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0日下午2时,蒋介石带着蒋经国,乘坐专机“美龄号”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仓惶逃往台湾。
在此之前,毛泽东在1949年2月5日发表了《惩办国民党战犯的声明》,“钦点”了43名国民党战犯,蒋介石位列第一。43名战犯中除了部分起义将领和在大陆被俘的将领之外,大部分跟随蒋介石到了台湾。他们到台湾后,晚年都迎来了什么样的命运?
这些赴台的国民党战犯,除了陈诚等少数人外,包括何应钦、白崇禧、阎锡山、汤恩伯在内,大部分都被解除了兵权。
即便是那位最受蒋介石宠爱和器重的学生,素有“天子门生第一人”在内的胡宗南,也在赴台不久,就被台湾“监察院”四十六位委员弹劾,认为国民党的败退,胡宗南“应负重大之罪责”。
虽然最后在蒋介石的周旋下,弹劾不了了之,但此后胡宗南便再也没有风光过。蒋介石只给了他一些 “澎湖防守司令部司令”、“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之类的闲职,正式被剥夺了兵权。1962年,胡宗南郁郁而终。
总体来说,这些跟随蒋介石赴台的大佬们,结局都不是太好。
有不少之前在大陆权重一方,混得风生水起的要人,到台湾后便默默无闻,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倒是原来在大陆的一些中级将领得到了重用,晋升神速,甚至成为这些大佬们的上司,如彭孟辑、高魁元、陈大庆等人便是如此。
虽然一些大佬皆为民国时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人物,但到了台湾后,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他们的心里有多落寞,可想而知。下面我们就例举几位逃台后的国民党大佬,看看他们的结局如何。
“蒋家天下陈家党”的陈立夫
在国民党内,素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
1926年3月18日,蒋介石命陈立夫等人策划了“中山舰事件”,通过了限制和打击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
蒋本人取代共产党人谭平山当上了中央组织部长,毛泽东、林伯渠等共产党人也被剥夺了国民党宣传部长和农民部长的职务,共产党人完全被排除出国民党中央党部,蒋介石等新右派篡夺了国民党中央的重要领导权。
在整个事件中,陈立夫表现出的坚毅、忠诚,深得蒋介石赞赏。从此,他便参与蒋介石的许多重大事情的策划,成为国民党新右派的主要干将。
陈立夫
1927年,陈立夫、陈果夫兄弟成立了一个以拥蒋、反共为宗旨的秘密组织“中央俱乐部”,简称“CC派”。
陈氏兄弟利用负责“清党”之便,委派一些忠于他们的国民党人到各地去执行“清党”任务,将各地的党部进行解散、改组、重建,换上“CC派”的人。到1933年,国民党组织基本上都被陈氏兄弟所掌握。
在1935年11月的国民党五大上,陈立夫所得的选票竟比蒋介石还多4票。这也证明了直接证明了“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并非无稽之谈。蒋介石准备拿陈氏兄弟问罪,陈果夫赶紧搬出陈其美的遗孀出面说情,蒋介石这才不再追究。
陈果夫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反思失败的原因,认为 "余之功败垂成者,乃以党事委之于他人,而己则专务军政,对于人事组训毫无基础,此其所以败亡如此之速而惨也。今后能否以党事为先乎?"于是在台湾喘息初定之后,蒋介石便启动了改造国民党的工作。
1950年3月9日,蒋介石正式任命陈诚为"行政院"院长。三天后,陈诚邀请"立法委员",听取他们对新阁员人选的意见。
在国民党内,陈立夫是 CC派的首领,与陈诚长期不合,所以蒋介石很关心陈立夫对陈诚出任"行政院"院长的态度。
陈诚
当时蒋介石正在考虑收缩兵力,将舟山和海南的军队撤回台湾,觉得此时形势未定,不宜急于党的改造,何况改造国民党是个大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但是5月25日,蒋介石到国民党"中常会"报告《革命实践运动纲领实施方案》时,发现"常委"们大多自信与信仰心完全消失,于是决定抛弃国民党"中常会"。
在童冠贤以健康原因辞去"立法院"院长一职后,对于由谁担任"立法院"院长一职,蒋介石和陈立夫爆发了矛盾。蒋介石准备由和黄埔系特别是陈诚关系密切的刘健群代理这一职务。而陈立夫则认为改选院长,"立法院"将重趋混乱,主张暂不批准童冠贤辞职。
在"立法院"全体委员会议上,“CC系”和‘黄埔系”的“立委"吵得不可开交,蒋介石极为失望,在日记中大骂陈"不识大体,鬼崇如此,焉得不败亡耶!"又骂自己 "用人不明,贻误党国,罪莫大也。"
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蒋介石估计美国有断绝对台湾的关系的可能,所以决心"不顾一切,先肃清内部,澄清政治,稳定基础为唯一救亡之道,即使冒险,亦应断行,此亦死中求生之机也"。
陈立夫之所以反对由刘健群代理"立法院长",是因为他感觉这是陈诚抓权的手段,如果让陈诚得呈,那自己在台湾的地位将会急转直下。而陈诚觉得陈立夫是将个人恩怨凌驾于“党国利益”之上, 是陈立夫自己想干"立法院长",所以一气之下,向蒋介石辞职。
蒋介石正在用陈诚之际,当然不肯同意陈诚辞职。于是蒋介石决心向陈立夫开刀,提出“改造国民党”的设想,并说 "本党如非彻底改造,实无救国之道矣。"
1950年6月上旬,蒋介石授命 "中央银行"改组理、监事会,将陈立夫踢监事会,并约见了陈立夫,批评陈立夫 "度量狭窄,气识不大",向陈提出警告,并表示"今后决不能令其参加党务"。
1950年6月,蒋介石将"整肃"国民党的第一把火,烧向了陈氏兄弟的心腹、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辑陈博生。
这个陈博生不但带头反对批准童冠贤辞职,还在《中央日报》上发表评论,影射陈诚,蒋介石认为陈博生的做法是"公开反动,为匪张目",必须"彻底究办"。最后,陈博生被撤职查办,离开了《中央日报》。
陈博生下台后,蒋介石把整肃的目标对准了陈立夫。
7月12日,国民党214名"中执委"和 "监察委员" 联名上书,请蒋介石改造国民党"。两天后,蒋介石召集于右任、邹鲁、居正、张群等国民党元老以及陈诚,共同研究改造方案。五天后,"中央改造委员"名单出炉,上面已经没有了陈立夫的名字。
7月21日,蒋介石约见 "中央常委",讨论改造国民党的方案。
会上部分“常委”反对改造,蒋介石认为是陈立夫在背后捣鬼,罕见地公开指责陈立夫"不能执行党纪,只顾个人而不顾党国"。蒋对与会的 "中央常委"说:"党的改造不容再缓,如果同志不信赖,我只有退出本党。"与会者慑于蒋介石的威势,一个个都吓得不敢作声。
1950年7 月26 日,国民党 "中央改造委员"16人名单出炉,陈诚名列第一,陈立夫和孔祥熙榜上无名。蒋介石在会见记者时还假惺惺地做了“特别说明”,说对孔祥熙及陈氏兄弟信任如前,外界所传与他们不和皆是谣言等等。
改造委员会在此后成为事实上的国民党"中央党部","陈家党"从此成为"蒋家党"。蒋介石兴奋地在日记中写道: "此乃革命史中之大事,实亦本党起死回生最后之一脉单方也。"
就在“改造委员”们宣誓的前一天,陈立夫离开台湾,飞往瑞士。
是蒋介石赶陈立夫走的,还是陈立夫自己要走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众说纷纭。2005年10 月,陈立夫的儿子陈泽宠才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曾说:当年是蒋介石要陈立夫 24 小时内出境,导致陈立夫行前连跟朋友道别都来不及。
陈立夫自己的说法是:1950年7 月21 日,蒋介石点名批评陈立夫后,陈立夫感到十分绝望。不管怎么说,他陈立夫对蒋介石总还算是忠心耿耿,蒋介石怎么能说自己是“主张民主来反对他" 这样的话来呢?
陈立夫思来想去,觉得应该引咎辞职, 从速离开台湾,”到美国去"。
临走之前,陈立夫到蒋介石寓所辞行,蒋介石并没有见他。只有宋美龄赠给陈立夫一本 《圣经》, 要他没事多念念,陈立夫指着墙上挂着的蒋介石像说: "夫人,活得上帝都不信任我,我还念这东西干什么?"
于是陈立夫给蒋介石留下了一封信,称"我受总统重陶一十五年,很惭愧没有什么表现。今后一切政治问题,请勿再找我。我一向对此不感兴趣。"
蒋介石为什么要赶走陈立夫?原因是多方面的。
国民党长期派系林立,蒋介石对此早已不满。到台湾后,原来的什么桂系、晋系等势力都逐渐消亡,但陈立夫的 CC系却仍然操控着"立法院",可以掣肘蒋介石,这是蒋介石绝对不能同意的。
CC系的力量,蒋介石早就领教过。
李宗仁
败退台湾后,陈立夫仍把持立法院与中央党部,不想做出任何改革。以刘健群代理"立法院长",扩大陈诚的"行政院"的权力,都是蒋介石的意思,却都遭到陈立夫的CC系反对,于是蒋介石决定一定要对陈立夫动手了。
更何况蒋介石这时正在培植蒋经国接班,不清除 CC派势力,自己将来死后,蒋经国当权的阻力也会增大,甚至能不能接班都成了个问题。
幸运的是,陈立夫后,蒋介石并没有对他下死手。在陈立夫在瑞士登上飞往美国的飞机之前,他收到了蒋介石抄送来的 "第一号党证"。这意味着蒋介石承认陈立夫仍然是一名国民党员。
陈立夫的离开,“CC系”这个百足之虫并没有一下子就死透。1952年, "行政院"提议调整台湾电力价格时,在"立法院"便遭到反对,这还是“CC派”的残余在作梗。之后CC派的骨干、“立法院长”张道藩便多次遭到攻击,一些CC 系委员也被清除出了“立法院”。
陈立夫到美国后,先是接手了《华美日报》,后又以 47000 美元买下新泽西州的一处养鸡场,在美国安心养起鸡来。陈立夫与夫人和3个儿子亲力亲为,蒋介石也会让人每年寄来一些钱,供他们一家人在美国生活。
1961年,陈立夫的鸡场遭遇一场火灾,养的鸡大部分被烧死,生活陷入窘境。陈立夫于是将库存的鸡蛋腌成皮蛋,冠以"陈立夫皮蛋"的名头出售,居然销量很好。后来他又推出"陈立夫辣椒酱",但是在不爱吃辣的美国市场上,这款辣椒酱销量惨淡,赔了个底朝天。
这段时间里,蒋介石也没有停止对陈立夫的资助。根据台湾档案记载,1952年6月,蒋介石托俞国华给陈立夫和胡适各送去美金5000元。半年后,又给陈立夫送去美金5000 元。其后每年,陈立夫总能收到台湾转来的美元。
为了试探陈立夫是不是真的“退隐山林”,蒋介石让蒋经国出面,请陈立夫出山担任驻西班牙"大使",但陈立夫表示自己不愿再从事政治,这下子让老蒋彻底放了心。
蒋介石虽然愿意在经济方面不亏待陈立夫,却不希望陈立夫回到台湾,只盼着他能在美国做寓公终老,这对他,对小蒋,都有好处。
陈果夫在台北病逝时,蒋介石怕陈立夫回台奔丧,便抢先给陈立夫发去电报,说已经把陈果夫的丧事安排妥当,言下之意就是你陈立夫不用回来了!
只有在1961年,父亲陈其业病危时,陈立夫曾短期返台探望过。蒋介石大为忌惮,派人警告陈立夫,要他和岛内的“CC派”要有"绝缘之决心"。陈立夫也是个聪明人,所以这次返台,只是安心照料父亲,在父亲去世后,很快便返回了美国。
1966年10月31 日,蒋介石迎来了80寿辰。此时小蒋在台湾羽翼已丰,陈立夫再无翻浪的可能,所以蒋经国大方地邀请陈立夫回台,给蒋介石贺寿。
陈立夫给蒋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自己著的《四书道贯》,蒋介石收到后十分高兴。随后,陈立夫出任台湾孔孟学会会长一职,可以自由往返美国和台湾了。
晚年的陈立夫,非常关心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1992年9月,他在接见大陆访台记者时表示: "为了国家统一,只要两岸人民需要我,我就会去大陆。"
2001年2月8日,陈立夫去世,享年 101 岁。
“东北失败的替罪羊”熊式辉
熊式辉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同盟会元老。1925 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后,因追随蒋介石北伐途中成功策反江西军阀赖世璜,攻占南昌有功,逐渐得到蒋介石的信任。
在同盟会元老中,很少有人像熊式辉这样忠于蒋介石的。
熊式辉
1927年蒋介石被逼下野后,时任北伐军师长的熊式辉立即辞职,并给蒋介石致电:"总司令既然高蹈远引,我也不愿意带兵,希望追随左右”。蒋介石大为感动,嘱咐熊式辉万万不可抛下部队,因为枪杆子将来必有大用。
1928年1月,蒋介石复职。熊式辉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一路上鞍前马后,劳苦功高,换来了代理淞沪警备司令的高位,也从此正式成为蒋介石的心腹。
熊式辉并非蒋介石嫡系,但在非嫡系中,他是最受蒋介石信任和青睐将领。这归功于他善于揣摩迎合蒋介石,而且从心眼里赞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蒋介石正在南昌指挥剿共。
迫于全国人民的压力,蒋介石准备返回南京,熊式辉劝说蒋介石:"剿匪胜利在望,内乱必先扫除,外患且俟从容应付",极力劝诫蒋介石先以剿共为重,"日寇如割肉之痛,中共乃腐心之病”,让蒋介石欣然大悦,认为熊式辉才是自己的知音。
1931,蒋介石任命熊式辉为江西省政府主席,协助完成对红军的"围剿"。由于“剿共”得力,加上善于揣测蒋介石的心思,蒋介石称赞熊式辉"乃吾党中之有才识者",更加倚重熊式辉,并将蒋经国放在江西历炼,熊式辉顿时成为蒋介石的“太子太傅”,可见老蒋对其的信任。
蒋经国
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对接收东北抱有很大的期望,幻想从苏军手中毫不费力地把东北接收过来。熊式辉当时是中苏协同对东北日军作战的军事代表,对于接收东北也是信心满满,认为根据中苏签订的条约,国民党可以很快地收复东北。
但是事实无情地打了熊式辉一个耳光。苏联虽承认条约,却没有按照条约向国民党提供实质性帮助,致使国民党军没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东北,被中共抢占了先机。
这对于国民党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失误,这个失误造成的后果,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一次次地被放大,让蒋介石每每想到这一节,都会心痛不已。
1946年3月,熊式辉接替因病离职的杜聿明坐镇锦州,成为东北地区国军的最高指挥官。但此时的蒋介石已经对熊式辉失去了以往的信任,很快又任命郑洞国处理一切事务,将部队的指挥权抓了过去,熊式辉被架空了。熊式辉心中极为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1947年8月,蒋介石决定取消东北保安司令部,将该部门并入东北行营,改由陈诚指挥。陈诚在东北吃了败仗后,又将责任推给熊式辉,美国顾问魏德迈也帮着陈诚说话,说熊式辉在东北这几年面对共军毫无计划,毫无办法,只知道贪污浪费,难怪东北人民反对政府。
此后,熊式辉改任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交出了军政大权,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再也没有被重用过。
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心灰意懒的熊式辉由上海经广州去了香港,自此不问政事。
在香港,熊式辉靠多年搜刮的民脂民膏,仍然过着奢华的生活。当时有很多从逃到香港老部下上门求助,熊式辉爱财如命,不但不接济,反而报警将这些人赶走。
一些人便向香港警方报告,说熊式辉一家在黑市上购买了假护照,准备偷渡到阿根廷,警方于是将熊式辉抓进了拘留所。熊式辉的老婆高价请律师为其辩护,这才被无罪释放。经过了这事后,熊式辉的名声也臭了,许多国民党军政要员都不愿与其来往。
香港是呆不下去了,熊式辉带着家人去了泰国,拿出全部积蓄,在泰国开了一家纺织厂,希望转行做一个商人。可熊式辉毫无经商经验,纺织厂天天亏钱,又被骗子骗过几次,最后还是倒闭了。这一下熊家没有了收入,一大家子人吃饭都成了问题。
幸好熊式辉在国民党深耕多年,总还有几个朋友。国民党另一元老张群见熊式辉落魄至此,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在蒋经国面前说了不少熊式辉好话,希望小蒋能出面拉熊式辉一把。
张群
不管怎么说,当年蒋经国在赣南主政时,熊式辉没少照顾小蒋,总还有点故旧之情。于是蒋经国准备给熊式辉挂个顾问的头衔,让他领一份干俸养老。
但陈诚当年在东北与熊式辉水火不容,见熊式辉已成落水狗,不打白不打,便在蒋介石的面前恶狠狠地告了熊式辉一状,蒋介石于是取消了对熊式辉的任命,让其自谋出路。
可怜熊式辉满以为自己养老有望了,兴冲冲的从泰国返回台湾,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这么一个消息!熊式辉本来还指望能见上蒋介石一面,甚至都想好了怎么和蒋介石诉苦,没想到老蒋翻脸不认人,竟然一点情面也不讲!
蒋经国还算是够意思,私底下将熊式辉一家人安顿在台中居住,让他远离台湾政治圈子。毕竟太子爷出面了,陈诚也不好赶尽杀绝,于是熊式辉便缩起头来,做了一个寓公。
熊式辉擅书画,做寓公后,靠写字卖画,也挣了一点钱,刚好贴补家用。每每想起过去,这位曾经的封疆大吏心中充满了凄苦:自己反共一生,最后又得到了什么?
1974年6月21日,熊式辉在台中去世,终年81岁。他的葬礼办得很潦草,台湾政要几乎没有人出席,就连蒋经国都没有露面,只有张群以个人的名义赠送了一个花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