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朝鲜三面环海、南北狭长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利于登陆作战。特别是美军具有优势的海军和空军,具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次大规模登陆和朝鲜战争初期仁川登陆的成功经验。而志愿军和人民军没有海军,空军力量也较弱。因此,志愿军参战后,如何防止美军实施侧后登陆进攻,一直是志愿军战略指导上的重大问题。
第二次战役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退至三八线后,战线延长、侧翼海岸暴露加大,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
1、关于朝鲜海防的方针
自第三次战役开始,志愿军和人民军进行的每次战役,都对侧后东西海岸部署了必要的防御兵力,保证侧翼海岸的安全。第三次战役胜利后,适时收兵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担心前进过远,后方空虚,美军乘机在志愿军和人民军侧后登陆,从而造成志愿军和人民军战略上不利的局而。第五次战役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破坏“联合国军”可能在我侧后登陆配合其正面进攻的企图,为防患于未然,先机制敌而提前发起战役。
1951年6月中旬,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后,毛泽东、彭德怀和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也始终把防备美军进行侧后登陆进攻,作为战场部署和各种准备的重要考虑。
6月11日,毛泽东在电告彭德怀6月和7月“不进行大的反攻战役”,考虑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美军不发动侧后登陆进攻。6月16日,彭德怀在致毛泽东的电报中,认为美军如在元山登陆将对我军是重大的压力,估计在7月初、中旬以后有可能实施侧后登陆。
6月23日,聂荣臻在关于朝鲜战场兵力配备问题向毛泽东的请示报告中,也提出了“敌人在元山登陆的威胁未减,我须要控制元山地区,保证我主力侧后的安全”的建议。停战谈判开始后,志愿军在进行第六次战役准备过程中,毛泽东于8月1日致电彭德怀,就第六次战役的兵力使用问题,提出第13兵团所属3个军应“调至第一线积极准备九月战役,而从三兵团及十九兵团中抽出三至四个军接替海防兵力”。
中央军委决定原定9月发起的第六次战役向后推迟后,8月26日又指出“敌人又有企图在镇南浦登陆的消息,因此,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及四十军均应位于原驻地加强训练,并准备对付镇南浦方面的可能登陆”。
9月上旬,苏联将获悉的美军可能进行登陆的动态向中国作了通报(中国又将此通报给金日成),指出:
美军仍继续在西海岸镇南浦地区进行详细的侦察工作,元山附近的岛上亦发现有南朝鲜海军陆战队的侦察活动;美军已将日本横须贺地区建筑为海军陆战队登陆训练演习中心,6月下旬至8月下旬,美军第45步兵师所属部队曾进行登陆作战的演习,美国海军第90混合舰队等也曾参加;驻日本之美第40、第45步兵师师长,于7月和8月均曾率所属军官50人视察朝鲜战场;美空降第187团已由朝鲜调往日本横滨;7月末在日本千岁空军基地发现美空降第188团番号;美军空军有2个战斗轰炸机联队已由美国调至日本,并有2个轻轰炸机联队已由日本基地调至朝鲜战场;美重型航空母舰“艾塞克斯”号已调至朝鲜海面,原驻朝鲜之水雷艇的大部已更换,等等。
据推测:
美军准备在两海岸镇南浦地区或东海岸元山地区进行登陆,在登陆中可能利用的部队,为美军3个师又3个团,加英国海军陆战队、南朝鲜海军陆战队等,共约5个师。其登陆日期将视气象条件是否适合海空军活动而定。
9月9日和11日,中央军委情报部和金日成,分别将上述情况向志司和彭德怀作了通报。金日成并命令朝鲜人民军空军司令王琏,“拿出所有空军力量对付这一情况,配合地面部队打击歼灭登陆之敌”。
彭德怀接到上述通报后,于9月13日在以彭德怀、陈赓、甘泗洪、韩先楚名义给各部的指示中,指出:
美国在战场上虽遭沉重打击,损失惨重,“但未改变其侵略战争政策,两个多月和谈中,阴谋百出,全无诚意,且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炮兵、坦克部队,以四十师、四十五师及两个独立团成立十六军,增加空海军不断举行大演习,企图于我侧后登陆,成全正面进攻”。
针对这个情况,在朝鲜“东西海港布雷和海岸工作,人民军总部已指定专门部队担任”。但纵深仍较弱,因此要求“加强现有阵地和纵深工事,加强东西海岸纵深防御工事,准备随时迎击敌之进攻,消灭敌于纵深内或阵地前”。
2、我志愿军海防体系的建立
为适应战场上的需要和加强中国东北地区海防,中央军委决定,将在华北地区的第11和第16军于9月中旬调至东北地区,其中第16军的第47师进入朝鲜的成兴地区担任海防。
9月17日,中央军委致电彭德怀并告高岗,决定加强朝鲜东西海防,并明确规定了海岸防御的作战方针。指示指出:
“根据最近各方情况,证明敌人在日本之部队似有增加,并对登陆作战之训练甚为积极。我们认为目前最大的顾虑是在东西海防方面。为防敌可能的登陆,确实保证我东西沿海侧后之安全,必须坚决阻止敌人于海上,粉碎敌人任何的登陆企图。必须告诉海岸防御的各部队首长,依据朝鲜特殊的地形,只有采取坚决阻止敌人于海上的方针,才是有效地保证我正面主力阵地之安全。因此必须放弃让敌登陆或诱敌深人面后歼之的方针。望志司根据以上的方针速作具体部署。”
电报同时决定:
一、从华北即调东北的第11、第16军,其中第16军以一个师加强朝鲜咸兴地区海防,进至咸兴、兴南地区,归第9兵团宋时轮、陶勇指挥,配合当地人民军担任成兴、兴南地区海防守备任务,第16军率另两个师,车运至东北通化地区整训待命,在咸兴地区有紧急需要时得军委批准后准备增援该地之作战。第11军车运风城、安东一带整训待命,在西海岸紧急需要时,得军委批准后,准备增援西海岸之作战。
二、为加强东海岸高城、元山、咸兴之线的海防作战准备与指挥,拟建议金首相将现位于高城、元山地区之人民军第7军团与现位于成兴地区的人民军第46师统归志愿军第9兵团宋陶指挥。为便于机动,志愿军第27军北移后,应进至永兴、高原地区集结整训,并与成兴地区之人民军切取联络。责成宋陶担负有效地阻止敌人登陆的完全责任。
三、为积极认真准备西海岸的海防作战,在邓华同志回志司后(邓华此时在北京汇报请示工作),应即抽出韩先楚去西海岸组织海防指挥部,韩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其所指挥的部队为第38、第39、第40、第50军,并与定州和安州线之人民军第14、第105师联络。韩应率第13兵团各军首长切实侦察镇南浦至海州线沿海地形,并与人民军第1、第4军团切取联络,准备随时配合人民军第1、第4两军团阻止敌人在西海岸的任何登陆企图。
与此同时,金日成指示朝鲜人民军空军倾全力参加反登陆作战,“坚决消灭敌人于登陆点,不让敌人登陆”。
接军委上述电报后,彭德怀于9月18日23时复电中央军委并告高岗,完全同意中央军委指示,认为军委的考虑和布置甚好。同时对东西海岸统一指挥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建议,指出:
关于东西海防统一指挥问题,人民军副司令员崔庸健同志十三日由志司回平壤,让其与金首相面商。我们提议以宋陶统一东线海防指挥,西海岸如何统一指挥,请金提出意见尚未见复电,待数日后拟亲往金首相处面商解决之。根据现在情况,似以联合指挥为宜,东海岸除宋陶外,人民军派一副司令(员),西海岸以崔庸健为司令(员),韩先楚为政治委员或为副司令(员),照顾双方似较妥。军委是否同意,盼早示。
9月20日,中央军委致电彭德怀指出:
“关于东西海岸的联合指挥问题同意你的意见,东海岸除宋陶外人民军派一副司令(员),西海岸则以崔庸健为司令(员),韩先楚为政治委员或副司令(员),请你与金首相商定之。”
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彭德怀于9月21日致电金日成,将志愿军担任海岸防御的部队及指挥关系向金日成作了报告,同时提出为随时迎击登陆之敌:
“似应成立两联合指挥所统一东西两海岸指挥,东海岸方面由西湖津至通川统由九兵团正副司令(员)宋时轮、陶勇同志兼任外,另请人民军任命一员任副司令(员)。西海岸方面由安州至海州线,请人民军任命一员任司令员,志愿军韩先楚为政治委员或副司令员,或者以韩先楚为司令员,人民军任命一政治委员,统一西海岸指挥。以何者为宜请斟酌。……上述两海岸联合指挥所正副司令员及政治委员人选如何,统希考虑,并望示复,以便立即组成,进行工作”。
22日,金日成复电彭德怀,同意成立东西两海岸联合指挥机构,提出西海岸指挥所以韩先楚为司令员、人民军第4军团军团长朴正德兼任副司令员;东海岸以人民军第7军团军团长李离法兼任副司令员。
至此,东西海岸防御联合指挥机构全部组成。
西海岸指挥所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任司令员,人民军第4军团军团长朴正德兼任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和人民军第1、第4军团,遂行安州至海州段海岸防御任务。西海岸安州至新义州海防,拟待志愿军第23兵团完成泰川、博川地区机场修建任务后担任之。
东海岸防御司令部由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部兼任,宋时轮兼任司令员,人民军第7军团军团长李离法和志愿军第9兵团副司令员陶勇分别兼任第一、第二副司令员,统一指挥志愿军第9兵团第20、第27军和第16军之第47师以及朝鲜人民军第7军团,遂行西湖津至通川地段海岸防御任务。
3、海防体系的部署调整
西海岸北起铁山半岛南经镇南浦、沙里院、新院里、延安、白川至礼成江口共约565公里,除镇南浦方向和汉川方向马耳山至黄甲山段地形较好外,其他地段均不利于防守,特别是石秀山以北至清川江口段,地形开阔,无险可守;
东海岸南起沛川里北至赴战岭共约286公里,第一、第二线几乎均没有工事,虽多为山地,有险可依,但元山港、兴南港便于敌军登陆;正面西起礼成江口东至高城共约264公里,防御工事有了相当的基础,已经受实战的考验,但平康地区地形平坦、工事较弱,另有个别军的坚固阵地纵深不够大。因此,全面加强防御工事,特别是在东西海岸构筑坑道和永久性的工事,是反登陆作战准备的一项重大工程和艰巨任务。
担任西海岸防御的部队为志愿军4个军和人民军2个军团另2个旅,第一线南起海州沿海岸向北至铁山半岛龙岩浦,展开人民军2个军团另2个旅和志愿军1个军,即人民军第1、第4军团和海防第23、第26旅,展开于海州至清川江口一线志愿军第50军展开于清川江口北岸至铁山半岛龙岩浦一线。志愿军第38军位于顺安、肃川、永柔铁路沿线地区,第39军位于成川地区,第40军位于祥原地区,为西海岸防御的第二线部队。此外,于7月中旬组建集中的志愿军和人民军游击支队,归西海岸指挥所指挥,在大同江以南,载宁江以西,海州以北山区担负清剿匪特任务。
担任东海岸防御的部队为志愿军2个军另1个师和人民军1个军团另2个旅,第一线南起通川沿海岸向北至兴南港以东西湖津,展开人民军1个军团另2个旅和志愿军1个师,即人民军第7军团、海防第24和第25旅、志愿军第16军的第47师(10月初到达)。志愿军第20军位于马息岭、释王寺、新高山以西,马转里以东,佳丽州以北地区,第27军位于马转里、阳德以北及文川里、马息岭地区,为东海岸防御的第二线部队。10月上旬,志愿军第68军接替人民军第5军团正面第一线的防御任务后,人民军第5军团北上进人高原、永兴地区,一面休整,一面担任永兴(虎岛半岛北端)、高原地带海岸防御任务。
西海岸指挥所于10月13日制定出了《西海岸初步作战计划》,东海岸司令部于10月4日召开作战会议,制定了海岸防御作战方案,对所指挥的各部队作战任务和构筑工事的任务作了区分和部署,要求各部按照坚决阻敌于海上的作战方针,在沿海第一线和第二线的重点地区构筑坚固防御工事和作坑道。
各部队均在各自防区开始构筑防御工事,在便于美军坦克突入和空降的地区,均增强了防坦克兵器和高射火器,设置了反坦克,反空降地域。
此外,志愿军第3兵团的第12、第15、第60军置于谷山附近地区,为志愿军总预备队。在中国东北境内,第16军军部率2个师于9月下旬从华北调至吉林省的通化地区,第11军于10月初从华北调至辽东的安东、凤城之线,归东北军区指挥整训待机,准备随时支援朝鲜东西海岸作战。
为了准备空军参战,志愿军第23兵团率第36、第37军共4个师于9月7日入朝,担任修建清川江以北南市、泰川、院里机场任务。
朝鲜人民军空军拟制了出动空军参加反登陆作战的计划,共有90架飞机,其中拉一9战斗机37架、雅克一9战斗机16架、依尔一10冲击机26架、图一2轰炸机11架。预计每架每日出动2~3次。志愿军空军于9月下旬起在苏联空军的带领下,以中国安东地区的机场为基地,以师为单位出动作战,掩护平壤以北铁路运输和机场修建,并在实战中锻炼部队。
战场部署的全面调整,更加适应了停战谈判开始以后战争形势变化的要求,更加适应了阵地战的要求,特别是东西海岸两个联合指挥机构的组成和海岸防御兵力的部署,以及海岸防御工事的开始构筑,完全改变了以前临时指定海岸防御部队的局面,使海岸防御更加有了保证。
“学会阵地攻坚与阵地防御”思想的提出、“坚决阻止敌人于海上”海岸防御方针的确立、东西海岸两个联合指挥机构的组成、战场部署的全面调整,这些,为整个战场的作战并取得胜利作了战略上的必要筹划和准备。
4、抗美援朝后期,对海防体系的巩固
1953年,我志愿军获悉“联合国军”可能会发动新的登陆作战,在此基础上,志司决定对东西海防体系进行加强巩固。
志愿军司令部确定:
以西海岸为筑城第一重点方向,器材供应和运输保障上也以其为重点,要求西海岸在工事构筑上是反登陆、反坦克、反空降,以坑道工事、水泥工事为主,结合野战工事和副防御(水网区、地雷区、反坦克壕等),构成多线大纵深的强固阵地防御体系;以东海岸为第二重点方向,在工事构筑上,主要以坑道上事为骨干结合野战工事和必要的反坦克水泥工事,构成反登陆、反坦克、反空降的纵深的防御体系;以正面为较次要方向,对平康接合部工事进行加固,个别的军阵地加大纵深。
西海岸于1953年1月初,东海岸于2月初,先后开始动工筑城。为完成这一重大而艰巨的工程,志愿军动员了一切可能的力量,从前方到后方,从部队到机关,从步兵到特种兵,都参加了艰苦的构筑坚固防御工事作业。共有17个军另2个步兵师、9个炮兵师、2个坦克师、3个工兵团,平均每天有50万人参加构工作业,从1月初到4月底,全军共出工6000万个。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出动运输器材的汽车共99257台次,占其全部运输力的30%。
施工期间正是朝鲜最寒冷的时节,气温很低,一般都在摄氏零下20°~30°;冻土层厚达1米左右。但是参加筑城作业的广大指战员,不怕天寒地冻,不怕流血流汗,昼夜突击施工。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赶在“联合国军”登陆前,建立起一条坚固防线。
据志愿军工兵指挥所统计,1953年1月至3月,共拨给各军、师和装甲兵指挥所等构工炸药210万公斤,但也只能基本满足重点单位的要求。炸药不够用,部队指战员们就自己动手拆除“联合国军”投下和发射的未炸炸弹和炮弹,据6个军、1个步兵师和1个炮兵师的统计,即拆弹取药10.96万公斤;施工工具不足,就用废钢铁自己打造。据3个军不完全统计,自造各种工具30余种9.16万件。
中朝两国政府和人民为构筑防御工事筹集了大量的器材和物资。从中国国内向朝鲜调运了大量的钢筋、水泥、木材、炸药等物资和施工工具。1953年1月至3月,国内供应构工炸药210余万公斤、炮兵工事木料4800立方米、铁锹20.69万把、镐20.99万把、铁锤3.75万把、铁钎14.16万把。1至3月份,朝鲜政府供给志愿军筑城木料17.8万余立方米。朝鲜政府还命令矿工停工两个月,自带工具与志愿军一起挖坑道。防区内的朝鲜群众还帮助志愿军修桥、筑路,支援筑城作业。
经过数月艰苦努力,至1953年4月底,东西海岸和正面战线,共挖掘坑道8090条,总长720余公里,等于开凿中国境内从天水到成都或朝鲜境内从永兴到釜山的一条石质隧道;挖堑壕、交道壕3100余公里,相当于从新义州到汉城距离的6倍构筑600余个永备工事和10.9万个各种掩体。加上在此之前构筑的工事,坑道总长达1250余公里,墅壕和交通壕总长6240公里,接近于中国的万里长城(6700公里)。在东西海岸均构筑了反空降和反坦克阵地。完全改变了东西海岸阵地工事脆弱的局面。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