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中有个情节令人难忘:志愿军战士吃冻土豆,生生把牙崩掉。很多观众看到这儿,瞬间泪崩!你知道吗,缺少热食,是造成志愿军大量非战斗减员的重要原因。
电影《长津湖》剧照
由于军队这一武装集团的特殊性,各国军队都重视战时热食保障。俄罗斯军队的热食,主要指汤菜、茶水,主食配以面包。通常情况下,每天供应三餐,条件不允许时,每天至少供应两餐热食、一餐干粮。美国军队热食主要由成品、半成品加工而成,装备有野战厨房、野战面包房和单兵加热装置,规定前方作战人员应保证每天两餐,至少一餐,后方地域人员每人保证三餐。根据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等原因,我军要求部队平时一日三餐吃热食,并规定作战部队每天不得少于两餐热食。
在野战条件下,野炊是保证热食供应的唯一途径。在抗美援朝战场,志愿军没有野战炊事车,野炊主要是靠“埋锅造饭”的传统办法。志愿军出国前就准备了5000口行军锅,这是当时最主要的野战炊具了。
但是,埋锅造饭这种传统的野炊方式不仅携行不便,而且在特殊地域和季节,特别是在高寒地区,挖灶台都成为问题。埋锅造饭不仅加工制作时间长,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夹生、窜烟,制作的饭菜质量不高等问题,卫生难以保证,官兵食用后还可能导致胃肠疾病。
行军锅
而更要命的是,埋锅造饭在战场上极不安全,因为生火冒烟会暴露目标。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尤其是运动战阶段,由于志愿军没有制空权,部队白天隐蔽防空,夜行昼伏,有粮食也难以生火做饭。为了防备空中无时不在的美军飞机,志愿军前线部队严格控制火的使用。没有了篝火炉灶也就没法加热食品,没有热水能喝。很多时候,志愿军都是吃一口干粮袋里冻得硬邦邦的炒面,再抓一把地上的积雪解渴。在第二次战役中,第九兵团的将士们少则三天,多则九天没有吃过一口热饭。哪怕每天有一杯热水,情况都大不一样。
为了便于携带,炒面成了志愿军的主要口粮。在滴水成冰的冬季战场上,志愿军虽然有了炒面,但是吃仍是大问题。有时候炒面也没得吃,只能用冻土豆来充饥了。据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杨成武将军回忆:“在入朝初期,第二十兵团部队许多连队一连十来天吃不上一顿热饭,睡不上一次‘干燥的觉’。随身携带的干粮要带到前线去,不敢轻易吃掉。四两米加上自挖的野菜,就是一天的伙食。”
参加过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二十七军七十九师某部指导员邹世勇回忆:当时他们背着一口袋土豆,却不敢生火。一点点火星,就能引来敌机的轰炸。邹世勇只好带上人,冒着生命危险,将土豆背到附近一户朝鲜老乡家煮熟。等他们再次把土豆背回来,土豆已冻成一个个冰疙瘩,啃不动。战士们只好把冰疙瘩夹在腋下、捂在胸前,化一层,便赶紧啃一点儿,再化一层,再啃一点。“28天,我们没喝过一口热水,就是吃干饼、吃雪。冰天雪地,别说喝水,睡觉都成问题。这一点,敌人比我们好得多。敌人在后方可以支帐篷,由于不担心空袭,敌人可以挖工事,即使地是冰冻的,他也敢生火。到了晚上,钻到鸭绒袋里面去睡觉。”
志愿军战士以土豆充饥
据《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需勤务》记载:“第二次战役,部队轻装急进,迂回敌后,运输线延长,补给更为困难,饿饭现象更为普遍。东线气候严寒,第9兵团给养不足,热食保障困难,是冻饿减员的重要原因。”
我军从1952年开始研制炊事车,限于当时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到60年代初才研制并装备了野战马拉炊事车。因此,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仍使用传统的“埋锅造饭”。
衣食无忧的美国兵
我们的战士在啃冰砣!
到了第五次战役后,转入阵地战,部队进入坑道作战,伙食有较大改善,后方部队可以吃热饭、饼干和少量的罐头。一线部队不能生火,除了夜间炊事员可以从后方送上一顿热饭之外,只能吃饼干或者干粮,由于轰炸,还是会断顿,但情况比刚入朝的时候要好很多。后来,为了保证部队及时吃上热饭热菜,前沿连队改变了过去从后面坑道送饭菜的做法,在坑道口搭建小伙房,班排分散做饭。
志愿军官兵在坑道里包饺子
从1952年起,志愿军物资供应全面好转。到1953年,志愿军将士吃热食已不是奢望了。即便如此,志愿军的给养和美军比仍是地下天上。但是,就是这些最可爱的人,不叫苦、不抱怨,抛洒热血,硬是打得那些吃饱穿暖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佬没了脾气!
志愿军以雪代酒庆祝胜利
在20世纪70代以前,埋锅挖灶一直是我军部队野炊的基本技能,80年代以后,我军逐步装备了面包加工车、炊事车等,提高了热食保障效率。随着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的提高,野战炊事装备和单兵野战食品不断改进,部队热食供应大大改善。今天,我军不仅有新一代野战炊事车,适合高原高寒地区的高原野战给养器材和保温器材,也有新型单兵自热食品(野战口粮),边防官兵用新装备的自热火锅在-20°C的天气里照样开涮!我们的战士们在任何条件下也不用担心吃不上热食了!
亮相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的我军新一代XCT97A型炊事拖车
单兵自热食品
海拔4500多米,边防官兵吃上了自热火锅
(作者系军史专家)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作者:徐平
编辑:马艺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