集中一批走一批,由武装部队掩护,分期到达东北。”
按照战史的记载,大约有1.1万名干部作为架子团骨干进入了东北。
04
有多少架子团最终成立主力团?
由于年代久远,到达东北的架子团绝大多数都没有留下详细的番号、编制、干部姓名,我们也无从得知到底有多少个架子团最后成为了正式的主力团。
目前历史沿革最清晰的架子团就是“温玉成架子团”,这是温玉成将军从华中新四军带去东北的一个架子团。到了哈东地区后整编当地保安部队,后来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东北民主联军北满独立2师。1948年1月,北满独立2师与独立4师、5师一起组成第十二纵队,独立2师改番号为第34师。1948年11月,十二纵队改为解放军第49军,34师改为第145师。
按照东北野战军12个军48个师的编制看,东野全军共有144个团。其中,38军、39军、40军、41军、43军、44军、45军、46军这8个军的24个主力师所属72个团,都是由当初进入东北的主力部队和较早组建的独立师发展起来的。42军、47军、48军、49军这4个军的12个主力师36个团,也是早期的独立师改编的,这108个团大多都可以查到比较详细具体的沿革史。
东野12个军还额外各自配属一个师,这些独立师都是1948年1月份之后组建的,主要来自地方军区部队和罗荣桓组建的二线兵团,这12个师的36个团,与架子团关系也不大。
东野全军只有144个团,其中还有大量的由主力团、地方军区独立团发展而来,可以推测架子团扩充为主力团的数量肯定不足100个,甚至可能只有几十个、十几个。
05
架子团为什么很少成为主力团?
去往东北的架子团为什么很少扩编为主力团呢?我们可以从党中央在随后的战略部署调整中了解到这一点。
中央作出向东北派出架子团的决定是在1945年9月14日,当时去往东北的部队并不多,像山东军区部队,虽然中央早已要求山东军区跨海向东北运送部队,但山东两个月内迟迟未动。当时东北主要以李运昌、曾克林的冀热辽部队和周保中、李兆麟抗联部队扩编的东北人民自卫军为主。曾克林向中央汇报在东北扩兵很容易,因此中央才向东北派出以架子团为主的部队,力图在到了东北再扩兵。
9月17日,一直敢于直言的黄克诚获悉中央只往东北调拨了少量部队时,大胆就东北的战略献策进言,毅然向中央发电,提议:“东北要多派部队,派主力部队去,去10万人最好。”
中央经过研究后作出了 “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新战略方针,以山东军区和新四军3师为主的主力部队开始大规模向东北进军。
所以,在我军以如此规模的主力部队进军东北的条件下,通过组建架子团的扩军方式事实上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再搞了。尤其是承担了组建30个架子团任务的山东军区,第1、第2、第3、第6、第7师主力,第5师一部全都去了东北,滨海、胶东、渤海军区主力部队全部挪窝,鲁中军区走了多半,已经给了东北较为充分的兵力支援。
而且去往东北的部队,多数都是老红军和八路军115师的老部队,它们在中央苏区和抗日根据地都有十分成熟的扩红建军经验,往往拉出去一个连排,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就能带回来一个营、乃至一个团,用主力部队扩军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架子团。
(具体可参考电视剧《亮剑》独立团分兵后的故事情节,虽是虚构的剧情,但较为直观生动形象。)
所以,当主力部队开赴东北后,陆续进入东北的架子团中的干部很有可能作为主力部队的一员,被充实进主力部队并协助主力部队扩军了,因此东北我军并没有以架子团作为扩军的主体。
架子团的干部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都融入东北野战军这个大熔炉中,保证了部队作战和发展的需要,使部队不断发展壮大,最终锻造成了一支百胜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