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长津湖战役的人知道,我军在此役中歼灭了美军王牌部队--陆军第七师第三十一团,创下了志愿军一次战役成建制地歼灭美军一个加强团的范例,震惊世界。
创下这个战绩的我军主战部队,是彭德清指挥下的第九兵团第二十七军。
长津湖战役立奇功
美军的这支部队的前身,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勇攻入俄国西伯利亚,因而被美国总统授予“北极熊团”荣誉称号。
在朝鲜战争中,这支部队--The 31st Regimental Combat Team of US army,成为“联合国军”的一支团级作战队。
“北极熊团”的兵力约三千人,包括2个步兵营、3个炮兵连,以及配属的南朝鲜军队600人。拥有重迫击炮、野战炮、防空炮,以及M3半履带车、M24霞飞坦克等机械化武器装备。
在长津湖战役,“联合国军”的主力部队是美陆战第一师和步兵第七师。
按照我军的作战计划,由第九兵团第二十七军与第二十军攻打敌军主力部队,战斗目标是围歼。
战前,我军各部秘密进入预定作战位置。
1950年11月27日深夜,战斗打响。
按照作战计划,第二十七军军长彭德清指挥所部分头同时发起攻击:第七十九师的目标是柳潭里的驻敌美陆战第一师,第八十师的目标是新兴里的驻敌美第七师第三十一团。
从而,将敌军成功分割,形成合围之势,利于歼灭。
但是,由于美军装备精良,火力强大;而我军武器装备落后,军需物资供给紧张。
特别是当时气温已达零下三四十度。这对缺棉衣、少军粮的我军官兵是重大的考验。
因而,战斗异常惨烈,阵地反复易手,双方胶着、殊死激战,伤亡很大。
经过判断战况,彭德清决定临时改变战术,计划集中兵力,先攻下力量较弱的新兴里的驻敌美第七师第三十一团。
当时第九兵团副司令员陶勇也赶到战场助阵。
于是,彭德清调集了八十师和八十一师的主力及全军炮火,于11月30日的夜里向敌军发起猛攻。
经过我军官兵的英勇顽强奋战,到了第二天天亮时,敌军已溃乱,只好在空军掩护下进行全力突围。
我军则沿途实施层层拦截阻击,一直打到长津湖边,终于歼灭了这支敌军。团长麦克莱恩上校被击毙,“北极熊团”团旗被缴获。
照片说明:195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部分指战员在朝鲜江源道紫霞洞兵团指挥所前合影,左二为彭德清。
我军在长津湖战役开局的战绩,令“联合国军”胆寒,也震惊了世界。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彭德清率部先后参加了多次重大战役,战果出色。他也因而荣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两枚、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一枚。
美军在长津湖战役失去了第七师第三十一团,声誉扫地。后来,战死的第二任指挥官费斯中校被追赠美国最高荣誉勋章,第三十一团被追赠海军总统奖章。
戎马半生声誉隆
其实,在长津湖战役之前,彭德清已是我军一位军事经验丰富的将领。
他是福建省同安县人,出生于1910年。
16岁时,他就参加了当地农民协会和农民赤卫队,在革命战争中不断成长。
土地革命时期,他在闽南打游击,后来转战苏中,挥戈鲁豫,纵马江淮。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闽南抗日义勇军独立大队长、新四军教导总队二大队教导员、一师三旅七团团长兼政委、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苏中军区一师三旅旅长、华东野战军四纵十二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二军和第二十三军副军长。参加过苏中战役、枣庄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等著名战役。
他带兵有方,率领的新四军一师三旅七团被誉为“劲旅”。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彭德清于1954年调任华东海军副司令员,后来担任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兼福建基地司令员、政委。
在此期间,他继续发挥军事才干,参加指挥了解放一江山岛、炮击金门海战。
同时,他对人民海军的建设、沿海岛屿的解放,以及东南沿海国防的巩固,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衔时,彭德清被授予少将军衔。
而且,他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转战现代化建设战线,再建殊勋
1965年,彭德清调任国家交通部副部长。
从此,他告别了军事领域的领导工作,转入现代化建设战线。
在此期间,他领导工作出色,有口皆碑。
首先是"阿波丸"号沉船的打捞工作。
"阿波丸"号是20世纪40年代的日本一艘万吨远洋油轮。
1945年3月,日本军队用"阿波丸"号在新加坡装载了从东南亚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驶回日本。
不料,该船行至中国福建省平潭海域时,被正在该海域巡航的美军潜水舰"皇后鱼号"发现,遭到数枚鱼雷袭击后迅速沉没。
结果,二千余名名乘客、船员全部葬身大海。
据说该船上还装载有日本从东南亚掠夺的大批资源宝藏:40吨黄金、12吨白金、40箱珠宝和文物、3000吨锡锭、3000吨橡胶、数千吨大米。还有说包括无价之宝“北京人头盖骨”。
可惜这一切都沉入大海,成为历史之谜。
由于当时该船属于民用船只,因而日本向美国军队提出赔偿要求。但随着“二战”后的局势发展,最后不了了之。
1977年开始,我国由海军和交通部联合,在此海域进行"阿波丸"号沉船打捞工作。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海区水深最深、海域风浪流速最大的一次打捞工程作业。
这个消息惊动了世界,而且许多国家认为中国根本没能力完成这项工程。
在我国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精心周密的部署和安排之下,打捞工作层层推进。
这次打捞作业,历时约三年,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这次工作中,我国大胆突破,并且进行科研攻关,培养了一支海上救捞队伍,推动了我国救助打捞事业的迅猛发展。
1979年中美建交后,台湾海峡的形势日趋缓和,于是恢复台湾海峡南北通航提上日程。
彭德清多次专门主持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和安排。
1979年5月27日,"眉山"轮首航台湾海峡。
从而,封锁了三十多年之久的台湾海峡航线通航获得成功,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1981年,彭德清出任共和国第七任交通部部长。
此前,交通部构想,利用香港的资金、技术等,与内地土地、劳动力等优势结合,在广东宝安县建立工业区,以推动我国交通航运现代化、促进宝安以及广东省的建设。
随即,彭德清和交通部外事局负责人袁庚,被分别任命为招商局董事长、常务副董事长,负责这个开天辟地的项目。
在彭德清的主持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大胆探索,终于将一个偏僻荒芜的小渔村,开发建成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
随之,引进外资项目、投资额迅速增加,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平安保险等陆续在蛇口工业区创立。
蛇口工业区作为一个“试管”,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金戈铁马战场到现代化建设战线,从开国少将到执掌交通部和招商局,彭德清不断开拓奋进,一路驰骋,功勋卓越。
更加令人敬佩的是,彭德清虽然少年辍学,出身于行伍,戎马半生,但是他很注重科技、学术。
例如他推动了《中国航海史》、《中国船谱》和《中华海魂》等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
1999年,彭老不幸病逝,享年90岁。
在此,以彭老在八旬高龄时写的一首述怀诗句,表达缅怀、敬仰之情:
“岁月易逝丹心在,理想信念将永存。”
这也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