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战区下辖13个集团军,番号为何从第71集团军开始?番号有讲究
众所周知,我军自军改后,设置有五大战区。各战区之下设有陆军领导机构,统一归陆军总部领导。目前,我军共有13个集团军,番号及分布情况如下:
东陆:第71、72、73集团军;
南陆:第74、75集团军;
西陆:第76、77集团军;
北陆:第78、79、80集团军;
中陆:第81、82、83集团军。
图|各战区陆军下辖集团军分布图
大家看了以后估计会很懵,撤销第38、39、54、27等具有光辉传统的集团军番号,启用新番号还是可以理解的,可为何不从第1集团军开始,而是从第71集团军开始?其实,我军的番号是很有讲究的。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颁发了《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明确规定:
番号排列数目为70个军210个师,内中空额,留待今后建立新的军和师时补足。
由此,我军解放战争末期及建国后的番号使用格局定型。
然而,1948年《规定》存在着客观的困难。当时除了东北野战军已经打完辽沈战役,其他野战军都在为战略决战而准备。1949年2月,三大战役结束后,全军才正式开始进行整编。
图|四野主要领导
四野番号使用情况
因而,东北野战军先行整编,启用了第38军至第50军(50军为原曾泽生60军)的番号。
1949年2月,东北野战军正式改称第四野战军。四野整训完毕后,便渡江南下,协助二野、三野作战。
8月,国民党军张轸部在金口起义,启用第51军番号;11月,程潜、陈明仁率部在长沙起义,启用第52、53军番号,合编为第21兵团。1951年11月,第52、53军番号撤销。
1952年10月,四野第44、45军番号撤销,两军合并为一军,启用第54军番号。
同年11月,第21兵团缩编,启用第55军番号,陈明仁仍为军长。
图|华北军区主要领导
华北军区番号使用情况
1949年2月,西野、中野、华野、东野依次改称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华北军区直属中央军委。是故,华北军区与“五野”殊荣失之交臂。
尽管如此,华北军区下辖各纵队还是遵照中央军委命令,依次启用第60军至第68军番号。华北军区番号使用跨度比较大,这是有原因的。
第70军成立于1949年4月,同年11月便裁撤。至于第69军番号,历史上启用了两次,分别是华北军区直属69军、第23兵团缩编后的69军。
第23兵兵团所辖第36、37军,出自董其武绥远起义军一脉。1952年2月,第36、37军调归中央财委编为建筑工程部,番号也随之取消。
图|一野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
一野番号使用情况
1949年2️月,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所辖纵队亦改称为军,依次启用第1、2、3、4、6、7、8军。
后续发展过程中,一野接纳了国民党起义部队,整编了地方部队,番号使用情况如下:
1949年5月,陕南军区部队组建成军,启用第19军番号;
1949年12月,新疆国民党军起义改编,启用第9军番号;
1950年2月,新疆民族军起义,启用第5军番号。
图|二野军政主官
二野番号使用情况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第1、2、3、4、6、9、11纵队及地方部队,启用了第10至第18军番号。
与此同时,桐柏军区及所属部队组建成军,启用了第58军的番号。
1949年5月,陕南军区第十二旅、第十七师合并组建成军,启用第19军的番号。
图|三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
三野番号使用情况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所辖第1至第12纵队,依次启用第20至31军番号。
除了华野的老纵队,第32军给了原胶东军区前方指挥部及其所属部队。
第33、34、35军3个番号,分别给了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张克侠部、何基沣部,济南战役中起义的吴化文部。
图|七大军区时代的18个集团军分布图
上述各军番号,截至2017年4月,仅剩18个番号,分属七大军区:
北京军区下辖第27、38、65集团军;
沈阳军区下辖第16、39、40集团军;
济南军区下辖第20、26、54集团军;
南京军区下辖第1、12、31集团军;
广州军区下辖第41、42集团军;
成都军区下辖第13、14集团军;
兰州军区下辖第21、47集团军。
图|五大战区示意图
结合我军历史,大家就会发现在1948年确定的70个军番号中,至今尚未使用过的仅有第56、57、59军三个番号。
但凡是被撤销的军番号,很少再有重新启用的机会,这是我军的一大传统。
军改以后,我军番号之所以从第71集团军番号开始,也是秉承我军传统。
此外,重新启用新番号,也避免了部队整编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
毕竟,能够保留下来的18个集团军番号,都有着光辉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