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感染,典型症状包括下腹剧痛、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严重时可引发不孕或败血症。病因涉及细菌上行感染、手术操作、性传播疾病等,需及时抗生素治疗。
1.急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
下腹持续性疼痛是核心症状,疼痛可能向腰骶部放射,伴随性交痛或排尿痛。体温常升高至38.3℃以上,阴道分泌物呈脓性且量增多,可能带有异味。部分患者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病情进展可能出现盆腔脓肿,导致寒战、高热等败血症征兆。
2.细菌感染途径
淋病奈瑟菌和衣原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通过宫颈上行感染输卵管。大肠杆菌、厌氧菌等阴道常驻菌群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成为致病菌。分娩、流产或宫腔操作后,生殖道防御机制破坏,细菌易侵入深层组织。不洁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显著增加感染风险。
3.医源性感染因素
宫腔镜检查、刮宫术等侵入性操作可能引入病原体。宫内节育器放置初期感染率升高2-3倍,尤其尾丝可能成为细菌上行通道。不规范的妇科手术消毒流程,或术后抗生素使用不足都可能导致继发感染。输卵管通液术等检查可能激活潜伏感染。
4.治疗与护理方案
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是首选抗生素方案,严重者需加用甲硝唑覆盖厌氧菌。疼痛管理推荐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高热需物理降温。急性期绝对卧床,采取半卧位促进炎症局限。饮食选择高蛋白流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慢性盆腔炎可能需腹腔镜探查,清除脓液或粘连组织。
急性盆腔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输卵管粘连、异位妊娠或不孕。出现持续发热伴下腹痛应立即妇科就诊,治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