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腰疼,很多老百姓第一想到的就是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了?
因为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长时间伏案久坐、肥胖、不恰当的运动或外伤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据统计,无症状的成年人中,大约1/3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
很多腰疼的患者来门诊就诊时,骨科大夫常常让患者平躺在床上,然后将患者的腿伸直缓慢抬起,有些患者如触电一般,立马疼得叫出声来,这时我们的大夫反而“欣慰”的笑了:“很可能腰椎间盘突出!”这么神奇么?!
今天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对于每一位医生或医学生都再熟悉不过的体格检查—直腿抬高试验。
直腿抬高的由来
关于直腿抬高,我们还得从坐骨神经痛说起。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患了“坐骨神经痛”,表现为从臀部沿大腿后外侧向小腿和踝关节外侧的放射痛,可因弯腰、提重物、咳嗽等动作诱发和加重。
古希腊时期,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创造出“sciatica” (坐骨神经)一词,并将坐骨神经痛归因于髋关节疾病;
1864年,法国医生Lasegue在其所著的《坐骨神经痛的观察》一文中提出了直腿抬高导致腰背疼痛的现象;
1881年,Lasegue的学生Forst详细说明了直腿抬高对坐骨神经痛的诊断价值,并为了纪念老师,将直腿抬高试验命名为“Lasegue征”。
直腿抬高的检查方法
让患者仰卧位,双下肢自然放松伸直。
检查者先用一手托住患侧的足跟,另一手按于同侧的膝前,以保持膝关节伸直,然后徐徐抬起该下肢。当髋关节屈曲至30-70°时(正常可达80°),若出现患侧的下腰或臀部疼痛,并沿着坐骨神经的通路向远端放射,则判定直腿抬高试验第一步阳性。
直腿抬高出现疼痛后,屈髋的角度不变,再将膝关节略微屈曲使坐骨神经松弛,若疼痛随即消失,则判定直腿抬高试验第二步阳性。
在直腿抬高前两步阳性时,将患肢稍放低, 使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然后用力向足背屈,若疼痛复又加剧,则称为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Tips:
直腿抬高试验时,可先做健侧,后做患侧,以便了解下肢正常可抬的高度,便于与患侧对比。如果健侧抬高引起患侧痛,提示突出物紧靠神经根腋下;如健侧抬腿引起健侧痛,则提示有较大的中央型突出。
直腿抬高的原理
通过这张图片,我们可以看到神经在椎管内硬膜囊内外的分布走形以及出椎间孔情况。
正常情况下,做直腿抬高后,神经根在椎管内外有一定的上下活动空间,可贴椎管前壁可上下牵拉活动2-4mm。
当做直腿抬高小于30°时,椎间孔内的神经根处于静止状态,30-70°时坐骨神经受牵拉,神经根在椎间孔内发生移动,到70°后移动停止。
由于不同神经根出椎间孔的位置不同,不同的神经根移动范围也不同,其中,移动度最大的是S1神经根为4mm,其次是L5神经根为3mm,L4神经根发生小幅度的移动,仅移动1.5mm,L2和L3神经根基本上没有移动。
当腰椎间盘破裂,髓核组织被挤出,突向椎管内,压迫神经根,使神经根处于固定或半固定状态,且此时神经根在炎性因子刺激下处于高敏状态。
因此,做直腿抬高30-70°时,炎性神经根被牵拉,难以向远端移动,诱发坐骨神经痛。
Tips:
如果服用过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镇痛药、肌松药、镇静药或活血止痛类中药等,直腿抬高试验的阳性率会明显下降。
直腿抬高不同角度的意义
直腿抬高30°附近出现疼痛:一般不呈放射痛,而多为大腿后侧的牵扯痛,这是由于腘绳肌损伤后反射性紧张痉挛所致。
直腿抬高在30-70°出现疼痛:多表现为腰痛及同侧下肢的放射性痛,高度提示腰椎间盘突出症处于急性发作期。
直腿抬高70°以上出现疼痛:可判断放射痛不一定来源于神经根部,可能多起源于臀部及髋关节周围,应高度怀疑梨状肌损伤或骶髂关节病变。
直腿抬高还有治疗作用?
直腿抬高是训练大腿肌群特别是股四头肌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膝关节及其以下部位术后常采用的锻炼方法。
有研究报道,平卧位直腿抬高30-45°时神经根紧张,由45-90°时神经根松弛,能随下肢运动而上下移动0.5~1.0 cm,由此提出术后直腿抬高运动,使神经根紧张、松弛、上下移动促进神经根本身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神经根的炎性反应及早消退,避免局部组织在修复过程中产生粘连。
Tips:
直腿抬高训练除了大腿前侧肌群用力外,大腿后侧肌群及臀部肌群也需要用力,以更好稳定小腿,防止股直肌及髂腰肌持续过度用力导致疼痛及肌紧张。
小结
所以,各位看官,你们还再小看这么简单的直腿抬高么,它既能用来诊断疾病,也能用来康复锻炼,更有很多爱美健身达人用来塑性增肌,但仍有更多的秘密等待挖掘哦~
唯医骨科,每天更新骨科科普知识,让您看到既贴心实用又放心靠谱儿的小知识。
如果您或家人朋友有骨科相关困扰,请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