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王,是一个让人为之迷醉的词语。
兰博、小庄、克拉克......在无数的小说和影视剧中,人们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兵王——他们身手矫健、以一当百;他们深入敌后、孤军奋战;他们能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扭转已绝望的局面;他们能满足你对于英雄的一切幻想。
然而,幻想始终是幻想,而真实的历史,有时候比最离奇的幻想还要精彩。
在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队伍中,就有一位这样的传奇人物。
今天,衔笔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看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衔笔书史
1951年夏季的一天,朝鲜的一条公路上,一列长长的美军车队正在行进。
战争持续了1年,朝鲜的公路早已变得坑洼不平,因此,车队的速度总是快不起来。
当车队经过一个拐弯处时,在车队的最后一辆卡车前,突然闪出了两个人影,冲着司机使劲招手。
司机猛地踩住了刹车,嘴里骂骂咧咧——即便尘土飞扬,两人身上的南韩军服还是非常显眼,只不过其中一人的军服上斑斑点点都是血迹,倚靠在另一个人身上,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对于这种情况,司机已经见怪不怪:不管是面对朝鲜人民军,还是中国志愿军,南韩军队扮演的基本都是挨揍的角色,许多伤兵最大的希望,就是搭上一辆美国军车,逃到安全的后方去。
看着这两个可怜兮兮的南韩士兵,司机心里生出一股嫌恶的念头,他使劲摆了摆手,示意这两个人赶快让开。
然而,这两个伤兵却出乎意料地顽固,站在马路中间,就是不挪窝。
司机咒骂了一声,冲押车的卫兵摆了摆头,两人一起跳下车,准备把这两个牛皮糖一样的家伙赶走。
见到两人下车,那个没受伤的士兵连忙把同伴放下,跑到司机面前,一边打手势,一边叽里咕噜地说个没完。
眼看车队已经消失在了转弯处,司机烦躁得要命,他伸出手去,抓住士兵的肩膀,就要往路边拽。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的卫兵突然闷哼一声,便软绵绵地瘫倒在地,胸前赫然插着一把匕首。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司机一下跌坐在地上,只见那个“伤兵”收起匕首,施施然地走了过来,歪着头打量着他,眼睛散发出锐利的光芒——那神态,活脱脱就是一只老鹰!
紧接着,司机的脑袋“嗡”地一声,便失去了知觉。等到他醒来时,已经躺在志愿军的战俘营里了,而他运送的一卡车弹药,也成了志愿军的战利品。
俘虏他的人,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时任38军114师侦察队长的张兰亭。
因为张兰亭习惯歪头看人,眼神又锐利异常,战友们便送给他一个外号:“火线上的鹰”。
1925年,张兰亭出生在山东利津县(今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一个“上无片瓦、下无立锥”的贫苦农家里。
身为家里的长子,张兰亭早早地尝到了生活的苦涩——打从记事起,每到春荒时节,张兰亭都得跟着父母外出要饭,不仅常常挨饿,还时常被人打骂。
好容易挨到了9岁,父亲托人把他送到了地主家,当上了放牛娃,除了能混上每天两顿稀饭外,一年下来,还是两手空空。
这样的日子,张兰亭熬了足足6年。
1940年,村子里来了几个招工的人。用他们的话说,去东北做工,不仅管吃管住,每个月还发工钱,比在村子里强多了。
听到这个消息,15岁的张兰亭坐不住了,他当即报了名,背着一个简单的行李卷,和一群同乡搭上火车,来到了一个叫做西安县(今吉林辽源市西安区)的地方。
一下车,张兰亭就傻了眼——在这里迎接他们的,不是想象中的工厂老板,而是荷枪实弹的日军!
之后,张兰亭与同乡们一起,被扔进了西安煤矿,在皮鞭和铡刀的威胁下,每天干14、5个小时的活,吃着最粗糙的食物,一条装水泥的破口袋,就是他们的工装......
至于工钱么,的确是有的,但一个月下来,算算账,他们竟还欠矿上的钱!
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张兰亭彻底失去了希望。他悲伤地想到,自己可能会死在这里。
幸运的是,张兰亭活了下来,在恐惧、劳累和饥饿里挣扎了5年后,他终于熬到了日本人投降的那一天。
不久后,一支穿着灰布军装的队伍开进了煤矿,他们将矿工集合起来,大声宣布:“矿工兄弟们,你们现在自由了!愿意回家的,我们八路军出路费......”
看着这些亲切的面孔,张兰亭哭了,泪水在满是煤灰的脸上犁出两道沟:“我不回家,我要跟你们走!”
就这样,20岁的张兰亭,成为了一名八路军战士。
与刚刚进入东北的八路军相比,在东北呆了5年的张兰亭,更加熟悉附近的环境,再加上大胆机敏的个性,让他很快在一群新兵中脱颖而出。
经过短暂的训练,张兰亭就被分到了侦察连,当起了侦察兵。
进了侦察连后,张兰亭眼界大开——这里的老兵人人都有绝活,有人枪法奇准,长枪短枪都玩得精熟;有人拳脚过硬,空手对付三五个人不在话下;有的身手敏捷,翻墙过屋如同一只狸猫......
身处在这样的团队里,争强好胜的张兰亭自然不肯落后。只要没有战斗任务,他总是缠着这些老兵,向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短短几年下来,张兰亭便练出一副好身手,成了侦察连里出名的“抓舌头”专家。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已经当上侦察排长的张兰亭跟随部队开赴朝鲜。在行军的路上,张兰亭便跃跃欲试,对战友们说道:“美国人有什么了不起?等着,我抓一个回来让你们看看!”
张兰亭很快就得到了机会——1950年11月的一天,114师接到了命令,将从大同江北岸向敌人腹地穿插,从后方堵截敌人去路。
然而,前方敌人部署情况究竟如何?能不能插过去?所有人都是两眼一抹黑。
这种情况下,正是侦察兵大显身手的时候。这天下午,首长找到张兰亭,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说道:“到这里去侦察情况,如果有敌人,抓个‘舌头’回来!”
说完,首长看了看表:“晚上12点之前必须完成任务,能不能做到!”
张兰亭低头看了一眼地图——小村子名叫青龙里,离部队驻地大约3公里左右。
这段路程对张兰亭来说,也就算个热身运动。他挺起胸膛,信心十足地说道:“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下午5点钟左右,张兰亭带着一个班的战友,已经摸到了青龙里外围的一个小山包上。
趴在山坡上,张兰亭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番,但由于天色已经昏暗下来,看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
张兰亭思索了片刻,便做出了决定:将队伍分成两组,一组在外监视,另一组随自己进村,彻底摸清情况。
带着几名战士,张兰亭蹑手蹑脚地摸进了村子,可连续查看了几间房屋,都没有发现敌人的踪迹。
见村里没人,张兰亭放下心来,他冲战士们做了个手势,让他们分散搜索,自己则继续向前摸去。
当张兰亭走到村子的西南角时,他突然听到了铁锨挖土的声音,他连忙在一个墙角里伏下身子,悄悄观察起来——
原来,青龙里的西南角是一片开阔地,有十几名敌人正忙着在挖散兵坑。由于地方大、人数少,看起来就零散得很。
看清情况后,张兰亭琢磨起来:如果回去集合队伍,我们的人数也不占优势,反倒有可能被敌人发现,倒不如来个偷袭,抓一个就跑,现在黑灯瞎火,敌人也未必敢追!
想到这里,张兰亭瞅准了离自己最近的两名敌人,抽出手枪,一点一点地爬了过去。
当爬到离敌人还有4、5米的距离时,张兰亭一跃而起,一枪打倒了一个敌人,紧接着和身扑到另一名敌人身上,伸手卡住了他的喉咙,想要将他放倒,再打晕带走。
然而,当他刚刚接触到敌人时,张兰亭心里就是一惊——这人的脖子竟出奇的粗壮,两只手环起来都几乎握不住!
还没等张兰亭想出对策,这名敌人也反应过来,伸出一只铁钳般的手,一把掐住了张兰亭的脖子,张兰亭登时便感到呼吸困难。
电光火石之间,张兰亭突然听到一声闷响,自己脖子上的手松开了——原来,是听到声音的战友赶到了,从身后一枪托打晕了这个家伙。
这时,受惊的敌人已经纷纷跳出工事,向着这里胡乱射击起来。惊魂未定的张兰亭来不及喘匀气,便和战友们拖着这名“舌头”,飞也似地跑出了青龙里。
当张兰亭和战友们带着俘虏回到驻地时,离半夜12点的最后期限,还有5个多小时。他们就着灯光一看,这名俘虏白皮肤、大鼻子,军装上都是外国字,原来是个美国大兵!
张兰亭一出手便抓了个“洋俘虏”的消息,很快在部队里传开了。在之后的几天里,战友们一看到张兰亭,总会佩服地伸出大拇指。
面对战友的称赞,张兰亭却高兴不起来。
自打回来后,张兰亭一遍遍地回想了当时的情况:
如果战友没有及时赶到怎么办?
如果敌人敢大胆追击怎么办?
如果附近有敌人的大部队怎么办?
......
张兰亭越想越后怕,他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侦察兵,不仅要有胆量和身手,更要有清楚的头脑、正确的判断,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自己和战友的安全,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想通了这一点,张兰亭在之后的战斗中,一改从前猛打硬拼的风格,开始与敌人玩起了“智斗”——
1951年1月的一天,张兰亭与几名战士一起,来到部队驻地附近的集市,想要打听一下附近敌军的情况。
正当他们在集市上转悠时,张兰亭敏锐地发现,不远处有一个挎着菜篮子、村民打扮的年轻人,一见到他们就低下头,远远地避开了。
张兰亭不动声色,对身后的战士们打了个手势,几个人分散开去,在集市的角落里,把这个年轻人给堵住了。
张兰亭让一名会说朝鲜语的战士盘问这个年轻人,可这个年轻人要么支支吾吾、要么装傻充楞,就是不说实话。
张兰亭习惯性地歪着头,上下打量了这个年轻人几眼,一挥手:“抓了!”
战士们一动手,这个年轻人立马叫起屈来,大呼小叫、又蹦又跳,引得旁边的朝鲜老百姓们纷纷侧目,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见周围的百姓们议论纷纷,一名小战士担心地问张兰亭:“排长,这么抓人,不合适吧?咱们可别犯纪律!”
张兰亭笑了笑,从地上捡起这个年轻人的菜篮子,说道:“看看,这是什么?”
小战士翻了翻菜篮子,里面除了一些蔬菜之外,竟然还有几个美国罐头。
看着小战士一连迷惑不解的表情,张兰亭说道:“你看看这集市上,有卖美国罐头的吗?这肯定是他拿出来换东西的,照我看,这附近一定有敌人!”
紧接着,他小声嘱咐小战士:“回去跟哨兵打个招呼,对这个人晚上看管要松一点。”
小战士更加迷糊了:“排长,看管松了,他跑了怎么办?”
张兰亭又笑了:“跑了好啊,我就怕他不跑!”
不出张兰亭所料——这天晚上,见哨兵看管松懈,这个年轻人果然悄悄逃了出去。
只是他没有发现,就在自己离开志愿军驻地的时候,身后多出了十几条黑影。
尾随着这个年轻人,张兰亭带着侦察排里的精干战士,一路摸进了几公里之外的一个隐僻的山谷里。在山谷的空地上,散落着十几顶美军帐篷。
见到这个情况,战士们都激动起来,聚到张兰亭身边,纷纷说道:“排长,上吧!”、“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战士们虽然激动,张兰亭却冷静的像块冰——他琢磨了一会儿,点了几个战士的名:“硬攻不是办法,你们几个回去,弄些手榴弹和炸药包来,能带多少带多少!咱们来放个大炮仗!”
等到这几名战士回来时,已经是后半夜了。除了两名哨兵之外,美军全都进入了梦乡——只不过对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就是最后一觉了。
张兰亭一边安排战士,将手榴弹4个一捆地绑好,并将引线拧在一起,接出了长长的拉火绳;一边带着两名战士,摸到帐篷附近,悄无声息地干掉了值班的哨兵。
清理掉哨兵后,张兰亭安排战士,将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分别布设在各个帐篷旁边。等到战士们全部撤到远处后,张兰亭发出了命令:“拉!”
几名战士迅速拽动了火绳,紧接着,就是一连串震耳欲聋的巨响,十几顶美军帐篷,统统飞到了天上。
待到硝烟散去后,张兰亭和战友们迅速展开了搜索,得到的结果让他们喜出望外——除了一名幸存的伤兵外,其余的30余名美军全部报销!
事后经过审讯得知,张兰亭这次端掉的,竟然是美军第19联队下属的一个大队指挥部。没了统一指挥,等待着这伙美军的,也只有覆灭的命运了。
就在端掉美军指挥部一个多月之后,张兰亭又干出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
1951年2月14日,张兰亭接到任务,需要带队穿插到敌人后方,摸清敌军的具体部署情况。
这时,在114师面前的敌人,是英军的第29旅。为了防止志愿军的大纵深穿插,英军把正面防御做得滴水不漏,特别是附近的几条山路上,都布置了密密麻麻的雷区。
面对这种情况,张兰亭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断——山路走不通,咱们就走公路!
按照张兰亭的分析,英军有坦克、有空军,一定想不到志愿军敢于顺着公路行进,只要做好隐蔽,就一定能成功地穿过去。
之后的过程,又一次印证了张兰亭的判断——在公路上,除了几个固定哨卡外,英军没有部署额外的防御措施。张兰亭带着这支小队伍,轻松地绕过了哨卡,顺利抵达了敌军后方的一个村子里。
摸进村子后,张兰亭在一间院子里,发现了十几个挤在一起的朝鲜老百姓。他由此判断,这个村子里肯定有敌人,而且居住相对集中,想要展开偷袭,难度很大。
思来想去,张兰亭灵光一闪:按照他之前的观察,英军在受到袭击后,为了确保安全,往往要对附近区域进行搜索,而根据估算,这股英军能派出的搜索人数肯定不会太多。
张兰亭琢磨了一会儿,打算利用这一点,给英军“下个套”。
张兰亭和战士们耐着性子,等到村子里的灯火都熄灭之后,张兰亭发出了攻击的命令——一时间,村子周围枪声大作,还掺杂着手榴弹的爆炸声,在深夜里,显得声势尤为惊人。
枪声惊醒了沉睡中的英军,他们纷纷跑出屋来,拿起武器,开始盲目地射击起来。
见到英军出动,张兰亭得意地笑了。他悄悄地带领着战士们,转移到附近的另一面山坡上,布置下了一个小小的伏击圈。
第二天一早,被张兰亭搅了好梦的英国人,果然怒气冲冲地派出了几支小队,对村子周围的山包进行地毯式的搜索。
冲着张兰亭他们这里而来的,是由12名英军组成的小队——4人在前为尖兵,其余8人在后方展开搜索。
见到这种情况,张兰亭当即对伏击计划进行了调整:他选出了两名枪法最好的战士来对付尖兵,同时带领几名战士做好抓俘虏的准备,而其余的战士则集中火力压制后面的敌人。
等到英军进入伏击圈后,两名神枪手扣动了扳机,走在前方的两名英军一头栽在地上,其余英军吓得连忙卧倒,开始还击。
就在剩余的两名英军尖兵进退不得的时候,张兰亭带着战士从侧面猛扑过来,没费多大工夫,这两个人就成了志愿军的俘虏,
从这两名俘虏的口中,114师得到了重要的情报——在他们后方,美军正在集结大量地面部队,准备对志愿军发动猛烈反扑。
这一消息很快被送到了38军军部,梁兴初军长又亲自向志愿军司令部做了汇报,为志愿军下一阶段作战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与敌人的斗智斗勇中,张兰亭越打越老练、越打越机敏,化装侦察、敌后捕俘、长途穿插......侦察兵的“十八般武艺”,使起来得心应手。
本文开头的第一段故事,就是张兰亭的又一“得意之作”,在多年后,还被改编到了电影《奇袭》当中,让更多观众领略到了我军侦察兵的风采。
根据史料记载,在抗美援朝期间,张兰亭先后抓获俘虏30余名,击毙、击伤敌人上百人,为志愿军获取了大量具有重大价值的情报。
不仅如此,张兰亭还是一名出色的“业余教员”,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侦察兵,将“孤鹰”变成了“鹰群”。
为了表彰张兰亭的赫赫战功,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张兰亭不仅获得了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称号,还被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一级战士”的荣誉称号。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为国家人民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兰亭,却未能亲眼见到祖国的富强昌盛——1967年9月6日,张兰亭不幸去世,年仅42岁。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不禁使人扼腕叹息。
英勇不屈的精神、强悍矫健的身手、机敏智慧的头脑......这些不仅仅是张兰亭成为兵王的秘诀,更是志愿军克服重重困难、战胜强大敌人的取胜之道。
英雄虽已远去,但他智勇双全的故事,却将在后世永为流传。踏着他的足迹,一代代的兵王,必将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