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一级建制,兵团存在的时间其实并不长。从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最早成立了2个兵团开始,到1948年11月起大批量组建兵团并统一授予番号,再到1950年4月兵团成建制撤销(除入朝作战的兵团以外),兵团在我军历史上成规模、成体系出现的时间不过三年。
历史上,解放军一共出现了19个兵团,一般来说兵团下辖3到4个军。到2017年新一轮军改之前,你知道哪个兵团下属的军依然保留了下来吗?
我们结合兵团的组建历史,一起来了解下。
兵团是为了适应人民解放军发展需要和作战规模扩大而产生的一级组织。1947年夏,解放军开始逐步转入战略反攻,各野战军为了组织大规模战役,常常需要组织多个纵队负责一个方向的作战,作为野战军和纵队之间的一级组织,兵团就成立了。
第一批兵团成立于1947年8月。
当时,华东野战军为策应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带领一部分主力转移到外线,许世友、谭震林留一部分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陈粟部队组成西线兵团,许谭部队组成东线兵团。同期,以晋冀鲁豫野战军4纵、9纵和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组成陈谢兵团。
第二批兵团成立于1948年内。
4月,华东野战军成立4个兵团,即以粟裕为司令员的第一兵团(华野第1、4、6纵队)、许世友为司令员的第二兵团(华野第7、9、13、渤海、鲁中南纵队)、陈士榘为司令员的第三兵团(华野第3、8、10纵队)、韦国清为司令员的第四兵团(华野第2、11、12纵队)。
8月,华北军区成立3个兵团,即以徐向前为司令员的第一兵团(华北第8、13、15纵队)、杨得志为司令员的第二兵团(华北第3、4、8纵队)、杨成武为司令员的第三兵团(华北第2、6纵队)。
9月,东北人民解放军成立2个兵团,即以萧劲光为司令员的第一兵团、程子华为司令员的第二兵团。东北的兵团为战役指挥机构,最初下面没有固定的建制部队,东野对兵团的定义就是“只代表总部指挥共同攻击某一城市或某一地区担任打援的几个纵队”。
第三批兵团,开始组建于1948年11月,但当时按照《关于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只是授予了各野战军下属的兵团番号,多数兵团并没有立即组建。直到1949年上半年,各野战军下属兵团才逐步组建完毕。
(一)1949年6月,第一野战军成立第1、第2兵团。
第1兵团司令员王震,下辖第1、2、7军。
第2兵团司令许光达,下辖第3、4、6军。
(二)1949年2月5日,第二野战军成立第3、4、5兵团。
第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下辖第10、11、12军。
第4兵团司令员陈赓,下辖第13、14、15军。
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下辖第16、17、18军。
(三)1949年2月9日,第三野战军成立第7、8、9、10兵团。
第7兵团司令员王建安,下辖第21、22、23、35军。
第8兵团司令员陈士榘,下辖第24、25、26、34军。
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下辖第20、27、30、33军。
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下辖第28、29、31军。
(四)1948年12月12日,东北野战军成立第12、13兵团。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正式改称第四野战军,4月28日成立第14、15兵团。
第12兵团司令员萧劲光,下辖第40、45、46军。
第13兵团司令员程子华,下辖第38、47、49军。
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下辖第39、41、42军。
第15兵团司令员邓华,下辖第43、44、48军。
(五)1949年一二月间,华北军区将原有三个兵团改称第18、19、20兵团。
第18兵团司令员徐向前,下辖第60、61、62军。
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下辖第63、64、65军。
第20兵团司令员杨成武,下辖第66、67、68军。
1949年4月25日,第18、19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
(六)1949年10月至1950年12月,在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基础上,又新成立了第21、22、23兵团。
第21兵团司令员陈明仁,下辖第52、第53军。
第22兵团司令员陶峙岳,辖第5军,8军,9军,西北独2军,西北独3军。
第23兵团司令员董其武,下辖第36、第37军。
组建完毕后,各兵团参加了随后的全国解放战争,如第15兵团南下解放海南岛、第10兵团东进解放福建、第18、19兵团进军西北、第4兵团进军大西南。
这时候,各兵团下属部队也陆续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四野第39军、42军纳入第13兵团统一指挥,脱离原兵团建制。
1950年以后,由于国内解放战争主要战斗已经结束,除了台海方向以外,不存在大规模用兵需要,1950年4月,中央决定撤销野战军和兵团两级建制,仅保留作为攻台预备队第9、第10兵团,全军战略预备队第13兵团,以及19兵团、国民党军起义改编的3个兵团等少数几个兵团番号。
在被撤销的兵团中,第12兵团改为海军司令部,兵团司令肖劲光任海军司令员。以第14兵团部为基础组建了空军司令部,兵团司令员刘亚楼任空军司令员。
到兵团正式撤编之前,第6、第11、第16、第17兵团从未建立过。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二野第3兵团、一野第20兵团恢复番号入朝参战。但这时,各兵团下属部队与兵团组建初期发生不少变化,如第3兵团原来下辖第10、11、12军,入朝后则下辖12、15、60军。第9兵团原来下辖第20、27、30、33军,入朝后则下辖第20、23、26、27军。第13兵团原来下辖38、47、49军,入朝后则下辖第38、第39、第40军。
兵团主要承担野战军(大军区)和军之间的一级战役指挥,因此下属的部队发生调整也是正常的。
新中国成立后,陆军军也进行了多次调整。1950年12月,陆军有62个军。到百万大裁军之前,陆军有35个军。1985年,陆军将步兵军升级为诸兵种合成的集团军,共有24个集团军。2003年,陆军有21个集团军。2005年,陆军有18个集团军。2013年,国防白皮书《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首次正式对外公布了18个集团军的番号。
现在我们追根溯源,从1948年11月发布组建兵团的命令到各兵团正式组建完成为止,以各兵团首次组成时的编制序列来看,哪个兵团保留下来的部队最多呢(截至2017年4月)?
- 1个兵团保留了半个军:四野15兵团所属44军一部编入第54集团军。
- 8个兵团保留了一个军:一野第1兵团现存第1集团军,第19兵团现存第65集团军;二野第3兵团现存第12集团军、第5兵团现存第16集团军;三野第7兵团现存第21集团军、第8兵团现存第26集团军、第10兵团现存第31集团军。
- 1个兵团保留了一个半军:四野第12兵团现存第40集团军,45军一部编入第54集团军。
- 2个兵团保留两个军:三野第9兵团现存第20、27集团军;四野第13兵团现存第38、47集团军。
- 2个兵团保留了三个军:二野第4兵团现存第13、14、15集团军;四野第14兵团现存第39、41、42集团军。
- 5个兵团下属各军均已撤销:第2、第18、第21、第22、23兵团。
除了成建制保留的集团军以外,还有两个特殊的部队不能不提,那就是新疆军区、西藏军区。新疆军区大体上是以原一野部队为基础组成,西藏军区以原二野18军为主体组成。从兵力规模和编制组成上看,新疆军区和西藏军区可以视为两个没有番号的集团军。
纵观以上看来,第4兵团和第14兵团下属各军建制最完整,历经近70余年沧桑,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下属3个军始终延续了下来。
第4兵团是陈赓大将从太岳根据地逐渐带出来的老部队,13军、14军镇守大西南,15军在朝鲜战场名满天下,上甘岭战役气壮山河,更成为中国军人永远不朽的丰碑,如今更成为全军唯一一个空降兵军。
第14兵团所属39军出自新四军第3师,与38军齐名,是四野头等主力,被誉为“常胜军”,始终是我军主力王牌,麾下116师(原东野5师)更是四野头等主力师。41军以“塔山英雄团”驰名中外,42军是我军首支入朝部队,在朝鲜战场一鸣惊人,归国后被誉为“岭南雄师”。
之所以以2017年4月作为节点来探究哪个兵团保留血脉最多,是因为2017年4月时解放军陆军新调整组建了13个集团军,新的番号排列从第71集团军到第83集团军。
新的13个集团军都实行旅—营编制,取消了师、团两级,各个旅有些是老部队重新换防驻地、有些是以多个营、连级功勋英模部队为基础重组的,很多部队的建制归属都进行了重新调整,打破了过去我军长期存在的“山头”。
这13个集团军,不能简单地视为是原来某个集团军的直接继承人。所以,也就无法以军改后的13个集团军组成,来追溯之前是所属哪个兵团了。
兵团正式存续时间虽然不长,但很多兵团却创造了显赫辉煌的战绩,甚至把指挥员的名字作为兵团的代称,如华东的许世友兵团、陈(士榘)唐(亮)兵团、华北的徐向前兵团、杨(得志)罗(瑞卿)耿(飙)兵团、中原的陈(赓)谢(富治)兵团,这些解放军的精锐兵团成为军迷心中永不消逝的番号。