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1月4日,红七军团与新组建的红十军以及地方武装进行了一次合编,红十军团从此诞生,下辖第十九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在方志敏的指挥下进行机动作战,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可惜,1935年1月,红十军团才刚刚成立不到三个月,就在前往赣东北苏区的时候被打散编制。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把时间拨回1934年。
红十军团成立之后不久,蒋介石就意识到了这个军团的威胁,紧急命令浙江保安司令俞济时带领11个团前去围剿红十军团。
红十军团在方志敏的带领下,通过游击战的方式对前来围剿的国民党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原本战况不错,直到谭家桥伏击战爆发。
当时红十军团正在往谭家桥方向前进,方志敏得知身后有国民党军王耀武率领的补充第一旅紧追不舍的时候,就决定要在乌泥关对其进行伏击,这样一来可以打击敌人士气,二来可以补充武器装备。
12月23日晚上,红十军团开始在谭家桥公路两边设伏,第十九师埋伏在公路右侧,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埋伏在公路左侧,
12月24日上午,王耀武的补充第一旅开始进入伏击圈。
王耀武十分谨慎,派前卫团慢慢进行搜索,当搜索部队到达第十九师埋伏阵地前时,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决定发起攻击。
可是这样的决定过早地暴露了伏击圈的存在以及部队的火力,王耀武的前卫团一触即退,迅速回缩,后面的大部队得知消息后开始迅速迂回,攻击了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一师的阵地,占领了乌泥关高地,第十九师见状不得不回师救援。
这样一来,一场伏击战被打成了遭遇战,红十军团最终被击败,损失了大量战士和干部。
1935年1月,方志敏带领红十军团退回赣东北的过程中,在怀玉山被围攻,敌方调集了10万人进行包围,红十军团力不能战,只有粟裕带着大约800人的少量部队在方志敏的命令下抢先突围。
就在粟裕离开后不久,国民党军的包围网形成,切断了之前粟裕走过的退路,红十军团陷入苦战,最终几乎全军覆没。
方志敏在1月被国民党逮捕后处决,他手下三个师的师长,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第十九师师长——寻淮洲
寻淮洲出生的时候体弱多病,家里又贫苦难当,谁都不会想到,他会成为日后红军里耀眼的新星。
1928年,寻淮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路从最基础的士兵做起,一步一步做了副班长、排长、连长、团长。
1930年,蒋介石对红军发动第一次围剿,寻淮洲率领红100团主攻,身先士卒屡建奇功,战后被升任为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师长,继续参加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战功赫赫。
1933年10月,寻淮洲升任红二十一军军长,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牵制了敌人兵力,获得中央军委嘉奖。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12月,寻淮洲被任职为红七军团军团长,这一年他才21岁,在我们现在看来还是个年轻学生的年纪,他已经成长为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创下了历史纪录。
1934年11月,红十军团成立了,红七军团被改编为红十军团下辖的第十九师,寻淮洲也从军团长变成了师长。
但这不影响他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他带领部下进行机动作战,连续打了好几个漂亮仗,包括在安徽分水县击败王耀武率领的补充旅。
王耀武率领的补充旅听起来似乎是杂牌部队,其实是蒋介石嫡系的精锐部队,装备精良,干部都是军校的毕业生,士兵训练有素,但依然败给了寻淮洲的第十九师。
就在寻淮洲准备继续大展拳脚的时候,却接到了中央军区的命令,不得不回师与红二十师、红二十一师会和,在红十军团军团长刘畴西和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的带领下,与敌人进行军团作战。
1934年12月14日,红十军团在谭家桥伏击战中的对手是补充第一旅,旅长正是之前被寻淮洲击败过的王耀武。
可是这一次,寻淮洲的第十九师没有被放在主攻位置,实力较弱的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一师反而作为主攻,这两支部队战斗力不如第十九师,战斗开始后又遭到敌军主力攻击,连高地都被敌人占领了。
寻淮洲见状,率领第十九师发动反攻,自己亲临前线带头冲锋。
可惜由于第十九师不在主攻位置,出动得又晚,最终还是因为丢失了主要阵地而不得不全军撤退。
寻淮洲在冲锋过程中腹部中弹,随后失血过多,伤重不治而死,享年22岁。
第二十师师长——刘畴西
刘畴西1897年3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2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以及伏龙芝军事学院,以作战英勇悍不畏死闻名。
1925年2月,刘畴西所在的黄埔军校第一教导团跟叛军交战,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阵地几度易手,持续交战了近8个小时,刘畴西和他的战友们接连打退了叛军5次攻击,甚至还率领连队进行反击,在战场上被一颗子弹击中了左臂。
当时刘畴西并不在意,经过简单包扎之后继续参战,战斗结束之后,刘畴西的左臂已经因为静脉破裂而不得不截肢了。
其他人为他感到惋惜,但他毫不在意,认为自己的命都可以豁出去,只要能打倒叛军,区区一只胳膊算什么,一只手一样可以革命!
1929年,刘畴西前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进行学习,攻读马列主义著作,提高军事能力,还学会了俄语。
第二年他回到中国,担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八师师长,参与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因为战绩斐然、作战英勇,加上独臂的特点,被军民称为“独臂将军”,连敌人都对这个称号十分熟悉。
1933年3月,刘畴西前往闽浙赣军区,担任红十军军长,与方志敏一起配合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次年,红十军团成立,刘畴西的职位从红十军军长变成了红十军团军团长,兼任第二十师师长。
1935年1月中旬,红十军团经历了谭家桥之败后,在返回赣东北苏区时遭到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刘畴西和方志敏在包围圈中反复冲杀,依然无法突破重围。战斗结束时,刘畴西右手被子弹击中,与方志敏一同被俘。
蒋介石得知刘畴西被俘的消息后非常重视,他记得这个名字,因为刘畴西是黄埔一期毕业生、黄埔同学会总务科长、名震朝野的“独臂将军”。
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校长,对刘畴西的能力十分欣赏,于是蒋介石特别叮嘱手下的驻赣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一定要把刘畴西争取到国民党这边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黄埔军校里曾经跟刘畴西交好的同学、老师纷涌而至,劝降刘畴西,帮他“权衡利弊”,顾祝同也亲自来了三次,许以高官厚禄,可是刘畴西全都拒绝了。
1935年8月6日的一个早上,刘畴西与方志敏一起被带到南昌百花洲下沙窝刑场,英勇就义。
第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
历史上关于胡天桃的记载很少,我们不知道他出生在哪里,也不知道他的准确年龄,他没有家人,也没有人来领建国后发给烈士家人的抚恤金,但是从其他人的嘴里,我们能想象得到,他是一个怎样英勇的汉子,一个怎样坚决的共产党人!
1935年1月,红十军团几乎被全歼,大部分将士都牺牲了,胡天桃作为第二十一师师长,眼见大势已去时本来是想自杀的,可是没有成功,战后被国民党军俘虏。
敌方将领王耀武负责审讯胡天桃,当他见到胡天桃的时候被惊呆了,根据王耀武的回忆,胡天桃身上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单衣,裤子破烂不堪,两只草鞋颜色都不同,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干粮袋,除了这些外一无所有。
如果不是被别人指认出来,王耀武很难相信眼前这个人是第二十一师师长,而不是一个普通士兵。
新中国成立后,王耀武作为特赦战犯被释放,他讲述了自己在那次审讯中跟胡天桃的对话。
王耀武许诺胡天桃在国民党也可以得到重用,胡天桃则认为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是最重要的,王耀武反驳说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胡天桃不为所动,他认为没有压迫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而他愿意为共产主义牺牲。
王耀武穿着国民党配发的笔挺军装,看起来正气凛然,可是在关于中国前途和人民幸福的讨论中,他被眼前这个破衣烂衫的红军将领说得哑口无言。
为了问到红军的情报,王耀武甚至主动提及可以保护胡天桃的家人,胡天桃的回答是:我没有家人,不需要保护。
最终,王耀武没能从胡天桃口中问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无论问什么,胡天桃只有一个回答——不知道。
王耀武只能把他押到上级俞济时手里,俞济时下令枪杀了胡天桃,这位英雄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
胡天桃的人生就像历史长河中的一叶孤舟般飘荡起伏,他以一个孤儿的身份参加革命,没人知道他的来历,可现在,大家都知道他的结局——为了保护红军,为了解放人民,为了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为了迎来一个没有压迫的社会,他贡献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