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底,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基本崩溃。广东境内的国民党军薛岳、余汉谋、陈济棠等部撤退到海南。蒋介石派东南行政长官陈诚从台湾飞到海南,布置防务,想凭借琼州海峡阻挡解放军,使海南岛与舟山、金门、万山诸岛共同构成一道防卫台湾的屏障,并作为将来“反攻复国”的跳板。
12月10日,广西战役结束,林总四野指挥机关从衡阳返回武汉。临行前给各部队下达了指示。其中“43军于现地略为集结后即东移廉江、信宜、化县地区休整,准备尔后进 行夺取琼崖。40军向钦州、防城、合浦地区集结休整,尔后 准备协同43军攻取琼崖之作战。
14日,四野首长联名致电15兵团司令员邓华,指示“攻海南岛战役,由15兵团首长担任统一指挥。”
为落实四野首长的指示,各部队在抓紧征集船只的同时,要十分重视对渡海作战特点的研究。其中包括凤向、潮汐和海流情况,登陆地点的选择,对付国民党军海空军袭扰的办法等等。
海南岛国民党军由薛岳统一指挥海南岛的陆、海、空军部队,共五个军十九个师,海军第3舰队各型舰艇约50艘,空军四个大队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共45架。以海空军优势,依托海岛的有利条件,组成立体防御的“伯陵防线,其具体部署是:
琼东防区:由李玉堂任司令,指挥32军等部共2.3万人,编为第1路军,分驻于琼山、文昌、琼东、乐会、万宁、琼中等县。
琼北防区:由李铁军任司令,指挥62军等部共1.4万人编为第2路军,分驻于海口、澄迈、定安等市、县。
琼西防区:由容有略任司令,指挥4军、64军残部共1.3万人编为第3路军,分驻于儈县、临高、澄迈等县。
琼南防区:由陈骥任司令,指挥63军等部共1.7万人编 为第4路军,分驻于陵水、崖县、保亭等县。
海空军置于琼北地区,在海口成立了海军和空军指挥部, 由薛岳统一指挥,担负巡逻、封锁琼州海峡的任务
渡海必须有足够的部队和船只,否则难以取胜。一个巨大的矛盾摆在15兵团面前: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船只?等找到足够运送一个军的船只再渡海,时间要拖到几个月之后。
为此,华南分局1月2日下达命令:全力筹划海南作战必需的各种器材、 船只、燃料,不论公私登陆艇全部征用,各机关部队的柴油、汽油发动机全部借用。
1月5日兵团统计结果,40军征集到143条船,装载30人以上的海船只有85条;43军征集到300条船,半数是只载15人的小船。这样的运载能力是无法满足作战需求的。还要训练船工和舵手,同时对付敌人舰艇还没有想出妥善办法。
购买登陆艇、发动机和改装船只的费用则高得惊人,据1月22日15兵团给四野和军委后勤部开出的预算清单,购买、修理30艘登陆艇,改装300条机器动力船,共需人民币160亿元(旧币)。
因此,邓华、赖传珠表示:“根据以上情况,旧历年前要完成此次大规模渡海作战之准备工作,事实上来不及,必须向后推迟。但过旧历年后风向改变,帆船不能使用,如全部改装机器,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且耗费很大。究以如何处理,请示。”
四野首长非常重视海南岛的作战,1月5日他给邓华、赖传珠、洪学智的电报中指出:争取五六个月的时间完成渡海准备。在准备期内,除渡海部队筹备船只,训练自己的水手、训练部队不致晕船及海上战术与登陆战术。并加强策反,对冯白驹部弹药、干部的帮助和加强军政指挥,并设法以小部队陆续进行偷渡与冯部会合打游击,准备将来配合主力登陆。
由于四野首长的决心,使得15兵团上下不等不靠,没有单纯等待配备机帆船和登陆艇,而是积极主动地根据当地条件进行渡海作战准备。事实证明,四野提前夺取海南岛,对中国沿海地区的安全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在中央和广州的积极筹措下,2月初,中南军区后勤部政委陈沂一行8人带着中央拨给的几百万银元到香港买船。几天码头转下来,根本见不到登陆艇一类的东西,只有几艘大客船,目标太大,又不能靠岸,也不能用来运载军队。陈沂等人又去了澳门,情况也是一样,结果只买了一些晕船药、罗盘和救生圈回来。
好容易凑了钱却一无所得,陈沂十分憋气。回到广州向叶剑英汇报,叶却平静地说:“这个结果我们早预料到了,不过你去一趟也好,让前方将士知道四野和中央首长是关心他们的。”
陈沂来到徐闻的兵团司令部向邓华汇报,邓华说:“兵团已经放弃了买船的念头,一方面设法将木帆船改造为机帆船,但主要还是要靠帆船过海。因为放弃了机器船的幻想,15兵团的准备工作反而更有实效了。”
15兵团首长经过反复思考,还是倾向先采用小部队偷渡的办法。就在这时,在海南岛长期坚持斗争的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冯白驹派参谋长符振中及几个同志,从海南岛西北角乘渔船偷渡到雷州半岛西南角登陆。
琼崖纵队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立以来,一直独立坚持革命斗争,在海南中部开辟了大片革命根据地。薛岳到海南后为了稳固防御,调动兵力先对五指山的琼崖纵队根据地发动围剿。为了尽快得到大陆解放军的帮助,冯白驹派符振中到大陆向解放军首长汇报海南的敌情和根据地情况。
带着这个使命,符振中和两个随行人员通过地下关系, 上了商人的船。当时海南的情况尚未进入临战状态,渔民要下海,商人要去大陆进货,国民党军只是盘査,但未禁海。所以,符振中乘着夜色过了海峡,来到大陆。先见到40军118 师师长邓岳,然后到军指挥所会见韩先楚军长,并一道来广州汇报岛上情况。
1月25 日,叶剑英和邓、赖、洪首长在广州会见符振中。他对海南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并转达了冯白驹的两点建议:一是乘国民党军海防部署尚未就绪,先派一部兵力分批偷渡过海,增强岛上琼崖纵队的力量;二是如果偷渡不行,则先送一批弹药接济琼崖纵队。
叶剑英和邓华等人听取符振中的汇报后非常高兴,一致认为既然琼崖纵队同志能偷渡过海,我们也可以偷渡登陆。先派小部队偷渡的办法是可行的。
根据中央军委及四野的指示,15兵团经过一个多月对海南岛情况的了解和研究,初步形成了“积极偷渡、分批小渡与最后登陆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
1950年2月初,国民党军在岛上对琼崖纵队加紧“围剿”。 据琼崖纵队2月13日给15兵团的报告中说:“琼崖匪军向我进攻日益积极。这种情况如继续发展,加上大军渡海作战时间的推迟,我外线工作较好地区可能被敌人摧毁,大军登陆时琼纵配合作战将遭受更大困难。而随着敌军向我进攻,民众的粮食将被大量抢掠,我们的筹粮工作必受严重影响,不但大军登陆时粮食不易解决,我们的粮食也将发生困难。因此,我们迫切要求你们能迅速设法偷运武器及小部队来琼,使我们能有力地应付敌人进攻,打击敌人抢掠,且有力地迎接大军登陆。”
接到琼纵的告急电报,15兵团首长研究后决定:虽然我 军渡海作战的准备工作还未完成,主力部队大规模强渡的时机 尚未成熟,但是为了支援琼纵的反“围剿”斗争,加强岛上我军接应力量,摸索渡海作战经验,为大规模登陆作战创造条件,要抓紧当前尚有北风的有利季节,开始实施偷渡。
以多大的兵力偷渡、选择什么样的登陆点呢?这是偷渡作战的两个核心问题,需要慎重对待。一排一连偷渡比较困难,两个军各1个加强团则费时太长,且目标过大易于暴露。
因此决定由两个军各先以1个加强营的兵力,趁敌人围剿岛上我军,两侧海防有所削弱的有利时机,分别向海南岛东西两侧实施偷渡。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偷渡部队于3月初开始行动。第一次偷渡能否成功,不仅关系着偷渡部队几百人的安危,而且影响整个战役的计划和全军渡海胜利的信心。这个艰巨任务交给了40军118师352团。
上级命令该团组织一个加强营,从雷州半岛西南端的灯楼角出发,向西南方向夜航360里,预计于拂晓前,在海南岛西岸儈县的白马井附近登陆,在琼纵的接应下突破敌海岸防御,挺进五指山解放区,为接应我主力强渡创造条件。
该团以屡立战功的1营组成渡海先遣营,三天内做好了出征前的一切准备。
3月5日下午,全营在灯楼角海滩召开誓师大会,12兵团副司令员兼40军军长韩先楚授予该营一面“登陆作战先锋队”的红旗。17时,全营799名同志在师参谋长苟在松、团长罗绍福、营长陈永康、教导员张仲先率领下,在琼崖纵队侦察科长郭壮强协助下,分乘13只木帆船,扬帆启渡。
这时,海上正刮东北凤,又逢退潮,13只战船以箭头状的战斗队形驶向海峡深处。中途,风突然停止,只能靠划桨摇橹航行,速度很慢,按原计划于拂晓前登陆已不可能。苟在松当即命令各船做好对付国民党海、空军袭击的准备。
6日拂晓,发现有同方向行驶的十几只国民党军帆船。苟在松命令船队伪装成民船,尾随国民党军船队航行。中午3架国民党飞机在船队上空盘旋侦察,我军船队尾随前面船队,使敌飞机难辨真假。
13时,船队即将驶近预定登陆点时,被国民党军察觉,遭到2艘军舰、4架飞机的火力拦截和岸上两个连国民党守军的阻截。先遣营一面英勇还击,一面奋力划船。
在接近海滩百来时,战士们纷纷跳入海中,强行登陆。留在船上的机枪手和炮手向岸上敌军猛烈射击,掩护部队登陆。机炮连60炮手赵连友,发射54发炮弹命中了53发,大量杀伤敌人,国民党守军溃散逃跑。
这时,琼崖纵队政治部副主任陈青山率领的接应部队及时赶到,向敌人发起攻击。14时许,先遣营在琼纵1总队第8、9团的接应下,在超头市(白马井南10公里)强行登陆。但是13艘船只都被国民党飞机炸毁。
先遣营在7日晨到达半猛老村,与琼纵8团胜利会师,当晚即向五指山区转移。第一次偷渡成功。
43军执行第一次偷渡任务的是128师383团1营和配属的炮兵连,共1070人,由团长徐芳春和政治处主任刘庆祥指挥。 按照预定计划应在3月6日13时启渡。但当天无风,李军长指示暂停待风。
不料几天过去,海上仍然无风,指战员们虽然非常着急,但李军长坚持等风,绝不贸然行动。直到3月10日才等来了东北风,天空阴云密布,敌机出动困难。李军长抓住时机,命令早已整装待发的加强营立即登船。
13时,43军1070名勇士分乘21艘木帆船从湛江市东南的砲洲岛启渡,向海南岛东北方向的赤水港至铜鼓岭一带航行。幸好,在恶劣的天气下,敌人的海空军也没有出动,也就没发现这支船队。
先遣营同狂风恶浪搏斗15个小时,虽然船队被打散,相互失去联络,但各船都向着预定目的地前进。11日9时左右,先头船在赤水港附近登陆,其余船只在附近30公里地段上分散登陆,后尾船到夜间24时才登陆。
负责接应的琼崖纵队独立团与当地县委书记叶明华、县长李光邦率领民兵赶来,把偷渡部队一批批地带到预定集合地点,12日晨部队到达文昌游击区。
13日,驻文昌的国民党62军两个团跟踪追击,先遣营在琼崖纵队独立团支援下,歼敌1个营,尔后进入琼山根据地休整。
与此同时,40军在获悉涠洲岛上的所谓“广东反共自卫军”占有多条大船的情报后,当即派119师发起了战斗。
3月7日,由356团为主组成的加强团,在师参谋长夏克率领下,分乘木帆船和机帆船迅速地包围了涠洲湾,发起登陆作战。岛上的敌人猝不及防,仓促应战,准备乘船逃走。我军的3只“土炮艇”已经堵住了港口,击伤了担任掩护的国民党军舰“海硕”号,该舰逃走,岛上的500余名敌人无一漏网。300余只既大又好、非常适合渡海作战的木帆船全部为40军缴获。
有了这么多船只,40军全军渡海都够用了。因此韩先楚军长向邓华司令员建议:改变原定的以40、43军各一个团二次偷渡的方案,以40军全军大举登陆,43军当二梯队。
邓华考虑作战计划已经报四野和中央军委批准,第二次偷渡还有几天就要实施,现在改变计划,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与韩争论了半天,最后还是坚持按原计划,实施两个团的偷渡。
3月26日,40军以118师352团主力、353团2营和炮兵大队共3000人,组成一个加强团,在琼崖纵队副司令员马白山和118师政治部主任刘振华率领下,分乘81只木帆船从灯楼角启渡,向琼北的临高角驶去。
到下半夜。海上气温骤降,大雾弥漫,各船只能靠指北针航行,因此逐渐脱离了编队。刘振华和马白山等人紧急商议,决心继续前进,命令各船在失掉联系的情况下,要船自为战,单船也要登陆,单人也要上五指山。他们用无线电把这个命令传达到各营。
27日3时左右,352团2营和92炮连首先遇到敌人的炮舰,刘振华等下令炮连开火,打跑了敌舰,船队继续前进。这时,由于气温的变化,海水由上半夜的西向流水变为东向流水,船变为逆水航行,方向更难掌握,船队被迫偏向东南,分散的船只各自向海南岛靠近。
5时许,雾气由浓转淡。正当他们隐约看到海南岛海岸时,突然在右前方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炮弹的爆炸声。马白山断定这是接应部队在临高角预定登陆点和敌人打 响了,按照这一判断,对面应是澄迈县海岸,比预定登陆点向东偏移了五十里,而且这一线的敌人防御比临高角一带强 得多。
这时,岸上敌人也发现了船队,开始向我船队射击。情 况紧急,容不得半分犹豫,刘振华立即命令就近的船只强行登陆。天愈来愈亮,我军完全暴露在敌人的面前,敌人的射击更加猛烈,敌机也飞来投弹扫射。
我军指战员不怕牺牲,冲在最前面的一个加强排首先跳到海中,涉水冲上滩头,很快攻占了一个地堡群。
正在加强团主力的船只陆续靠岸登陆时,国民党军2艘军舰和数架飞机猛烈轰炸我强渡部队。在这危急时刻,352团2营4 连的两只战船立即转舵,迎战军舰、飞机,把火力引向自身,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以大部分指战员牺牲的代价,掩护了主力抢滩登陆。
担负接应任务的琼崖纵队1总队和我首批登陆的40军先遣偷渡营,因加强团登陆地点改变,未能接到,而是在预定登陆地点与国民党军展开激战,牵制了敌人的兵力,减轻了加强团的压力。
27日中午,部队陆续在偏离原定地点临高角以东20公里的玉包港、林诗港一带分散登陆。登岸后到一个叫正好村的村子集结。随后在当地党政组织和民兵接应下,于29日晚与琼崖纵队胜利会师。
43军127师进行的第二次偷渡,情况最复杂,不利因素也最多。原定3月24日21时开始启渡,部队按时登船,因风力不足而停止行动。但由于组织不严,127师381团2营一个加强连232人乘四只船于25日晚提前出海。
26日上午7时,四条船抵对岸,并没有琼崖纵队接应,但是岸上也没有敌人布防。连长主张登陆,但随队的团部作战股长恐暴露我军登陆意图,又怕孤军登陆力量薄弱,故决心折头返回。返回途中,该部队遭敌舰两艘和四架飞机火力杀伤,仅有55人成功返回,其余壮烈牺牲。
3月31日,天气总算有了变化。当晚22时40分,127师379团、381团1营和警卫连共3733人组成的加强团,由师长王东保、政治委员宋维栻率领及琼北地委宣传部长协助下,分乘88只木帆船,从雷州半岛东南端的海仔港启渡,驶向海口市以东的铺前港。
4月1日天明,加强团船队接近塔市海岸,突然听到正前方传来激烈的枪炮声,原来,这是前来接应加强团登陆的琼崖纵队独立团、3总队1团和徐芳春指挥的先遣营同守敌交上了火。
凌晨4时30分,抢滩战斗打响,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战斗,加强团突破敌第一线海岸工事,攻克敌10余座地堡,歼敌2个连,俘敌100余人,我伤亡约40多名。加强团登陆后,与接应部队胜利会师。
我军数次偷渡的成功,使海南岛上敌我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后续主力部队大规模渡海作战奠定了胜利的 基础。
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解放军连续两批4次偷渡均获成功,极大地震撼了海南岛上的国民党军。薛岳深感海南防卫岌岌可危,为了“亡羊补牢”,他一方面调兵遣将,跟踪追击解放军登岛部队,企图趁解放军立足未稳加以包围歼灭;另一方面实行高压统治,铲除异己,震慑人心。
尽管岛内人心惶惶,薛岳还是决心与解放军对抗到底。他判断解放军在4月份必定大举登陆,便将驻琼南的第252、256师等部及海空军大部调至海峡正面。命令全军于每日黄昏起至拂晓后处于备战状态,海防部队进入阵地,指挥官进入指挥位置。
实际上,薛岳知道自己兵力有限,在漫长的海岸线上他的防御措施显得捉襟见肘,在解放军数次偷渡成功后,薛岳把防御重点放在了澄迈、临高一线,这与解放大军主力最后登陆的地点大抵吻合。
文昌、儋县两地区,因渡海航程过长,不便于大军渡海的活动,薛岳在制定防卫计划时,始终认为是助攻方面,仅部署些防卫警戒部队,监视其偷渡,将第2、第3路军作为机动兵团,部署于定安、澄迈间地区,随时策应。
但薛岳在兵力部署上出了问题。薛岳计划派战斗力最强的32军防守临高、澄迈一线,32军隶属于21兵团,司令官刘安祺毕业于黄埔三期,是蒋介石的嫡系,一直不服从薛岳指挥,不愿意将部队从琼山、文昌拉到临高、澄迈。
32军军长李玉堂来头更大,黄埔一期,抗日名将,有山东三李之说(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抗战期间曾在薛岳麾下带领泰山军作战,但他俩关系并不和谐。
第二次长沙会战期间,第十军遭遇日军四个精锐旅团的进攻,尽管经过浴血奋战,但还是丢了战略要地金井。随后,军长李玉堂被薛岳追究责任,撤了职。
衡阳保卫战期间,李玉堂奉命指挥部队增援,想救出自己的老部队第十军。而薛岳暗中使坏,致使各路援军进展缓慢,不买李玉堂的账,李玉堂气的辞职。
内战爆发后,李玉堂原任整编二十四军军长,辖整20、26师、72师和88师,负责徐州到兖州之间的治安。可徐州绥署主任薛岳又给他穿小鞋,不打招呼就陆续调走了他麾下的四个整编师,使李玉堂成为空头军长,手下只剩两个保安团。
有了旧恨,又在山东老乡刘安祺的鼓动之下,李玉堂拒绝率32军调防临高、澄迈一线。薛岳无奈,只能安排战斗力较差的第4军、62军、64军防守。这三个军都是粤军,其中第4军军长薛仲述是薛岳的二弟,64军军长容有略则是薛岳的老乡加心腹。
4月10日 17时,邓华发出实施大规模登陆作战的命令:40军6个团、43军2个团,务必于4月13日以前准备完毕,待机起渡,争取于15至18日海潮平流时机,实行强渡。
4 月16 日19时30分,渡海作战兵团第一梯队26000人,即 40军118师(欠352团)、119师、120师358团,共 18700人和43军128师(欠3个营)7000余人,分乘350 只战船,分东路、西路编队,从雷州半岛南端登楼角起渡。
渡海第二梯队43军129师、127师380团及381团两个营,分乘81艘船只,由三塘起渡,随第一梯队跟进。
4月17日凌晨3时,第一梯队靠近了海南岛。这时,琼崖纵队5总队5团、3总队2团、1总队全部和40、43军先遣登岛部队,在马白山、刘振华等指挥下赶到临高角阻击出援的国民党军,接应第一梯队登陆。
6时,第一梯队距岸五六十米,先头船的战士们纷纷跳入齐胸深的海水,至下午,40军登陆部队击溃守军64军131师2个团的阻击,连续攻克9个地堡群,占领了守军的防御核心阵地临高山(今高山岭)。随即,以一部分兵力包围临高县城,主力继续向纵深推进。
19日,118师在美台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军4军156师部及1个团,119师奔袭加来64 军军部,64军副军长兼131师师长张其中惊慌失措,不顾容有略要求其打反击的命令,擅自率部撤退,导致临高一线很快落入解放军手中。
17日4时,43军128师主力在玉抱港、雷公岛地段登陆。部队登陆后,首先抢占才芳岭、桥头市等要点,歼64军1200 余人,建立了滩头阵地,并包围了花场港之敌。
容有略急调位于福山的64军4个团向花场港进攻,企图阻止43军登陆部队向纵深发展,保障海口市的侧翼安全。18日晨,福山守军向北运动,被127师先遣加强团和琼崖纵队第3总队阻截,协同128师主力将其击溃。128师先遣偷渡营趁机尾追敌人一举攻入福山市,与敌展开巷战,经7小时战斗,敌大部被歼,少数溃散,我军占领该市。
至此,渡海主力部队在琼纵和先遣登岛部队的配合下,控制了琼北地区海岸各要点,突破了薛岳吹嘘为“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
由于国民党军的情报不准,薛岳未能及时掌握我军实际登陆人数,当我第一梯队登陆后,他还以为是小部队偷渡。他调整兵力部署,企图消灭威胁海口市的43军128师。19日,薛岳将62军主力集结于澄迈地区,并命令驻海口市32军252师向澄迈地区增援。
20日晨,128师在澄迈县城以北的黄竹、美亭与国民党军32军252师遭遇。128师当即将其包围,展开猛烈攻击。同时,127师先遣加强团迅速进至美仁地区,占领有利地形,构筑简易工事,准备打援,保障128师歼灭252师主力。
薛岳为解除252师之围,命令62军和暂编13师、教导师及252师另1个团火速增援黄竹、美亭,对128师实行反包围。
邓华决心将计就计,趁薛岳主力部队围攻43军登陆部队之机,在澄迈及其以北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围歼战以求消灭薛岳主力部队。他一面命令43军登陆部队坚守阵地,顶住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的进攻,一面命令40军主力急速东进,将进攻128 师的国民党军包围起来。同时,令琼纵3总队及独立团,积极协同登陆主力作战。
4月21日拂晓,国民党军5个师在飞机、火炮支援下,向128师阵地发起猛烈进攻。128师迅速调整部署,指派少数兵力抗击外线的围攻,集中主力于内线,力求将已包围的国民党军252师主力尽快歼灭。
这时,战场上出现了包围与反包围、犬牙交错的复杂局面。双方都不敢打炮,在许多阵地上展开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22日,40军、43军与琼纵3总队及独立团,同时向国民党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直到此时,薛岳才弄清楚是解放军的大部队来了。他害怕主力被全歼,遂慌忙命令残部向海口市方向撤退。我军于23日晨解放琼山、海口,全歼未来得及逃跑的62军2个师、暂13师、教导师。
此次围歼战,全歼国民党军32军252师,62军两个师、暂13师和教导师等部。薛岳的环岛防御体系核心阵地———琼北守备区至此土崩瓦解。
4月 18 日,蒋介石得知解放军大部队在海南登陆的消息后,知道海南岛是守不住了,下令放弃海南岛。根据蒋的命令,薛岳于22 日下令全线向南撤退。
24 日下午,15兵团前指获悉薛岳残部已分别南撤,即命令部队分为东、西、中三路迅猛追击。时近5月,海南岛上奇热的天气和环境给我军指战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各部均能子以忍受,仍然发扬了高度穷追猛打的作风,战斗积极性始终高涨。
据国民党史料记载,5月2日撤离海南岛到达台湾的国民党军残部,有32军15000人,4军和64军各2000人,62军800人,63军和海南防卫司令部25000人。总计不到5万人。
海南岛登陆战役,自 1950年3月5日第一批加强营偷渡开始,至5月1 日解放北黎、八所两港为止,历时58天,粉碎了国民党陆海空军的立体防御,解放了全岛。
此役,共歼灭国民党军5个师又9个团,计33000余人,其中俘虏24890人,缴获各种火炮418门,各种枪17209支,飞机 4架,坦克和装甲车7辆,汽车140辆,击落飞机4架,击沉军舰1艘、击伤5艘。解放军伤亡、失踪共4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