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1950年1月—2月,我军发动滇南战役,基本全歼了盘踞蒙自、元江的国军第八军、第二十六军,只有李国辉、谭忠两个团逃到缅北,于当年4月在大其力会师,两军合计仅1500余人。
经过商议,残军打出了“复兴部队”的旗号,由李国辉任总指挥兼709团团长,谭忠任副总指挥兼278团团长。没多久,又有不少逃到缅甸的国军散兵游勇加入,不到两个月,部队发展到了三千多人。
国军残军发展壮大,很快引起了缅甸人的不满,三番五次地要求残军撤出大其力,都被李国辉拒绝。1950年6月,缅军集中重兵猛攻大其力,却在金三角山区被残军杀得大败,震动了整个东南亚。
蒋介石得知此事后,大为高兴,马上安排第八军老军长李弥潜入缅北,受命指挥残军。
“金三角作战”的胜利和李弥的离台来缅,造成了残军扩充的良好机会。从西双版纳逃出来的当地反动头人、恶霸以及一些土匪武装也纷纷前来加入“国军”,泰、缅、老边界一些支持“国民政府”的华侨子弟也“投军从戎”。
到1950年底,逃缅残军已发展到1万余人,李弥将这批人整编为“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第26军,下辖193师和93师。
1951年4月中旬,按台湾方面的指令,李弥指挥残军分四路大举进犯云南,趁虚连克耿马、勐海、镇康、沧源四县,号称“反攻大陆的首场大捷”。
但从淮海战场上逃脱的李弥却给部下浇了一盆冷水:解放军还是淮海战役的解放军,他现在的部下根本比不上当年纵横山东的第八军。如果继续北进,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可是,刚刚攻入国境,又怎么能够撤退?台湾方面也不好交代啊!于是,李弥坐镇孟茅,命令部队构筑工事,组织防御,准备应付解放军的反击。
7月,我云南军区迅速集中七个团的兵力反击,李弥立即下令全师退却。尽管李弥进得谨慎,退得迅速,但其四路人马也有800人被歼。虽未伤元气,但李弥也尝到了滋味。
尽管这次“反攻大陆”为时短暂、虎头蛇尾,可居然也让蒋介石心花怒放,认为残军可用,于是派400多名军官、特务空降到金三角,重新整编部队,使台湾方面完全控制了这支残军,又经过两年发展,残军居然发展到了1.85万人之多。
看到麾下有那么多兵马,空降到缅北的参谋长李则芬心里乐开了花。李则芬是陈诚的亲信,一心想把缅北残军纳入土木系势力范围,可这支部队基层官兵大部分是他李弥招的,台湾空降军官初来乍到,威信不高,要立威,第一步就是打胜仗。
李弥对此坚决反对,认为残军之所以能顺利在缅北立足,主要就是能在缅军、缅北少数民族之间保持平衡,如果目前贸然和缅甸政府开战,那么后果相当严重。
无奈李则芬根本听不进去,调集兵力夺取了萨尔温江几个渡口,并控制了部分滇缅公路,威胁重镇腊戍、景栋,把缅军给惹恼了。
1953年3月,缅军集中重兵再次进攻残军,残军在孟布固守待援,与缅军血战20多天,取得了胜利,缅军第二次进剿宣告失败。
此战,缅军阵亡550人,伤1382人,残军阵亡仅52人,伤219人。可是,虽然国军在战场上算是取得了胜利,但没想到在政治上算是彻底失败了。
缅甸政府在进剿的同时,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在1953年4月的联合国大会上,缅甸代表把战场上缴获的武器摆在联合国大会的会场,控诉残军侵犯缅甸主权,多数成员国纷纷指责国军的行为。
一向看重国际舆论的蒋介石不得不考虑残军撤退问题。1953年11月18日,残军开始撤往台湾。到1954年3月,“反共救国军”总部、93师、193师,“云南省政府”直辖的第4纵队、10纵队、第18纵队、第21纵队,共5472人,另有家属1030人,撤到台湾。
大部分人不愿意撤退,有五千人在1953—1954年集体向我云南边防部队投诚,更多的人则对前途灰心丧气,脱离队伍。到1955年时,残军只剩下3800多人了。
留下来的残军中坚力量是93师,师长彭程是李弥的老朋友彭佐熙的侄子,算是李弥的世侄。李弥在撤退前,曾要求彭程“保全实力,等待时机”。因此,93师只撤走了一些老弱病残,有战斗力的人员基本留了下来,成为第二批滞缅残军的骨干力量。
李弥走后,台湾派柳元麟接管了这支残军的大权。
柳元麟,浙江慈溪人,黄埔四期毕业,因为与蒋介石是同乡,柳元麟在1949年之前长期在侍从室工作,一路晋升到中将警卫旅旅长,颇得蒋介石宠信。
抵达金三角后,柳元麟首先成立了总部,自任总指挥,然后就是整编队伍,把残军编为第一到第三军,每个军下辖3个师,总部直辖警卫师,一共10个师和7个独立团。别看架子很大,残军实际人数只有3824人。
师以下设团、大队、分队,实际上一个师只相当于正规军营级建制,按实际兵力计算只相当于一个连。
按说这支不到四千人的残军是很难发展的。但是,此时缅甸境内的一些地区,反政府的游击武装发展起来了,缅甸国防军整天忙于应付这些游击队,无力顾及残军,使柳元麟暂时得以休养生息,整饬内部。
在对外关系上,柳元麟也遵从李弥入缅早期的方针,尽量不去刺激缅政府,积极争取当地土司、头人和群众的支持,逐渐站稳了脚跟。部队也发展到了8000多人,新建第四、第五军和西盟军区。
没想到,才过了不到6年,柳元麟在金三角有滋有味的小日子就到了头。
1960年底至1961年初,中国边防部队与缅甸国防军在中缅边境金三角”地区前后两次实施了联合清剿国民党残军的作战行动,史称中缅联合勘界警卫作战。
在作战中,残军重要据点孟百了、江拉被我军攻占,第三、第五军遭受重创,丧失了30多万人口、3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柳元麟被迫实施“保山计划”,退入老挝境内。
1960年底,缅甸政府再度向联合国控告侵略,在舆论压力之下。蒋介石再次迫于压力,下令残军撤退台湾。
可是,有人不愿撤。第3军军长李文焕和第5军军长段希文就是其中的骨干。
李文焕,号彩然,1919年出生在云南省永德县一个大商人家庭,早年向其父要了一万银元买枪买驮拉人马,在中缅边境走私,很快发家致富。1943年和佤邦首领带礼品到昆明晋见龙云,被委任为佤山区守备副指挥。
卢汉在昆明宣布起义后,李文焕曾接受和平改编,但要求解放军不能进驻镇康县城,遭到我军拒绝。1950年4月,李文焕率部外逃,投靠残军,1951年被李弥委任李为“第8纵队”司令,柳元麟入缅主持残军后被委任为第3军军长。
可以看出,李文焕是草头王出身,荒山莽林野惯了,哪能去台湾受约束管辖?再加上他所带的第3军绝大部分是镇康、永德的子弟兵,根本不愿意离开故土。
段希文,云南省宜良县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19期步兵科,后分配到鲁道源的58军,从见习连长一路升任205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司令。
1949年年底,205师在广西被我歼灭,段化装士兵逃到广州。1951 年从香港潜入缅北,被李弥任命为“军政大学“军官大队大队长,这以后青云直上,直到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
段希文虽为蒋介石打杀多年,但无论在滇军还是在鲁道源的部队,都是杂牌旁系,吃苦受累多是小事,受气的事可叫人受不了。因此他明白如果自己去台湾会是怎么样子。
柳元麟不愧在侍从室为蒋介石服务多年,深谙蒋介石惯用的分而治之的策略。他一面组织总部和第1、第 2、第 4军的部队撤往台湾,一面亲自跑第3、第5军,拉拢底下师长、团长。
第3军14师官兵是非镇康、永德籍的残军,自忖在李文焕的旗帜下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经柳元麟一劝,各个都同意去台湾。李文焕第3军留在金三角的部队就只有13 师、8纵和独8团了,共1100人。
第5军有3个师,16师大部是原93师的老兵,20师主力是段希文从“军政大学”带出来的华侨青年,19师原是金三角头人武装。
柳元麟向他们承诺:愿意去台湾的,军官一律保送去美国留学,士兵一律保送去台湾上学、或者学技术,包分配工作。不到十天,段希文的第5军只剩下20师一个团加19师,计900人马。
李、段二人合兵一处,又收拢了部分散兵,总算凑了两千五百来人。目前缅甸政府对他们追杀甚急,老挝政府也不欢迎他们,派兵监视。
放眼周边,也只有泰国当时和蒋介石政权关系较好,愿意接纳残兵了。1961年底,李、段率部撤到泰国北部山区,选中美斯乐扎下大本营。
美斯乐是一个阿作人和僳僳族混合居住的村子,它北距泰缅边界15 公里,东到清莱70公里,地处偏远,三国政府基本鞭长莫及。而且物产丰饶,正适合部队驻扎。
为生存计,段希文、李文焕在扎下营寨后也连忙组织部队一边修建营舍,一边生产自救,部队居然又恢复到近四千人。
当时,蒋介石在台湾发起了“勿忘在莒”运动,并亲自制定了“国光计划”,计划先派遣更多特务到大陆窜扰,建立“游击根据地”,再找恰当时间部署大部队登陆,实现“反攻梦想”。
恰在这时,蒋介石看到了看到泰国政府转来的报告,才得知遥远的金三角地区居然仍有四千人马效忠“党国”,别提多高兴了。
三个月内,“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沈之岳来了,“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蒋经国也来了,答应拨给残军武器和资金,并请段希文到台北商议“反攻大陆、建立滇缅根据地”的“大计”。
段希文在台湾转了一星期,反攻大陆的希望没点燃,反而看到了回台残军悲惨的现状:
前两批回台湾的残军达九千多人,除三百人被挑选进海军陆战队服役外,其他人组成了施工队,先修台中、高雄、台南的军用和民用机场,接着修台湾中部的横贯公路,然后修石门水库,十几年来一直与山石尘泥打交道。他们每天要干10 个小时,劳作都是肩挑背扛,十分繁重,简直就是服苦役的犯人!
大多数人没有婚娶,没有机会接触社会,也很少有人愿同他们结婚。更惨烈的是,在石门水库建设中,炸药队奉命炸山筑坝,炸药放量太多,轰地一声,残军一次就死了上百人。修完石门水库后,残军又被调往澎湖修建跨海大桥。
士兵如此,那些军官日子也没好到哪去。残军的师长、团长、纵队司令,到了台湾后一律不认,按1950年1月1日前的最高军衔认定待遇,并且一律退役,等于抹杀了他们在金三角多年分奋斗成果。
金三角残军的鼻祖李国辉到台湾后以上校的军衔退役。没多久被人揭发其在金三角早期倒卖军火养军队一事,李国辉遂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两年后,李国辉的旧部和河南籍立法委员、国大代表,纷纷向国防部、军法局和大陆工作处求情,最后李国辉才得以特赦。出狱后,李国辉靠养鸡为生,生活困窘。
段希文的老部下、原第5军20师师长朱心一,之前在战斗中左腿负重伤,随撤台残军来到台湾,本想在台湾治好腿伤后再返金三角,不料到台湾后,他却收到以少校军衔退役的命令,只能拿退役金在基隆开个米粉店糊口,专卖云南风味的米线、饵丝等食品。
刘占,段希文底下最能打的营长,在孟山战斗中曾高喊拚刺刀,带队通过肉搏打垮了缅军一个营。回台湾后,刘占奉命带队修筑石门水库,在前面提到的事故中身负重伤,左臂被炸断。台湾方面只给他微薄的退役金和补偿金,刘占拿着这笔钱在租金便宜的台北碧潭开杂货店谋生。
就连原来的老长官李弥,日子也不太好过。李弥是极力反对撤军的,为此还几次跑去曼谷说服部下抵制撤军决定。在柳元麟接任残军总指挥后,李弥又试图在残军中发动倒柳运动,被蒋介石忌恨,强行召回台湾。到了台湾,李弥彻底赋了闲,就连虚职也没拿到。
段希文去探望李弥,李弥叮嘱道:“你要记住,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我们这帮人在金三角如鱼得水,来了小岛后啥也不是,你可不能上当,再带着弟兄们来台湾。”
此次台湾之行,段希文、李文焕各拿到了两万美金,蒋介石还当面许诺,以后只要残军持续有反攻动作,台湾方面每个月将接济至少5万美金。
回金三角后,段希文派百余人进入缅北的邦宏、西则地区,李文焕派40余人进到滚弄附近,接着各派十余人袭扰境内的耿马、孟连,虽无获,但无险,平安而归。
可是当他们再伸手要补给时,台湾坚持一定在做出“成绩”时方可补充。无奈,1966 年3月12日,李文焕部袭扰我镇康,入境6人在蚌孔被全歼。同年9月30 日,段希文部一小分队入境,在畹町县的邦达被俘4人,击毙12人。
不久,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到1966年12月,台湾那边停止发放补助金,残军又陷入了经济拮据、衣食无着的困境。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1965年5月,预定参与“国光计划”的部队在高雄外海进行登陆演习,然而一艘载有五辆两栖登陆车的登陆舰突然沉没,七十多人被淹死,大规模登陆演习遂被叫停。
同年8月6日,我军南海舰队在东山岛以东海面击沉国军海军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小型猎潜舰章江号。11月13日夜至14日晨,解放军在崇武以东海面再次大败国军海军,击沉“永昌”号护航炮舰,击伤“永泰”号猎潜舰。
登陆演习不顺,海战接连失利,使“国光计划”无限期搁浅。1966年夏,蒋经国接任“国防部长”,制定了一个规模更小、目标更为有限的“王师计划”,打算用30架运输机运送1个空降营和2个特种作战大队,在福建和广东交界实施机降。
如此一来,泰北残军对台湾方面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台湾方面自然也不会再出钱养这支残军了。
不仅如此,蒋经国还派“国防部情报局局长”叶翔之前往泰北,游说段希文、李文焕和师以上军官回台湾,“另有任用”,并准备派“参谋次长”易瑾、特种作战司令夏超接替段、李,分任正副指挥。
叶翔之对流贼草寇般的段希文、李文焕礼遇有加,谦恭备至,左一个段将军,右一个李将军。然而,段、李二人早已认定老蒋是想把他们拘往台湾,派人来接管残军,所以不管叶翔之嘴怎么甜,法怎么变,段、李都不松口,不同意师以上军官到台湾去“享福”。只是承诺∶如果台湾能够补充相应的经费,段、李愿率部北进云南。
作为老特工,叶翔之不能就此罢休,跌在段希文、李文焕手里。离开第 3 军、第5 军驻地后,叶局长开始分化瓦解段、李二部,大半年内,第3军第39团团长龚兆龙、第5军第9团团长田子荣相继脱离段希文,就连段希文的参谋长马俊国也脱离段部。
叶翔之的紧张活动虽对段、李有所削弱,但终究未能搞垮段、李,当年第二次撤台时的柳元麟没能达到目的,今日的叶翔之也折戟沉沙。
光阴荏苒,岁月如水。自1968年4 月美国总统约翰逊宣布部分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和扩大巴黎和谈开始,越南战争已度过长达4年的最艰难时期。
但是,越战在东南亚,尤其在泰国和缅甸引起的震荡却愈加激烈起来,这就是两国交界处日益活跃的反政府武装和各种民族自治武装。
已如前述,缅甸的反政府武装问题由来已久,四五十年代之交就曾使缅甸政府伤透了脑筋。所不同的是,1961年残军在中缅联合进剿下退入泰北、老北后,一些反政府武装乘虚而入,获得了立足发展之地,闹得缅北鸡飞狗跳。
缅甸方面不得不邀请残军派得力部队进入缅北地区,协助缅军弹压各种土杂武装,维持当地治安。1968年8 月,段希文、李文焕在美斯乐合组联合指挥部后,第3军、第5军分别派军重入缅北,假称为缅甸地方自卫队。
过去残军活动的地盘里,一些反政府武装一听残军打回来了,纷纷撤退。
这时,泰北的局势也激烈地动荡起来,泰老边境的反政府武装急剧膨胀,泰国军方也找上门来了。残军在泰北莱弄山、考牙山帮泰军作战,击败了反政府武装,获得了在泰国“定居”的机会
1970年2月始,泰方与残军经过6次谈判,终于在10月中旬达成协议:
泰王国允许流落在泰北的“国军”以“移民”方式留居泰境,军中青壮人员成建制改编为泰北山区地方自卫队,担任泰、缅、老边境一线的治安、剿共任务。属泰国陆军保安司令部建制,由泰国国防部按月发给薪俸,按需要换发武器装备。
自此,金三角国军成为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